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升家校协同育人的3个层面9个方面

 大奔h1wmjlcm1r 2023-02-23 发布于江西

曾经读过这样一段话,感触颇深。“教育要善待差异,面对差异不是埋怨,不是责怪,而是适应,要意识到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其本质就是为有差异的学生提供能力相当的教育,而不是一模一样的教育”。那么,如何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学校、教师、家长3个层面9个方向着手。

学校层面:1、可供选择的课程体系

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的个性化与个体的社会化,因此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要以此展开。个性化的课程建设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特点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学,对课程进行分层、分类,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实现“一个学生一张课表”。社会化的课程建设是以课程的形式浓缩为社会生活,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把“人生先活一遍”,只有如此,才能帮助孩子在每个年龄段展开人生的宽度,从而最大限度地认识世界进而认识自我。

学校层面:2、以学生为中心的治理体系

《当校长遇见德鲁克:冰山下的领导力》告诉我们,管理的本质是激发和释放每个人的善意与潜能。因此对于学生的管理应讲究先人后事,以人为本,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校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将“框架式管理”转向“平台式管理”,摒弃冰冷的制度化管理,进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认同感、价值感和责任感,真正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学校层面:3、把钱花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

“把钱花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这是北京十一学校办学准则里面提出的重要一条,也是我到北京十一学校学习最大的感受,学生的事就是最大的事。十一学校有很多重大的节日,狂欢节、丰收节、泼水节.....,所有的节日都是基于学生的需求,为了学生的成长设计,从活动举办到参与主体都是学生,十一学校还建设了大量的学科教室、图书馆、休息室.....,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配套的资源,让学校的每一个地方都成为满足各种活动需求和发挥创造性空间的场所。

教师层面:1、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有了好的关系才会有好的教育。正如李希贵校长所说:平等对话,教育才真正开始。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包容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为人父母之心行为人师表之实,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层面:2、发现与唤醒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多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教育在于发现与唤醒。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寻找发展点,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从而唤醒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知道“我是谁”,让学生成为“我自己”。

教师层面:3、追求分数以外更重要的东西

“巨婴”行为的产生,让我们再一次审视教育的目的,育分还是育人,教育不能一味地只抓分数,不能把教育完全异化成分数,教育包含分数,但在分数之外还有重要的东西,恰恰是这些东西,才是陪伴学生成长的财富,坚持育分先育人,成才先成人,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人格得到完善,让他们学会责任、感恩、回报........,成为一个完完整整的人。

家长层面:1、高质量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大于教育。父母若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把亲子关系建立好。《正面管教》一书中说到:“要获得孩子甘心情愿的合作,我们需要首先赢得孩子的心”,如何才能赢得孩子的心,建立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呢?要懂得尊重,减少不必要干涉与控制,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要学会信任,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拉进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注重有效沟通,家长要学会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放下一味地指责、评判、说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孩子建立起高质量的亲子关系。

家长层面:2、转移视线,发现潜能

在李希贵校长《家庭教育指南》十大原则中,第5条是转移视线,发现潜能,文中讲到人的潜能大致是等值的,只是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因此当我们发现孩子某方面有明显的短板时,我们要做的是立刻转移视线,去发现孩子其他方面的天赋,多一些激励,少一些批评,并让他发现,他身上总会有一些能影响世界的能力。

家长层面:3、有效的陪伴

陪伴不是陪着,也不是陪同,陪伴是讲究方法的,怎么才能有效地陪伴孩子呢?要学会接纳,接纳孩子的观念,接纳孩子的平凡,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要陪伴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势利导,适时鼓励;要时时关注,积极倾听,尽量对孩子事事有回应,多沟通,少说教,因为一段有效的陪伴,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和家庭的温暖,这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果。


TOP.10

来源:作者原创投稿授权分享,标题略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