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元春的判词,是“虎兕”还是“虎兔”?背后藏着一段家族血泪史

 少读红楼 2023-02-22 发布于上海
《红楼梦》第五回关于贾元春的判词有一句是:虎兕相逢大梦归,又作,虎兔相逢大梦归。
今天我们读到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的《红楼梦》,都写作虎兕相逢大梦归。可实际上,在《红楼梦》抄本的流传过程中,只有梦稿本和己卯本写作“虎兕”,其他著名抄本,如甲戌本、庚辰本、戚序本,都写作“虎兔”,因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权威性,还有“虎兕”二字出自《论语》的深厚文化性,都让“虎兕”比“虎兔”,与身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的经典地位更符合。
本来,在清朝时期的《红楼梦》,只是一本超级畅销书,后来随着后世人们不断研究,终至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然后被无数人逐回逐句逐字研究,务求句句有出处,字字有来历。这样看来,“虎兕”自然是比“虎兔”,更有来历,还因为此词的偏于生僻,自然也更高深莫测,无怪乎人人都要择深而从。
不过,若联系全书细细比较“虎兕”和“虎兔”二词,个人感觉“虎兔”倒更符合小说原意。
高鹗续《红楼梦》第95回写到贾元春之死,原文是: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
甲寅年为虎年,卯年为兔年。续书采用的贾元春的判词也是“虎兔相逢大梦归”。当然,很多人瞧不上高鹗的续书,那就自然另当别论。
我们先以不同版本来看,在流传于世的《红楼梦》的七个版本中,甲戌本最早,也是最接近原著的抄本,己卯本则仅次于甲戌本,略早于庚辰本。甲戌本和庚辰本都作“虎兔相逢大梦归”,而己卯本虽然写作“虎兕相逢大梦归”,却又在“兕”字的旁边,又写了一个“兔”字,说明抄者自己也不确定是哪一个字。究其原因,是“兕”与“兔”,在草书中颇为类似,所以,连抄书人也拿不准了,只好存疑。
从对《红楼梦》的几种早期抄本的分析比较来看,更支持“虎兔相逢大梦归”。
不过,支持“虎兕相逢大梦归”的,也能说出许多证据来。
一是“虎兕”二字,出自《论语》,更符合古代文人作诗写文动辄用典的写作习惯。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篇: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这句话的意思是,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这句中的虎指老虎,人人皆知,难的是“兕”,因为这个字不常见,所以很多人不认识,实际上这个“兕”,是指状如牛的一种猛兽,出自《山海经》: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
这里就说的很明白了。这玩意儿长得像牛,一身黑毛,头上长着一只角,是独角兽。
二是“虎兕相逢大梦归”,说明贾元春最后死于宫廷斗争。关于“虎兕”二字暗指宫廷斗争,说明此句更像是化用自王逸的《九思·逢尤》:虎兕争兮於廷中。
贾元春自从一入深宫,在宫中苦熬数年,终于被封贤德妃,贾家自此一门显赫。
然而,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元春最后也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著名作家刘心武认为,贾元春死于一次宫廷斗争之中。“虎兕相逢”自然是暗指宫中敌我两派斗争激烈。恶斗的结果是,可怜的贾元春被连累,香消玉殒大梦归。
如果《红楼梦》八十回后写元春之死,按照这种思路和情节设定,一定非常符合今天我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期待,也能有力抓住我们的阅读兴奋点,但是,怕是不见得符合作者的创作主旨,作者也不大可能在八十回后大篇幅直接去写宫廷斗争,因为该书第一回就开宗明义交代说:因毫不干涉时事,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
如果我们不是单独拎出“虎兔(虎兕)相逢大梦归”这一句,而是把有关贾元春的四句判词诗句连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读,就会发现,“虎兔相逢大梦归”更合理。因为这判词,开头一句便是“二十年来辨是非”,中间又说“三春争及初春景”,时间词语的一再出现,都在告诉我们,虎兔之年的时间指向,与全诗的浓厚时间意味一脉相承、水乳相融。
还有,我们都知道,小说作者曹雪芹家族,在康熙帝时,被关照有加,也因此迎来家族发展的鼎盛,以至于康熙帝六下江南,曹家就接驾了四次,一时风光无限。
然而,盛极必衰。随着康熙帝的病逝,雍正即位,这之后,曹寅内兄李煦家,于雍正元年十一月被抄家,待到雍正五年十二月,曹家也在劫难逃。
巧合的是,康熙帝病逝的那一年,即公元1722年,正是虎年,而雍正帝即位的1723年,自然便是兔年。
据此,我们也可以大胆猜测,作者在小说里巧妙地借元春死于虎兔之年,来暗暗寄托曹家在这一年,因为朝廷政权轮替,最终被清算,被抄家,树倒猢狲散,荣华富贵一梦空。
更巧合的是,清兵于顺治元年入关,而顺治帝生于公元1638年,这一年正是农历戊寅年,即虎年。
崇祯帝于煤山自缢(元春自缢),大明王朝灭亡之后,南明小朝廷在南方建立政权,一直持续十八年之久(二十年来辨是非)。公元1663年,随着夔东十三家武装力量的覆灭,南明政权也走向终结。至此,明朝彻底成为历史。而这一年,正是癸卯年,即兔年。
真是无巧不成书。也就是说,明朝的最终灭亡,也是在虎兔之年。这给一部分主张小说《红楼梦》是意在悼明一说的人们以莫大的欢欣鼓舞,更坚定了他们的自信心。
而我们普通读者,在这一个个看似巧合,又可以自圆其说的联系里,不得不佩服,《红楼梦》可真是一部神奇的书,它的看似寻常的一字一句里,或许都藏着无尽的隐喻和秘密。
作者:午梦堂主,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