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这家市场,我见到真正的老北京生活

 明日大雪飘 2023-02-23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原标题: 十里河寻老北京的根儿

以前在网上见过一个说法:十里河,是北京人最后的精神家园。

这里所说的十里河,并不是一个区域性的范围,而仅仅指代那个坐落在三环路东南角的十里河天娇文化城

当时的第一感觉,这一定又是标题党在哗众取宠。区区一个卖文玩和花鸟鱼虫的地方,怎么就成了北京人精神层面的归宿了?可后来想了想,人家说的也没什么不对,至少十里河是一个可以让很多人走进去感到轻松的地方,它很适合老北京那种将散淡、慵懒、讲究集于一体的深层性格。

宁可省吃俭用典房卖地也要在“玩儿”这件事情上和别人争个高低上下的,放眼全中国,恐怕只有北京人敢这么干,在其他人眼里这无非就是彻底的不正经。可北京人自己明白,“八旗遗风”给这座城市留下了过多关于“玩儿”的礼数和说道,有好有坏。但这并不意味着北京人就都是那种不务正业玩物丧志的“废物点心”。大家还是该出门挣钱的出门挣钱,该节衣缩食的节衣缩食,只不过在“玩儿”上不将就,不论玩儿什么,都好钻研、懂规矩。老北京眼里,胡乱跟风狗屁不懂玩儿不明白,那才是最让人瞧不起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开始接触文玩,应该是刚上学的时候。当年很爱摆弄我姥爷手里常攥着的那两个枣红发亮的核桃。可能是从小受了熏陶,长大了总是没事儿就去逛逛文玩市场,要么买点什么,要么纯粹溜达,就喜欢那种面对形形色色好玩意儿的感觉。

北京的文玩市场主要就那么几个,掰着手指头数的过来,无非就是潘家园、十里河跟前些年的报国寺。

如今报国寺市场腾退,只剩下了几家经营邮品钱币的和连环画店。

潘家园倒是依旧坚挺,多少年了不见衰颓。可逛了几年之后,忽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潘家园旧货市场里面,摊位确实五花八门,但在摆放的格局上也有些五花八门,少了几分条理。像我这种不是隔三差五就去一次的,一不留神很容易让自己犯迷瞪。

十里河就好多了。进了天娇那座牌楼,好几条通道,卖核桃的,卖葫芦的,卖菩提子的,卖花鸟鱼虫的,分得还算比较详细,让人逛起来不那么费劲。所以后来再要买什么配件和新玩儿意,一般都是直接奔十里河。

我从2013年之后开始到“天娇文化城”逛摊儿买东西,再后来才去了路对面的“雅园国际”。虽然最近这几年已经对文玩不再那么痴迷转归了理性,可在那些热烈的年头里,也或多或少留下了一些记忆,值得偶尔回味。

第一次到天娇逛摊儿,是由于朋友的推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源网络

当时大家都很喜欢各式念珠、手串、手把件,对于那些看起来与众不同的东西真是没有什么抵抗力。所以每见到电视上或者“朋友圈”里面有什么新奇事物出现了,难免会觉着眼馋,就要到文玩市场去实地考察一下,争取能淘换点儿零配件回来,自己摆弄着串出个心爱的造型。第一是有那份热情,第二是为了显摆。

朋友说天娇不错,值得去看看,索性周末也是溜达,就跟他一起去了十里河。

过了那个标志性的牌楼,不少卖鱼的摊位把热带鱼装在透明的塑料袋里面挂在货架子上面,有个摊主在烧热水,估计是为了给热带鱼保持温度,省得它们冻着。大冬天的,蒸汽在寒风里肆无忌惮地飘摇扩散,阳光透过天棚照在塑料袋上,鱼在袋子里的水中游弋,一个水雾弥漫,一个晶莹剔透,总让人有进了龙宫的错觉。当时就想着,十里河有点意思。

据说这市场里的商贩很多都是以前在龙潭湖和玉蜓桥那边搬过来的,一个个都是身怀绝技。从这招儿开水加温热带鱼来看,似乎不假。

后来再去的时候就没见过这样的景色了,一个是天儿没那么冷了,还有就是人家那加温方法也先进了,都用了加热器,谁还没事儿花工夫做开水呢。

当年喜欢核桃的时候,趁着价位虚高的形势也买过那么一两对,两千多的东西,到了今天要不是盘得好已经“玉化”,价格恐怕连街边路灯下行商小贩兜售的那种十块钱随便挑的还不如。

