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第十章 合理的兼顾

 乐众马拉 2023-02-22 发布于湖南

表面上看起来,中国人“好不好都犯忌”、“听不听都可以”、“找不找都不行”、甚至“罚不罚都有理”,简直乱七八糟,毫无道理。实际上,中国人重视“兼顾”,希望我们凡事不要一厢情愿地从单一方面去探究,却应该从多方面,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观测和评量。合理的兼顾,可以倒过来说:“兼顾到合理的地步。”合理不合理,乃是兼顾得有效与否的标准。五千年的文化熏陶,培养出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特殊技巧,使我们擅长“清清楚楚地含含糊糊”。

第一节 好不好都犯忌

一、案例与问题

李君某大商学院毕业在商界服务,决心做一个现代化的商人。刚踏入社会不久,他发现商场上有许多习惯和做法,根本是书本里找不到的。例如,彼此见面,难免问及近况如何?大家的答案似乎不约而同,不是说“差不多啦!”就是回答“马马虎虎”弄得大家莫名其妙。李君对这种含糊不清的话语相当不满;中国人为什么始终摆脱不了农业社会的恶习?他坚决地告诫自己,务必树立新的作风。有人问他:近来怎么样?他就据实以告:“还很不错,利润相当的好。”结果呢?好朋友全跑光了,坏朋友都闻风而来。事后再三深入探讨,才了解原因并不简单。

问题:(1)李君据实告诉朋友利润相当好,为什么朋友都跑光了,坏朋友却闻风而来呢?(2)若是引起朋友向李君借钱的念头,如何是好?(3)李君若是想通了说好会惹事的道理,改口说不好,又将如何?(4)说好、说坏都不成,怎么办?(5)把话讲得含糊不清,有什么意义?

二、分析

1、李君把话说得这么清楚,当然可能引起的结果如下:第一,没有赚到钱的人,听说有人当面说赚钱,有一点示威的味道,使人难堪之至;第二,赚到钱的人就应该请客,表示有福同享,现在只夸耀赚钱,这种有钱朋友有何用?不知离开一些;第三,同样赚钱的人,看别人赚钱总归比较轻松,心里不舒服,态度上就不会那么客气。因此,好朋友跑光,坏朋友都来沾光。李君这种态度毫不顾忌听者的感觉,心目中没有其他人的存在,若站在听者的立场,便会有所顾忌而稍为含糊一些,至少表示对听者的一种尊重。

2、既然“很不错,利润相当好”,朋友周转一些理所当然。手一伸出来,不拒绝伤脑筋,拒绝又伤感情。还有一些朋友专门跟风,大家一窝蜂挤进来,谁也不要想赚钱。李君想通了:钱财不露白,是物质方面的警惕:逢人不说生意好,则是精神方面的告诫。不但不可以说很好,最好不好说“好”,以免惊动对方。

3、假定李君改变主意,遇人问及近况就说:不好,情况相当坏。“结果依然是好朋友跑光了,坏朋友闻风而来。第一,相信李君话的人,就会联想他运气不佳,惟恐传染而逃得远些。不相信的人,则认为李君不够朋友,又没有向他借钱,何必装穷?第二,不迷信的朋友,担心李君会不会伸手借钱,不如走为上。第三,既然李君所从事的行业赚不到钱,不值得花时间云打听情况,打个招呼就再见。至于听到李君情况相当坏,而又迎上来的人,更令人担忧和畏惧,不是引诱他跳槽到不良行业;便是存心趁机吃掉李君的东西,叫他赶快廉价脱手。

4、说好不成,说坏也非常可怕,李君忽然想起,试着像大家一样说“差不多”、“马马虎虎”这一类的话,含义相当模糊,简直它所代表的意思,实意是好还是坏,根本无法分辨。

5、严格说起来,使用含糊不清的答案时,至少代表三种主要的意义。第一,委婉地表达“请你不要侵犯我的隐私权”,希望对方自省;第二,坚持诚实不欺的原则,即可保守秘密,又不用说假话欺骗别人。第三,表示正面和负面的意义,同时满足两方面的需要,保住问话人的面子,使其不难堪。

