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健雄医案(二)

 百草堂图书馆 2023-02-23 发布于内蒙古

二、通腑泄热、荡实破结法治实热结(肠梗阻)一例

梁某,男,52岁,农民。

初诊1976716日。

主诉及病史1月前因饮食不节,时觉腹痛。近两日腹痛加重,阵阵胀痛如绞,恶心欲呕,无大便及矢气。

诊查∶体温38℃,血压正常。腹胀如鼓,痛而不可触及,时见肠型起伏,可闻高调肠鸣及气过水声。舌暗红,苔黄燥,脉实数有力。腹部透视见肠腔积气及气液平面,诊为肠梗阻。

辨证∶实热内结,腑气不通。

治法∶通腑泄热,荡实破结。

处方∶大承气汤加味∶

枳实9g 厚朴12g  生大黄9g(后下) 木香6g 炒莱菔子15g  桃仁9g  赤芍15g 川牛膝15g  元明粉6g(冲服) 水煎服。

二诊∶初诊后4小时。前药服一煎后,顷即吐出,遂于当日下午住院。入院后禁饮禁食,予胃肠减压,补液,青、链霉素肌注,肥皂水低压灌肠。胃管注入前药二煎,未吐,但病情更重,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目陷唇干,苔黑焦燥。予前方减丹参、木香、元明粉,加生地、麦冬各9g,元参12g,水煎,另兑甘遂末0.6g,从胃管注入。

三诊∶二诊半小时后。排出污水宿垢十余次,诸症顿失。继予养阴益胃善后,于719日痊愈出院。

【按语】本案腑热与积滞互结成实热结,以大承气汤加行气活血之品峻下热结,然病重未纳,进而腹满痛从少腹延及心下,已兼水热互结成实,仿大陷胸汤意,加甘遂清热逐水荡实。又见目陷唇干,苔黑焦燥,示热结阴亏,加增液汤滋阴益液,应手而效。临证体验,内服中药23小时后,配合大承气汤煎液灌肠,直达病所,能增强开结之力。

三、健脾化饮、理气和胃法治痰饮(倾倒综合征)一例

张某,男,35岁,本院药工。

初诊∶19771225日。

主诉及病史罹胃溃疡10余年,此次住院行胃大部切除术后3日,迨进流食,觉胃脘胀满,旋即恶呕,吐出食物,并眩晕乏力,心悸汗出,四肢麻木。患者畏不敢进食,绵延半月不愈。手术者称吻合口稍大,邀中医诊处。

诊查心下痞坚,辘辘有声,舌淡,苔白稍腻,脉沉弦。

辨证脾虚气滞,饮停心下。

治法健脾化饮,理气和胃。

处方枳术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

积壳15g 白术15g  茯苓15g  炒麦芽12g  姜半夏9g  川楝子9g  木香9g  大腹皮9g  白蔻仁9g  赤芍9g  菖蒲9g  鸡内金9g  生姜6g3剂,水煎频服。

二诊∶1228日。服药3剂后,诸症明显减轻。效不更方,前药继进6剂而愈。

【按语】此案因手术吻合口过大所致,西医称倾倒综合征。析其病机乃脾虚不运,饮停心下,胃失和降而呕,气滞不行而痞,清阳不升而眩,水上凌心而悸。忆《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云∶“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金匮·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本案契合两条经文,故以前两方为主,酌加理气活血、醒脾消食之品。仅服9剂,竟收意外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