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社联动”模式下的困难群体帮扶 | 社工课

 社工客 2023-02-22 发布于广东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纪紫荆

    单位 | 厦门市翔安区人和社工服务中心

为提升基层社区治理能力,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打造“有活力、有颜值、有温度、有文化、有特色”的“五有”乡村,厦门市翔安区人和社工在西炉社区开展了五社联动项目。

西炉社区辖区共有4个自然村,包括李厝、西炉、小崎、下李,小区包括金茂悦、莱昂公馆、翔美公寓、中粮鹭湾祥云等。

常住本地人口约2865人,外来流动人口约5893人。西炉社区现有低保户11户,低收入1户,特困2户,残疾人57人,困境儿童11个。

目前项目社工已完成困难群体入户探访110人次,开展咨询性个案服务8个,困难群体资源链接服务5次,开展社区中小型活动5场,大型活动1场,老人社会支持小组小组6节,招募10余名志愿者,打造1个公益橱窗。

项目由“暖心守望”困难群体关爱计划和“活力西炉”亲子家庭支持计划构成,下面是我们的具体工作内容。

一、“暖心守望”困难群体关爱计划

(一)常态化入户走访,了解困难群体需求

为进一步了解社区居民需求,社工开展常态化入户走访服务,其中社工重点走访辖区低保、低收入、残疾人、困境儿童家庭等弱势群体。截止目前为止社工走访了西炉社区4个自然村,共入户探访困难群体110人次。

此外社工还走访邻里中心多名商家,收集空缺岗位信息,并在微信群、朋友圈等多种渠道宣传,助力社区居民就业,同时满足商家用工需求。

在入户时,社工针对居民关心的就业、公租房申请、残疾证办理、爱心物资等问题及时提供信息、政策和资源。

(二)开展小组活动,关怀社区老人

人和社工在西炉社区进行入户探访工作时,发现该社区地理范围过大,部分老人因为距离困扰很少去村部参与活动。人和社工在入户时遇到一位老人,肢体残疾,独居,外出困难,缺乏社会支持网络。

人和社工征得该老人同意,在其家中开展老人居家安全教育小组,先后为居民讲解了防烫伤、防摔倒等多主题的安全教育,既满足附近老人的社区活动参与需求,也构建该老人的社会支持系统。

(三)试点探索公益橱窗,助力困难群体增能

在入户时社工发现一名有编织特长的残疾人家属,经常外出售卖手工品,赚钱补贴家用,为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社工在与街道和其家属沟通后,依托近邻服务岗设置一处公益橱窗助力困难群体售卖手工品。

下一步社工将组织困难群体制作多样化手工品,放置在公益橱窗售卖,所得资金用于困难群体慰问活动和手工品材料购买。

二、“活力西炉”亲子家庭支持计划

(一)多样化的社区亲子活动,促进亲子沟通

在入户探访过程中,家长反馈儿童课余时间沉迷网络,希望能带动孩子走出家门,同时拉近亲子关系,对此社工联合社区老人协会、社区志愿者开展了亲子手工制作、亲子绘画、亲子趣味游戏、困境儿童节日慰问等5场社区亲子活动,共服务100余名居民。

其中,在“育”见美好·我亲爱的爸爸妈妈活动中,有名儿童给社工的亲子默契问答中提到,希望妈妈可以每天多陪自己一点。社工通过这次活动环节的设计,引导家长思考亲子陪伴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亲子互动的频率。

(二)个别化服务助力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融入社会

此外西炉社区一名曾经足不出户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在社工近10次的外出陪伴、圆梦微心愿、手工制作活动、心理辅导等服务下,目前已经可以近距离外出和独自去超市买东西。目前儿童已经由活动的受益者转变为活动的志愿者,协助社区一起开展社区活动,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进一步锻炼自身能力,逐步早日融入社会。

(三)困难儿童,用一封信温暖一名困境儿童

社工还在近邻服务岗开展为困境儿童写一份信的活动,通过书信的方式关心关爱困境儿童,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尝试弥补缺失的家庭教育引导,用书信架接起沟通的桥梁。信封将随困境儿童微心愿一起发放到儿童手中。

三、社工服务心得

社工是一种帮助人解决困难,协调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服务活动,所以社工在工作中应该本着为服务对象着想的态度,真诚地对待服务对象,挖掘服务对象的需求,连接资源,给予精准帮扶。

社工随着各种专业技能的培训,加强了专业工作方法的掌握,学会运用小组工作、活动开展、个案服务等工作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支持和服务,社工加强在服务中体现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