要说现在的文玩,不管是核桃还是核儿、籽儿、石头和葫芦,好像都默默回归了冷静,不像当年动不动就是大几千的价位,让不少人虽然喜欢却又必须望而却步。

天娇里面卖核桃给我印象最深的,还得是“二爷”旁边那个摆在道边儿开青皮的汉子。

图片
图片
图片

天娇市场里有一座亭子,里面供着正在读《春秋》的“关二爷”,那亭子好像是叫关公亭。不知道这和以前老书里记载的“十里河关帝庙进香”有没有关系。

附近有一个常年摆在地上的小摊儿,摊主是一个外地男人,身后一张挺霸道的横幅,上写“中国赌核第一摊”。第一可能是他的地摊儿位置好,在显眼的地方。第二应该是他那核桃不蒙人,虽然都是“青皮”,可开出来后怎么看也都说得过去。所以那买卖好到一塌糊涂。

所谓“开青皮”也有人叫它“赌青皮”,也有直接叫“赌核”的,和人们所了解的“赌玉”有几分相似,只不过标的物换成了还没去掉外皮的核桃。很多“开青皮”的商贩一般都不会保证自家的核桃开出来就一定能配对儿能够尺寸。可关公亭旁边这位摊主就不一样了,他的核桃随着价格不同,越贵的“青皮”也会越大个儿,两只品相也越般配。如果开出来不是那么回事,当场把钱退你。这也就给他招揽来了每天众多的客人。据说在十里河摆了多年的地摊儿,这汉子着实挣了不少钱。

当然也是人家经营有道会营销,抓准了客人的需求,博彩的情结任何人都是有的。虽然那核桃去了皮都还看得过去,但和柜台里摆着的那些更昂贵的、已经干透了容易上手把玩的比较起来,终究有天壤之别。很容易理解,哪个商家会把能卖出“天价”的核桃用来给客人花个几百一千去赌青皮呢?人家又不是做慈善的,那也是买卖啊。

我在这仁兄家开过一对300块钱的青皮,因为确实有捡漏儿的心思作祟,可又总觉得为看不见的东西花钱不踏实,就选了稍微便宜点儿的参与了一把。尺寸过关了,品相还可以,但这么一对儿核桃在柜台上买现成的也就是二百多。这就说明一个问题,文玩市场,是绝对没有“漏儿”可以捡的,平常心不财迷,是不二真言。

还是受我姥爷的影响,从小对冬虫儿就开始喜欢,前些年每个冬天都会买几只蝈蝈儿和油葫芦养起来,精心喂着它们,好让这些娇气的“歌者”在屋外寒冬凛冽的时候,在温暖的家里给屋子里添一点儿额外的热闹和精气神儿。

十里河跟另外几个文玩市场不一样的地方,还在于有活物儿出售,鹦鹉金鱼热带鱼,乌龟兔子荷兰猪,甚至后来还出现了蛇、蝎子、蜘蛛、蜥蜴这样的东西。我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只爱那些会叫唤的“虫儿”。

每年冬天,一走进这市场,就能被连成一片的虫鸣包裹起来,不喜欢的人会感觉嘈杂和烦躁,可对于喜欢的人来讲,那无疑就是天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源网络

“虫儿”便宜的时候,一百块钱能买好几只蝈蝈儿和油葫芦,涨价了之后,我每年标配的两只蝈蝈儿三只油葫芦,就上升到了三百多的价位。这还是普通的品相,还没敢拣着好的买。

不过每次揣着它们回到家,把几位分别安置在葫芦和蛐蛐罐里,暖和过来让它们吃上一口胡萝卜、红富士,喝上几口水以后,听到久违的虫鸣声,又会觉得这钱花得值。现在什么不贵啊?一个酱猪蹄还得四五十块呢,何况这些能“唱歌”的活物儿了。

养油葫芦用蛐蛐罐儿,养蝈蝈儿需要用葫芦。刚开始在家里摆开“虫儿”阵的时候,蛐蛐罐儿和蝈蝈儿葫芦都是在市场上买回来的,在十里河也买过好几个葫芦,镶了口配了盖儿,价钱也都不便宜,谁让眼睛里容不下树脂和塑料呢。

