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芳医案(四)

 百草堂图书馆 2023-02-23 发布于内蒙古

七、阳和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一例

李某,男,34岁,干部。

初诊:1990524日。

主诉及病史:双下肢浮肿,尿少,腰疼,伴神疲乏力,反复发作,劳累后症状加重。3年前在某医院诊为慢性肾炎(普通型),用抗生素、激素、肾气丸治疗,病情反复,近1个月,因活动多病情加重,伴食少纳呆,恶心欲吐。

诊查:慢性病容,面色咣白无华虚浮,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双下肢凹陷性浮肿,查尿常规:尿蛋白3.0g/LBUN10mmol/L

诊断:慢性肾炎(普通型),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

辨证:水肿,脾肾阳虚型。

治法:温阳补肾,散寒通滞。

处方:熟地50g 肉桂15g 麻黄10g 鹿角胶15g 炮姜15g 白芥子15g 生甘草10g7

二诊:服药无不良反应,恶心明显减轻,食欲增加。

在治疗过程中,随症加减,纳呆加焦三仙15g以化食导滞,尿少加泽泻50g以利水泄浊,乏力自汗加黄芪50g以益气固表,BUN增加夏枯草50g、酒军50g、吴萸15g以温化寒湿泄浊,外感温热之毒加大青叶50g、连翘50g,病情稳定时加丹参50g、益母草50g、赤芍50g以活血化瘀。病人配合将近4个月的治疗,服汤剂120余剂,症状逐渐消失,复查血、尿常规肾功能均恢复正常范围,嘱病人劳逸结合,防止外感,追访二年病情无复发。

【按语】阳和汤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为主治阴疽之主方,用此方温阳补肾,化阴凝而布阳气,达到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诸症。方中重用熟地,滋补阴血,填精益髓;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胶,补肾助阳,强壮筋骨,两者合用,养血助阳,以治其本,共为君药。寒凝湿滞,非温通而不足以化,故方中用炮姜,温热之品为臣。脾主四肢肌肉,炮姜温中,破阴通阳;肉桂温通血脉。佐以麻黄辛温达卫,宣通经络,引阳气,白芥子祛寒痰湿滞,可达皮里膜外,两味合用,既能使血气宣通,又可令熟地、鹿角胶补而不滞。生草生用为使,解毒而调和诸药。综观全方,其配伍特点是补血药与温阳药合用,辛散与滋腻之品相伍,宣化寒凝而通血络,补养精血而扶阳气。加减灵活用药,故病宜速愈。

八、自拟蛇半汤治疗肝硬化腹水一例

张某,男,36岁,干部。

初诊:19901115日。

主诉及病史:患乙型肝炎20年,腹大坚满,左肋下积聚,口渴,活动受限3个月。在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肝功代偿,脾肿大,腹水形成。

诊查:慢性重病容,舌质紫暗,苔白腻,脉细涩而数,腹壁静脉曲张,腹部呈蛙腹,移动性浊音阳性,叩诊肝上界在右腋前线第5肋间,脾在肋弓下可触及约5cm,中等硬度,压痛(—)。肝脾B超:肝硬化、脾肿大。

中医诊断:臌胀,积聚。

辨证:热毒蕴结,肝脾血瘀型。

处方:半枝莲50g 白花蛇舌草50g 制鳖甲15g 丹参50g 车前子50g(单包)茯苓50g 白术15g

7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无不适,尿量增多。效不更方,继服前方7剂。

三诊:腹部明显轻松,尿量增多。舌质暗,苔薄白,腹部柔软,腹水减少。上方加大贝15g:夏枯草15g、当归15g,清热凉血,活血软坚,7剂,水煎服。

四诊:腹水已消失(经腹部B超证实),脾已缩小,在腿前线可触边缘,舌质暗,苔薄白,脉弦。遂停上方,治以益气活血软坚之法:黄芪50g,赤芍50g,丹参50g,制鳖甲15g,王不留行25g,泽兰50g7剂。

五诊:症状消失,复查肝脾B超:肝硬化,脾恢复正常,腹水阴性,继服四诊方7剂。追访1年,病情无复发。

【按语】此例为慢性肝炎致肝硬化、脾肿大,腹水形成,属中医积聚、臌胀,证为湿热之毒阻于脉络,而气滞血瘀,瘀血阻于肝脾脉络之中,积聚生成,水气内聚,故出现腹大坚满,右胁下积聚等症。导师以自拟蛇半汤治之。方中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用车前子、茯苓利湿邪祛有形之水,用鳖甲、大贝、夏枯草软坚,用王不留、泽兰、白术、丹参、赤芍活血理气化积,用黄芪补正祛邪,使湿热毒去血活积消而诸症消失。临床上治疗急慢性肝炎,多以清热利湿为主,配活血化瘀药,对合并肝硬化,重在疏肝化瘀;以肝区疼痛为主的,重在理气活络;以肝脾肿大为主的,重在活血理气,消积软坚;对肝硬化晚期合并腹水臌胀者,重在扶正化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