三、说明

技术性的问题,千万不可以含糊不清,所以技术人员必须清清楚楚。非技术性问题,就没有这么刻板的必要。任何事情都说得十分清楚,后遗症相当严重。组织里有几种情况,需要以含糊的方法来应付,例如意向不明、关系不明、沟通不明等。中国人老早就懂得“不应该含糊时,不可以含糊;应该含糊时,不可以不含糊”道理。我们厌恶“不必要的含糊”,却精于“必要的含糊”。

必要的含糊,可压制住紧张的关系,减少不必要的的冲突。在争执激烈时,含糊不清很可能会使事情更为恶化。不必要的含糊,却会造成许多无谓的困扰,使管理的效果减低。

泛泛之交见面时顺便说:“吃过饭没有?”我们多半不会回答:“还没有,现在正要去吃。”因为这样一来,势必要顺便邀他同行。也没有必要说:“刚刚吃过。”万一有很重要的饭局,不去十分可惜。通常我们会含糊地说:“中午吃得比较晚。”或看看手表说“你呢?”让对方猜不透答案。这种“自留余地”的做法乃是含糊的妙用,运用得恰当,就会获得相当的利益。

四、要则

1、不顾忌别人的面子,不考虑他人的立场,立即将真实的情况明白地说出来,已经是心中没有别人的存在,当然容易引起听者的反感。就算是无心的过失,无意中得罪他人,也是不智之举。

2、说自己的情况很好,很可能引起听者的嫉妒。说自己情况很糟,也可能引起听者的恐惧。无论如何,都将对说的人产生不良的后果。所以在说好、说不好之前,最好先仔细想想,可能引起什么样的后遗症。

3、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考虑,或者一时难以明了听者的立场和感觉,不妨先含含糊糊,等待弄清楚情况,看明白情势以后,有把握时才说得明白清楚,应该比较妥当,更加安全。

第二节 听不听都可以

一、案例与问题

某公司举办基层主管训练,聘知名专家前来授课。李学者说:“公司最好采开门政策,总经理不应该有'越级报告’的观念,每位同仁随时可报告任何有关公司的事,确保沟通流畅,否则万一中层不予理会或歪曲基层意见,就会对公司造成伤害。”

王专家却指出:“一切沟通,都应该按照层级,也就是向自己的直接主管报告,才能确切而且掌握时效,并且保持沟通系统的一贯与流畅,不致于发生脱节现象,中层不理会基层意见是他的责任,高层自然会采取适当的措施”。

结束时大家请教总经理,希望基层主管采取哪种做法?总经理说:“李先生的看法很好,大家是一家人,只要是公事,谁都可拿出来讲。但是层级节制也很重要,直接主管能够解决的问题,他也是最了解情况,为什么不和他商量?所以王先生的主张也很有道理。至于希望大家采取哪种做法,这实在'很难讲’”。

二、分析

1、李学者的一番话当然很好。不过实际情况要比想象的复杂的多,往往门一打开,各种意见便蜂拥而来,是非难辨,逐一处理,更是费时费力。凡是开过门的总经理,大概都尝过这种苦头,不是重新封闭门户,便是疲于奔命。

2、理论上是“越级要有正当的理由”,实际上却是“利用越级的机会制造一些是非”,虽然可能是无心的,却徒然增加彼此的怨憎和隔阂,使得沟通渠道更加不顺畅。因为主管总认为自己公平公正,部属却常抱怨主管不公正不公平,部属如果随时越级报告,便越来越不愿和主管沟通,总经理接受越级报告,有时会做出和主管不同的决定,部属就可利用这矛盾,制造出不利于主管的形势,增加主管的顾虑,甚至造成总经理对主管的不良够印象,无形中扩大自己的晋升机会。

3、王专家的话也很有道理。实际上如果一切强调层级沟通,很快就会造成“一手遮天”的“山头”对峙,不但形成严重的本位主义,而且架空总经理,使其难以掌握全局。因为凡事都必须通过主管,于是主管就成为“操有生杀大权”的“主人”,视部属为“奴隶”而予取予求。

4、这位总经理深知,中国人的事情几乎都“很难讲”。我们且站在难讲的立场,来看越级报告就有的态度和权宜应变的做法。首先,我们要视“层级沟通”为“经”,“越级报告”为“权”,一般情况应按层级,有事向自己的主管报告,才是“常道”。特殊情况如紧急事项或者正常管道确实走不通,这才可以越级报告,因为它是一种权宜应变的方式,乃是一种不得已的非正式管理。

