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愿意去做与不得不做

 般若觅 2023-02-22 发布于江西

一件事想去做和一件事情不得不去做,效果会相差很大。从心理动力学角度来看,对想去做且愿意去做的事,积极性会大大增强;对于不想去做、不愿意去做,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积极性会大打折扣。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愿意做、想去做的事情,通常要比不愿意做、不想去做的事情会做的更好。玩游戏通常是年轻人爱干的事情,没人强迫,不用人教,他们总是玩的很溜。

也因此产生了第二个问题,有些事情愿意做,想去做也能做的很好,但不见得有什么很好的现实意义,甚至会产生不好的结果,耽误前程。认识和挖掘一件事情的意义,就必然带入功利主义,就比如玩游戏,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是一种无聊且误人误己的事情,但是有好几所985高校还专门开设了游戏研发专业,这也就等于间接证明了游戏一定有它的正面价值。这也再次说明所有事物的意义不是绝对的存在,那是要靠价值观去引领,去挖掘。当然对绝大多数正在读书的孩子来说,玩游戏肯定是弊大于利。

小孩的学习都是所有家长密切关心的问题,可惜没有几个小孩生来就爱读书的,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必须开发读书的正面意义,以此来调动孩子读书的积极性。正如古代所说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是用此类方法来激发孩子读书的积极性,未免太物欲,过于物欲真的不太好,但又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当然我更反对那种虚伪的高大上、假大空、正能量。读书必须要能够实实在在的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现状,增进一个人的幸福感。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靠物欲诱惑来吸引孩子读书,往往不怎么奏效,那怎么办呢?所以家长与学校就给孩子制造恐惧,家长往往告诉孩子,如果没读到书,就会使他未来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所以现在的孩子从小到大就一直活在恐惧和焦虑之中,这也难怪,现在的社会为什么会产生很多抑郁症的孩子?所以就算是为了孩子读书,也没必要过于制造恐惧。

是不是愿意做的事情就一定会做的很好呢?那肯定不是的,一件事情从兴趣入手,但是最终总会碰到很多很多的困难,也不是每一个人对感兴趣的事情就非常擅长,因为很多事情最先开始的时候看起来很好玩,但是要做到极致,其实是很难的。所以就算是你想去做的事情,做来做去,到最后都会变成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所以,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所遇到的绝大多数事情都是既愿意做同时又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图片与文字无关,图片来自于杨精精坤的手机摄影技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