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实录】《黄河颂》的三个教学设计点(一)

 行人呓语 2023-02-22 发布于重庆

【教学设计说明】

从二单元的提示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学习单元最重要的教学使命就是给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而这种思政的教育,不是生搬硬套,不是僵化呆板,而是要把学生“浸泡”在革命文学作品的氛围里,帮助他们去体会、去想象、去体验作品描绘的情境,由此感受作者与作品中的家国情怀。总之,以革命文学作品为桥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单元提示强调“涵泳品味”一词,在一单元精读训练的基础上,继续训练精读。侧重点是把握作品的抒情方式,并学习做批注,记下自我体会。

【教学目标】

1. 还原诗歌,感受抗战爱国激情。

2. 诵读诗歌,体会认识抒情方式。

3. 批注诗歌,感悟理解评价诗歌。

【教学环节一】观视频,情境营氛围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黄河,对于中华民族意味着什么?

学生:母亲河。

教师:从古至今,面对这条母亲河,诗人们都有过哪些吟咏呢?

学生(齐颂):关于黄河的诗歌,比如: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教师:抗日战争时期,诗人、文学评论家光未然也写了一首《黄河颂》,并由此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的革命高潮,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并学习它。(简单提示:光未然的创作背景与组诗《黄河大合唱》,提问:同学们对组诗中的哪一首歌最为熟悉与了解?学生不约而同地提到《保卫黄河》,意料之中!)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保卫黄河》。

【教学反思】借助音频、视频的效果,营造课堂气氛。但找的视频材料还不够经典,用的是舞台版,应该用电影版,配上与日寇打仗的场景,对学生将产生更为直接的视觉冲击效果。选择视频素材有些失误!

教师:同学们欣赏了《保卫黄河》视频,听了这首歌,能否用一个词语形容你此刻的内心感受?

学生1:热血澎湃

学生2:慷慨激昂

学生3:悲壮

教师:同学们的感受是准确的,我也有同感。光未然的这首歌词,为什么会让我们产生“悲壮”之感呢?

学生:一开始就“风在吼,马在叫”。(有学生小声说)

教师:“风在吼,马在叫”,属于什么描写?

学生:战争的环境描写。

教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学生:烘托出悲壮的气氛。

教师:对。歌词一开始就点明了战争的场景,给我们营造出悲壮的气氛。除此之外呢?还有那些关于人物悲壮行为的描述?

学生: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还拿着“土枪洋枪,大刀长矛”这些落后的冷兵器,而面对的日寇,他们装备精良。面对强敌的入侵,但人们毫无畏惧,不怕牺牲,这样的行为,堪称悲壮之极。

学生:我认为“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这一句也体现了悲壮。

教师:对,“保卫”一词反复强调,内容则不断递进,从“家乡”到“黄河”,“华北”,“全中国”,给我们指出遭受日寇蹂躏的国土之多,形势之严峻。人们被迫奋起反抗。光未然写的这一首组歌,经冼星海谱曲后,传唱全中国,并由此掀起抗日高潮,一首歌,团结了中华民族,振奋着我们民族的精神,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教学环节二】读诗歌,体会爱国情

教学步骤如下:

1. 学生听范读,教师提示,要注意声音的停顿、重轻与长短。

2. 学生自我读,体会、感觉歌词的抑扬顿挫。

3. 教师指导读,提升学生诵读的整体水平。

(教学实录:从略,不过,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教师提示了诗歌的三个层次:望黄河;颂黄河;学黄河)

【教学反思】指导诵读时,可略为缩短时间,毕竟指导诵读不是本课训练重点。可以就部分章节重点指导,不逐一指导。减少齐读,可以抽生诵读。但由于教读诗歌的惯性力量没有得到很好地校正,故而在指导诵读时用力过猛,耗时过多。