5、公司成员都必须养成“持经达权”的良好习惯,凡事尽量依照正常的沟通管道,以谋求合理的解决。除非确不可行或情况紧急,否则尽量不要权变,以免引起常道受阻。惟有如此,才能越级得到恰到好处。总经理对于越级报告的态度,最好是“既不要听,也不要不听”。部属前来越级报告,总经理不可以表示自己不要听,容易丢掉信息不说,还会使部属失望而回。也不可以表示自己要听,不但使主管产生不满,而且听了又没有采取行动,部属会更加失望。应兼采两者之长,去除两者所短。

三、说明

李学者和王专家所说的道理,实际上都不过是部分的道理,并不能代表道理的全部,实施起来会产生若干难以克服的困难。譬如部属越级报告,身为总经理,怎么可以不听?否则会伤害同仁的感情,又怎么可以听呢?否则听完后就应该有所处置。所以总经理最好边听边摸东摸西,表现出很想认真听而又实在无法认真听的样子,等待部属说完,才苦笑着说:“我看这样,你先同你的主管谈一谈,等我忙过这阵子再来找他研究研究。”然后拍拍他的肩膀,鼓励他几句。总经理冷眼旁观,主管如果合理处置,可装成根本没有什么越级报告;主管若处置不当,便把主管的上司找来,让他过问一下。

这一切措施的关键观念便是:在不伤害任何人的面子之下,把问题做合理的解决。部属受了委屈,当然可以越级申诉,总经理既认真而又无法完全认真地聆听,便是给部属很大的面子了。总经理听完之后不立即亲自去处理,让部属的主管有合理解决的机会,便保留了他的面子;处置欠妥当,找这位主管的顶头上司去处理,也就是给他面子,否则自行处置,夹在中间的主管上司,岂非难为情?

四、要则

1、有些人害怕“面子”会带来许多管理上的困难,其实面子是摆脱不掉的,不如给大家面子,让大家都有把事情做好的机会。总经理躬亲处置,每一层的主管都没有面子。牺牲大家的面子,只成全总经理一个人的面子,划得来吗?

2、中国社会,听话不听话都可能挨骂。因为听话不一定好或不好,不听话也是一样,是一种不容易摆脱的两难状态。我们最好在听话和不听话之间,用心找出一个合理点,也就是应该听的时候才听,不应该听的时候就不能听。

3、层层节制是不变的原则,但是越级报告或指挥,则是应变的权宜措施,只要合乎原则,当然可以持经达变,以求合理地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制宜。

第三节 找不找都不行

一、案例与问题

某工厂招募作业人员,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仍然不能募足预期的人数。请教甲顾问,答案是:“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因为年轻人走向股票市场,无心来应征。”询问乙顾问,结果是:“员工要辞职,主管批准得太快,来不及补充。”丙顾问则认为:“未来以服务业为优先,生产工厂找人会愈来愈困难。”

至于补救的办法,甲顾问指责社会风气不能及时纠正,政府难辞其咎,不如到海外另外谋生存之道。乙顾问坚持改善主管的领导方式,不要“工作导向”,却应该让员工觉得有人情味。丙顾问建议既然未来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生产事业就应该及早觉悟,顺势精简人员。

问题:(1)社会上失业的人很多,但是工厂为何却找不到人?(2)追究社会风气败坏的责任,能解决工厂找不到人的问题吗?(3)甲顾问的意见能够解决问题吗?(4)乙顾问的看法高见如何?(5)丙顾问的看法是不是合理?

二、分析

1、工厂找不到人,是活生生的事实,许多人都讶异:“人都跑到哪里去了?”首先被指责的是股票市场,认为股票市场投机的风气过分炽热,使许多人丧失工作意愿,恶勤劳、重安逸、普遍认为“实实在在工作赚钱不合算”。

2、追究社会风气的责任,无法解决工厂找不到人的困难。再说,就算政府设法打压股价,这些从股票市场回头的人,工厂欢迎吗?除了极少数被股票教乖了,不敢再碰它的人以外,大多数“尝到甜头”又自认有门路,有明牌的人,大概会“积重难返”吧!

