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仓央嘉措: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深度好文)

 格林书屋 2023-02-22 发布于广西

前言: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爱情是人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也是大家最本源的感情,喜爱本就不是一个丢脸的事情,但是,如果他是佛留在世间的代言人,她只是个寻常的放羊女子,这段感情,还未产生,就夭亡在了那看不到情欲的布达拉宫深处。

命运之光照耀在神圣的布达拉宫,不朽的雪山束缚了这片圣地的国王。

身为从出生起就被安排命运的六世班禅喇嘛,仓央嘉措自从住在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布达拉宫后,就再也没有用脚来触碰过这片尘土飞扬的土地。

直至那些喇嘛们抬着动也不动的仓央嘉措,离去他被囚禁了一辈子的宫殿。

然而,命运并没有告知仓央嘉措这次,离去是永远的。

漫天云彩倒映那被草包围的湖面上,阳光中跳动的尘埃变得透明。

远处的牧民,一个骑着小马的少女,正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奔跑,远远传来的是大自然般清亮的歌声。

佛在哪里?佛不在世俗,不在宫殿,不在寺庙,永远在我心里。

仓央嘉措慢慢睁开眼,看着远方女孩的背影,压着心头的佛,七分闭三分开的眼睛,这一刻,甚至流泪了。

这个世界充满了真情,怎么能不动心,不动情呢?

《不负如来不负卿》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若将此心以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山头野马性难驯,机陷犹堪制彼身,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欲倚绿窗伴卿卿,颇悔今生误道行。有心持钵丛林去,又负美人一片情。静坐修观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上师说因明。争奈相思无拘检,意马心猿到卿卿。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草沿着河岸生长,而野牛低头吃草。

年轻的仓央嘉措躺在大地的阳光下,听着九天的风,白雪皑皑的山顶上吹下一片雪花。

那一片雪,一尘不染,飘向世界,飘向仓央嘉措这边。

光线被一个身影遮挡了,仓央嘉措心中不开心。他是住在布达拉宫的王,怎么敢有人阻止他享受阳光?他睁开眼,心中的愤怒,却碰到了纯净的雪花,只留下少女第一次见到他时扰乱他心跳的那份柔情。

少女认不出来这个少年,其他家庭的孩子在草原上放马放羊,可他怎么能就这样躲在这种清静的地方偷懒呢?

她卷起裙子,在年轻人身旁坐着。她问:你是谁的孩子,住在哪儿?我怎么从未见过?

仓央嘉措不知道为什么脸红了,指向他住的宏伟的布达拉宫,但他不可以告诉他身边的女孩怎样在严格的监管下悄悄离去。

少年和不认识的少女,两颗纯真的心,不自觉地靠在一起,少女盯着变幻无常的天空,少年悄悄盯着少女闪亮的侧脸。

那就是像种子一样的爱,在“你爱说话,我爱笑”的年纪悄然生根。

这种世界上,谁都能动情,而坐在佛前的六世班禅却不可以。

马蹄渐行渐远,女孩骑着小马,也消失在视线尽头。

即将远离故土与康熙相会的仓央嘉措,在心里问佛陀,是否出现一种方法能够让两个世界都满意,能够不放弃凡俗的感情,又能令人沉浸在梵语的大海中,令人倾听天籁之音。

佛祖不吭声,闭着眼睛,再也不看这个情绪化的修行者。

那天晚上,仓央嘉措与一见钟情的女孩幽会,没想到被察觉,女孩那天晚上被处死。

那一年,仓央嘉措把布达拉宫抛在背后,忘记了佛与爱的两难,再也不会回家。

那一年,经筒里悠悠传出“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声音。

他是僧侣们敬畏的王,也是雪域最美的情郎,但最终并没有找出爱与佛之间的那一个双全法,也只能借由诗词去持续消除心里的情愁,寄于情思。

若你也想领略仓央嘉措的那份情,不妨从一本《仓央嘉措诗传》入手,书中记录他无数的经典诗作,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这位“雪域最美的情郎”传奇的一生。

这套词作里除了《仓央嘉措诗传》,还包含了《纳兰容若词传》,《李清照词传》,《李煜词传》,以及《苏轼词传》,《辛弃疾词传》,感受一下他们的傲人风骨,品味始终的柔情蜜意。可谓是“古典浪漫词作”,让你深度感受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中保留下来的诗词文化。

学生学习诗词可以提高学习成绩;青年人学习诗词可以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成年人学习诗词则可以陶冶情操、颐养天性。因此,学习诗词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