【教学环节三】诵诗歌,认识抒情方式

教师:《黄河颂》在“颂黄河”与“学黄河”两部分,运用了直接抒情。那么,什么叫直接抒情呢?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作者或作品中人物将心中的感情赤裸裸地倾吐出来,不借助景、物、事、典等,不讲究含蓄委婉,直接毫无遮掩地倾诉。举个简单的例子,乡下人谈情说爱,诙谐直白。“我对你的爱,就像地里的包包菜,剥了一层又一层。我对你的爱,就像土里的藤藤菜,越长越长。”这样的直接抒情,真诚、浓烈而动人心弦。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缺点,容易产生空泛、浅露的弊病。所以,我们一般不会直接逮住一个人说:“我爱你!”,而会换一种方式,比如:“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汉代民歌《上邪》,就是直接抒情的典范之作,我们大家不妨来读一读这首情诗: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通俗地讲,就是:上天啊!我要与你相爱相知,爱你爱到至死不渝!山平了,江水干枯了,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天崩地坼,我才与你分手断绝!这首诗是文学青年谈情说爱时的铩手锏,同学们可以提前预习掌握,必要时吟哦,博个文学青年的美名!哈哈哈!

另外,当我们表达“大爷我不耐烦侍侯权贵”的时候,可以借用李白的诗句来直接抒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大家还应该记得,在网课学习期间,我们学习郑振铎的《猫》。在文章的最后,“我”作出了真诚的忏悔,那就是直接抒情,大家还记得吗?

学生(齐读):“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教师:我给大家举出了三个例子,你能就古诗举一些直接抒情的例子吗?

学生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学生2:莫愁前途无知己,天下无人不识君。

学生3: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学生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学生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教师:同学举的前四个例子都属于直接抒情。但是要特别注意“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两句。前面提到乡书,思乡,属于直接抒情,后面是想象景观,属于间接抒情。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如何判断呢?不妨就把它认定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比如白居易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同样都是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这里,我们不妨就把它认定为:间接抒情+直接抒情=直接抒情。或者将这三首诗句,理解为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融合也可以。

【教学备注】查证了很多资料,突然发现,诗句中,遇到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融合的情况下,或判定为直接抒情,或判定为间接抒情。总之,互相抵牾的地方很多,说法不一致。在请教同事后,我干脆自己给学生搞了一个规则,帮助他们澄清认识。特别是第二单元作文“学会抒情”(P50)有提到,原句如下:

间接抒情的方法很多,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用比喻将“愁”具体化,形象化;“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是用有代表性的形象暗示思乡之情……

这两个诗句,都是纳入间接抒情的例子。但一般的认知,我们很容易将它们列为直接抒情。

在湖北黄冈中考题中,分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与《早兴》尾联的抒情方式。一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句是“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标准答案是:两诗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但我个人认为,他们对于抒情方式的判断,是存在明显问题的。如果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判为直接抒情,那如何解释“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却是间接抒情呢?更何况这还是放在教材里的例证!

教师:认识了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我们来交流一下,《黄河颂》是如何直接抒情的?诗人抓住了黄河的什么特点,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抒情?

教师:学习了直接抒情,课下我们不妨训练写一个片段作文。今天的作业:要求大家从人、事、物、景中任选一个对象,进行直接抒情。表达你的看法和情感。字数一百字左右。

随附六班学生上交的抒情作业:

1. 殷俊欣《我的挚爱——吉他》:如果有一种物件是我不可或缺的,那便是你——吉他。你已陪伴了我四年时光,在这四年时光里,只因为有了你,我才不会那么空虚无趣。六根弦,由低到高,每根都那么有特色,每根都那么有韵味。一弦嘹亮;二三弦稍逊;四弦音适中,低音不乏激越;五六弦低沉而厚重,庄严而严肃。面板的声音清新而雅致,木色外饰的典雅,无不为吉他锦上添花。弹起吉他,他的音色是多么动听!多么令人愉悦啊!......

2. 罗翎薇《长江颂》:长江,美丽的长江!你的心那般透澈明丽,波光粼粼,好似那水中诞生的神女,在日光下熠熠。长江,无私的长江!你心胸宽广,从不吝惜。你用强健的躯体,送那只只航船驶向远方。你默默无闻,日夜流淌,你用你的刚强,将星光点亮。长江,伟大的长江!你把自己藏匿在天空里,你是朴实无华,你是纯净明亮!你的节操多么伟大,你的心地多么纯良!

3. 吕星霈《李白颂》:啊!李白。你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诗仙。你有着“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少年壮志;你有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豁达与乐观;你有着“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真挚与热爱;你有着“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放与旷达;你少年有梦,“大鹏一日同风起”,你宝刀未老,“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你是大唐盛世的天才,你是万古留名的诗仙!啊,李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