3、接受甲顾问的意见,到国外投资。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动过脑筋,甚至有所行动了。但是想想本国才是自己的“根”,中国人再“坏”,毕竟和中国人在一起,比较熟悉。就算“骗来骗去”,总比“人地生疏”,赚再多的钱亦有如“锦衣夜行”来得好。中国人的适应能力很强,只要有心挨下去,必然有办法解决的。

4、乙顾问的看法十分切合实际,工人难找的时候,留人比找人更要紧。留人必先留心,所以改变主管的领导方式,让大家很有面子地留下来,便需要“攻心为上”,采用“关怀导向”的领导。主管一定要把“找工人是公司的事”变成“找工人就是自己的事”,任何员工有辞职的念头,尽力加以挽留,不只是留住人的问题,也是“留给大家看”。同时要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待遇等等。

5、真正要紧的,还是丙顾问的一番话。服务业抬头,年轻人宁愿端盘子、擦桌子,也不希望弄得手黑脚黑,到工厂做工。必须劳动密集的产业,确实无法精简人力,只好忍痛迁出本地区,另觅人工比较便宜的地方发展。有办法精简人员的生产企业,应该加紧机械化、自动化的脚步以取代人工。要精简人力,必须做好先期沟通的工作,否则出现“公司找不到人,是大家不愿意来”的流言,可能严重地公司造成伤害。

三、说明

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这是高薪水、高效率”的时代,大家希望获得高薪资,便应该用高效率来争取,最具体的办法便是精简人力,用更少的人员做出甚至比原来更好的工作。

我们一方面要培育人才,把越来越少的员工(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培育成为越来越精明能干的人;另一方面提高留任的兴趣和信心,在“人员的薪水和福利”与机械化、自动化的设备和运用“双方面同时增进,使员工和公司产生坚强的'共同’意识,并进而愿意'同甘共苦’”。

精简人员后,主管还要依据政策的需要,与部属切实沟通,尽可能地减少工作量,看看“有哪些工作可以省略或简化的”?可不可以重新调整工作顺序,来减少往返或重复的浪费”?试试“能不能把一些工作交给机械去做”?留下最必要的业务,运用最有效的方法,在最简短的时间内,把它做好。

四、要则

1、把发牢骚、埋怨、生闷气的时间和气力挪出来,用在建设性的事务上。将自吹自擂、贬压同仁的心态改变成“我很卖力,大家也都很卖力”的念头,才能够“既精简人力,又逐步增进”地推展业务,提升业绩。

2、公司有多少人,就要真正发挥这些人的潜力,要达成一个目标,先决条件是,公司正派经营,产品适合市场的需要、销售通路健全。

3、在精简的过程中,主管要负起及时指导与及时调整的责任。主管的指导能力与沟通能力,将是企业能否顺利转型的关键。

第四节 罚不罚都有理

一、案例与问题

公司规定,上班时间不得看报刊杂志,否则应予处理。王经理发现平日表现良好的某甲,竟然上班看杂志,非常失望,气冲冲地走到其面前说:“想不到你平日表现那么好,居然也不遵守规定!”某甲受责后并没有反驳,默默地把杂志收起来,两天后提出辞呈,弄得总经理相当不满,认为王经理的处置“对是对,但是很不圆满”。李经理发现最优秀的某乙,也在上班看杂志,心想这么优秀的部属,怎么可以给他难堪?即使不辞职也会影响工作积极性,于是当做没有看到,但同仁感到不平,传到总经理的耳朵,他认为李经理未能执行公司规定。张经理的作风和以上两位都不相同,对每位部属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但是始终坚持“依照规定办理”的原则。有一次优秀的某丙,违反规定在看杂志,他灵机一动,从自己抽屉里拿出一本杂志,若无其事地走到某丙面前说:“这本杂志有一篇文章,很值得看!”然后顺手与某丙的杂志卷成一卷:“你带回家去看,免得人家以为你上班看杂志。”某丙欣然接受,表现得如同往日那般优异。另一次,张经理发现某丁悄悄地看杂志,他深知某丁经常否认事实,并且擅长于恶人先告状,因此请坐在隔壁的某戉过去看,然后在某戉的证明之下签请处罚某丁。对于既非最好也不是很坏的同仁,张经理通常采取先警告后处罚的方式。

问题:(1)主管对部属应不应该一视同仁?(2)如何因应部属之间的个别差异?(3)对平日表现优异的员工,如何处置他们的违规行为?(4)王经理依照规定办理却逼走了某甲,高见如何?(5)对于张经理的作风,高见如何?

