分享

等量同种电荷的定量动力学问题

 新用户65120Joi 2023-02-22 发布于山西
如图(a),同一竖直平面内A 、B 、M 、N 四点距O点的距离均为 O为水平连线AB的中点,M、N 在AB连线的中垂线上。A、B两点分别固定有一点电荷, 电荷量均为Q (Q > 0)。以O为原点, 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建立x 轴。若取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ON上的电势φ随位置x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一电荷量为Q(Q> 0) 的小球S1 以一定初动能从M点竖直下落,一段时间后经过N点,其在ON段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随位置x的变化关系如图(c)所示。图中g为重力加速度大小,k为静电力常量。
(1)求小球S1在M点所受电场力大小。
(2)当小球S1运动到N点时,恰与一沿x轴负方向运动的不带电绝缘小球S2发生弹性碰撞。已知S1与S2的质量相等, 碰撞前、后S1的动能均为,碰撞时间极短。求碰撞前S2的动量大小。
(3) 现将S2 固定在N点,为保证S1能运动到N点与之相碰, S1从M点下落时的初动能须满足什么条件?
         
电场中的问题,总算变了一个花样,从常见的匀强电场中解脱出来,扎进了点电荷系统的电场中,感觉学生会不适应,因为受力从恒力变为了变力,而且还要求定量求解。但仔细做下来就会发现,力学中考查的核心问题是不会变的:运动、受力、功能、动量。抓住这几个关键核心点,顺利突围应该不是难事。

(1)问考查点电荷系统的电场强度。两个知识点要清楚:点电荷电场强度的计算、电场强度的叠加。这些点在平时应该练过N多次,等量同种(异种)电荷系统中垂线上、连线上的场强、电势计算,可以算作点电荷系统的常规练习项目。
         
(2)质量相等的弹性碰撞,熟悉都有初速度的弹性碰撞规律的话,也比较顺利。
分析S1在L/2处的受力,列出牛顿第二定律方程。第(1)问电场强度的求解、加速度——距离的图像都要应用到。
(3)问还是有个小坑的,从M点运动到N点,怎觉得算总账只有重力做功呢?M、N等电势。若这样考虑,感觉M的初速度就很随便了。但仔细分析一下过程就会知道:小球从M到O点,受力情况还是相当滴复杂。等量同种电荷中垂线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都关于中点对称,电场强度的变化相对更为复杂,中点为零,无穷远处也为零,但中垂线上的有限远处却不为零,而且还有一个最大值,若求导比较熟练的话,还可以求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值的位置,若已经熟悉到知道电场强度最大值的位置,则这一问的解答就会更加清晰、快捷。若这些知识很懵懂,有一双慧眼,还知道中垂线上电场强度关于O点对称,通过读图a-x图像,这些信息也是可以获取的,仔细看图,L/2处的电场力和重力相等,处电场力比重力还要大,电场力的最大值是介于这两个点之间。根据场强的对称性,从M点到中垂线上距O点为L/2的-x方向上,小球的加速度一直向上,过了L/2处才算把弯路彻底走完,接下来才全是坦途,加速度一直向下,所以小球从M到N的过程中,-x方向的-L/2处是坎。所以只要小球从M处能运动到-L/2处,接下来就顺畅了。
         
以点电荷系统为背景,考查动力学的试题并不多见,因为点电荷系统定量的电势表达式高中阶段不学,导致点电荷系统的做功问题无法定量求解。本题的特点,给出了电势随距离变化的图像,并给出了关键位置的数据。结合加速度——距离的图像,分析受力后得出关键位置,再从能量角度进行求解。需要注意的是:题中图像给定的都是ON段的情况,要正确解答本题,还需要知道等量同种电荷系统的中垂线上,关于中点对称的两点其电势和电场强度具有对称性,已知ON段的电势、场强,OM段也就算已知了。
         
能从图像中读懂受力、功能的信息,题目的难度也就下降了。换一个提高难度的呈现方式,去掉电势——距离图像,给定点电荷的电势表达式,估计搞砸的概率就会提高一大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