十里河卖葫芦的不少,从几块钱到几千、上万的全都有,一分钱一分货,看买主自己的心意。

有的时候趁着人少,会和卖葫芦的摊主聊上几句,时间长了,那些自己种葫芦到市场上来销售的掌柜的,一般都不会太保守,会把葫芦种植的要领给你讲得明明白白。但这绝不意味着你就真算是学会了能种出来好葫芦了。

媳妇是东北人,在老家有个挺大的院子,每年老丈人和丈母娘会在院子里种上很多瓜果蔬菜,到了夏秋的时候,满园丰收,全都是绿色有机纯天然无公害的好吃的。但从我跟十里河一个卖葫芦的天津老哥取完经觉得自己已经深谙此道以后,瓜果蔬菜换成了一茬接一茬的葫芦。

开始还有点儿新鲜感,可后来新鲜劲儿过了,发现每年结出来的葫芦,不管是“本长儿”还是上了“范”的那些,不是造型不好就是皮质不好,反正是没有人家柜台里摆着的那些顺眼。后来也想明白了,这东西不是自己整得明白的,随便什么人都能种出好葫芦来,那人家专业的人士还指着什么挣钱过日子?干脆忘了种葫芦这件事情,让那个院子回复到了往日瓜果满园的样子。

对十里河还有一个感觉就是,砍价比较容易点儿。

图片
图片
图片

首先是每个摊位标出的价格,不会高得那么离谱,虽然给出了砍价的空间,但不需要客人猜测和琢磨到底怎么个你来我往才最合适,不像有的市场太出名了,商贩有了一股子来路不明的底气,那价格让人看过之后,忽然就会心生厌离,有一种被戏弄的羞愤。

当年时兴念珠、手串的时候,小叶檀、黄花梨、橄榄核、金刚、凤眼、星月、莲花、麒麟眼这些材质的商品,经过电视台的推广普及再加上商人们的炒作,几乎被所有百姓追捧,从而也就造成了价格日益飙升,绝对远离了本身的价值。

我记得当时在别的市场见过一串核雕的佛头笑脸,一共九个橄榄核,其中一颗号称是苏派大师周建明的手笔,一个圆润的“半工”包衣弥勒,籽儿不大,可能三厘米的大小,那手串要价十二万人民币。老板说了,主要是周大师那个籽儿值钱,其它八粒算是添头儿。

是不是周大师的真实手笔,我分辨不出来,即使分辨出来它是真的,我也消费不起,十二万一串橄榄核,雕工再好,我也会觉得后槽牙疼。

在十里河天娇文化城对面的雅园国际也看见了品相差不多的橄榄核,没说是大师作品,上面钤着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名字,可那工法、那开脸儿、那呼之欲出的真实感,真心不比十二万那个差,可价格却不可同日而语,清楚记着一串“全工”笑脸财神,标价三千八,估计砍价之后两千以内能买下来了。

还一次是我从内蒙边境做工程回来,带回一堆草原上捡来的玛瑙石。从里面挑出来十多块儿透明好看的,想拿到市场里找人打眼儿串成串儿挂起来。先是去了两个地方,一个报价每块儿打眼儿五十块钱,另一个报价是六十块钱。最后去了雅园国际里面的大棚,那儿有很多卖玛瑙石的摊位,也有现场切割的工具,想着会不会价格便宜一些。

看摊儿的是个姑娘,问人家打眼儿的价格。人家看了看我那些石头,说:“您这就是不值钱的玛瑙石,有必要打眼儿吗?”

我说这些石头很有意义,我想留好了是个念想儿。

结果姑娘的报价让我差点儿怀疑耳朵,五块钱打一块儿,十几块儿石头加一起的加工费是六七十块钱。这就是十里河的商人,够实在。

五年前,听说十里河文玩市场要关闭的时候,心里还着实不是滋味了一阵子,不过好在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天娇和雅园俩市场又都留了下来。只是这些年因为防疫需求时开时闭,为了自己和家人健康,也就没再往人多的地方去过。

想着又到了冬天,家里还缺几声冬虫儿的叫唤,心里不免又有点儿蠢蠢欲动,打算找个暖和的晴天到十里河转转了。

忽然想起来有人说过的一段话,意思是:在北京人心里,卤煮火烧是北京,国安是北京,鸣虫葫芦、鸟笼子、鸽子哨响也是北京。这些能带你寻到老北京的根儿。

而十里河,恰恰是一个能带着北京人寻根儿的地方。


 END 

作者✎王桂杨 
摄影✎马捷
签发✎田鹏

终审✎张颐雯  审核✎朱玲  编辑✎马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