二、分析

1、主管对待部属应不应该“一视同仁”?这个问题看似单纯,其实不然。

中国人老早就明白:一切行为都牢牢把握着阴阳两极的反S曲线,主管对部属,当然不可以不一视同仁,却也不可以一直保持一视同仁。主管初来乍到,对部属并不了解,当然应该一视同仁,才显得没有私心;但是领导了半年、一年,依然一视同仁,对所有部属都同等看待,不是根本不用心,便是不分好歹、没有是非。

2、部属之间,一定有其个别差异。表现好的、平平的以及不好的部属,主管一视同仁合理吗?符合激励原则吗?主管用心吗?然而主管依据自己的了解,对所属同仁采取不同的态度,合理、公平吗?如果看错了怎么办?可见主管了解部属,不可单凭主观,应尽量客观地给予多次评价,力求公正。并且不可以一判定终生,必须时常调整自己的观感。在这种公正的前提下,主管遇事尽量站在“一视同仁”的立场分出轻重,给予不一视同仁的处置,便是反S形的曲线行为。

3、优秀人员由于自己平时表现相当良好,有意无意产生“特权”倾向;表现平平或者不良的部属,往往会特别守规矩,他们知道犯规上司是不会轻易放过他们。这些平日表现良好的部属,一旦违规,主管马上照章处置,固然执法甚严,但如此做会不会让员工心寒,心想:“稍微不依规定就罚,平时表现好又有何用?”他并不了解这是两码子事。可是不依照规定,大家心里不服:平日表现良好,那是一回事,现在违反规定不予处罚,简直是宠爱特权分子。“只有变通处理方式。

4、王经理依照规定处理,逼走了某甲,结果引起总经理对他的不满,如果总经理坚持挽留某甲,甚至变更对某甲的处罚,请问王经理何以自处?就算王经理据理力争,总经理干脆开会讨论,请问王经理能稳操胜算吗?不依照规定处理,某乙会有何反应?会不会因此养成目无法纪的坏习惯?总经理为此对李经理很不高兴,可见他是讲是非的,并不是一味袒护部属,存心和主管过不去。

5、依照规定处理是“直线运动”,不依照规定处理也是另一种“直线运动”,已经证明不符合宇宙的真理。中国人既不依照规定,也不不依照规定,因而产生张经理那样的“曲线运动”。中国人对于同一规定,往往采取不同的执行方式,这种说法并不排除采取同一方式的可能性。因为我们的阴阳文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举凡情节重大或众人皆说可杀的事件,大多不敢在执行上有偏差。至于一般规定,或者有得讲道理的事,就担保不了什么统一的标准。诸如交通违规。

三、说明

就纯正中国观点而言,李经理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中国人喜欢有原则而又能够坚持的人,任何主管如果不能坚持原则,便已失去应守的本分。但是,坚持原则而招来怨恨,不仅对自己不利,而且对公司也无益。所以我们必须“以广结善缘来坚持原则”,许多主管不是过刚,便是过柔,不能把这两要素结合起来。

广结善缘由关心部属着手,了解他的个性,明白他的长处和缺点,然后采取适合他的方式来坚持自己的原则,才能有效而不致制造更多的后遗症。张经理的做法,达成“你说我没有取缔,我取缔了;你说我取缔,我并没有让他难堪”的功效,也为他洗刷违规的存在。

看来中国人说“依照规定办理”的时候,已经含有“不依照规定办理”的成分在内。如果有人提出责问,任何主管都不会承认他不依照规定,不是强辩,理由是:'原则不变,方式可变啦!同一公司的同一规定,各部门执行方式不一致,甚至同一部门,不同单位主管的做法也不相同,如“公法私了”的方式:主管察觉部属违规,仅在内部做记录,并不上报,私底下和部属达成协议,用增加业绩来抵消违规,这样大家都好。

四、要则

1、中国人常常无事就有事,一有事便牵连一大堆。这种两难的困境,才足以把中国人磨炼得更加成熟。最好把握时机,多多在职场中学习。

2、对中国人来说,部属犯错,罚不罚并不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却比较在乎怎么罚才合理?掌握怎么罚的要领,就不需要研讨罚或不罚的问题。

3、罚有罚的理由,不罚也有不罚的理由。因为在中国社会,道理大多相对。管理者应该以不变应万变,持经达变地有所罚也有所不罚,以求合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