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故事的东四四条85号院!|听张志勇主席说东四胡同3

 明日大雪飘 2023-02-24 发布于上海

总撰稿 / 张世强(小强)    

这是徐徐道来话北京公众号1786篇文章

今天推送图文与音频内容不同,更多完整内容,点击音频!


2023年《徐徐道来话北京》播出时间改了吗?

是的。2023年起,《徐徐道来话北京》节目每天提早半小时,在5:30首播。欢迎您继续关注。同时,本公号也将不再日更,改为不定期更新。感谢大家继续支持!

东四,位于东城区中部,元代称十字街,明代在十字路口四面各建一座四柱三间式木牌楼,因位居皇城之东,所以,称为东四牌楼,简称东四。牌楼于1699年(清康熙三十八年)毁于大火,后曾照原样重修。1954年东四牌楼彻底拆除。明朝年间,在北京内城东部以东四为中心,以东四牌楼为基点,朝西叫作猪市大街,那东部由南往北,则是东西走向的十四条胡同,名为“东四头条”至“东四十四条”。现如今,猪市大街的名字没有了,但东四头条到东四十四条的地名还在,并且这也是一片保护相对比较好的老胡同街区。

图片

日前,本节目制作人张世强(小强)和张志勇主席走访了一次东四地区的诸多胡同,张志勇先生为他讲述了当年东四胡同疏解整顿改造时发生的故事。东四地区的胡同是精品街区,这里的历史文化让改造成为难题,如何修旧如旧,为什么要把修胡同和在故宫修文物相提并论,张志勇主席带领大家作出了很多努力。那在拆违建修胡同中,发生过什么故事呢?

图片

东四四条85号院的门楼门联有什么故事?

如果您走到东四地区的胡同当中,一定会为这里经过修缮之后展现出来的京韵大市的老街风貌所感叹!这里早已不是原来破破烂烂的老胡同了!精美的门楼,整洁的街道,闹中取静的那种清幽,让人感觉,老北京的胡同真的又回来了。

图片

东城区文联主席张志勇先生曾经在东四街道工作15年,在他担任街道办事处主任的时候,为保护胡同风貌作了很多工作。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在东四修胡同》,里面就讲到了很多当年他修胡同时的体会。

“我们说的“修旧如旧”或“修旧如故”,是按照古建修复的老工艺老做法,原工艺、原材料、原结构、原标准进行保护性修缮。对于老建筑,在施工中还应尊重建筑本身工艺,进行精细化修复。例如,明确砖墙的摆砌勾缝工艺,有干摆、丝缝、 淌白、糙砌等;女儿墙则有月白软心、各类砖雕、十字花墙、铜钱花墙等近20 余种样式;院门也根据院落等级及院门形制分“黑红净”“紫棕”“铁红”等配色,并穿插题写门心联,彰显家风家训。施工建造中,讲究对旧砖“打点”、使用“缝子活”以及减少“糙砌”等具体工艺细节,凸显了全街建筑“和而不同”的原有风格,恢复了原汁原味的老街味道。”

让一位政府官员变身古建专家,您说这得是对北京胡同有多深的爱啊!

图片

张志勇主席说到的这个极有文化寓意的门楼和门联,是东四四条85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

2



3

4

图片
图片

这是一座坐北朝南东西两路的三进宅院,原为广亮大门,后改为如意门形式,门楼上的砖雕图案非常精美,门板上的一副双勾线篆字对联,在东四胡同中也是极具特色。

图片

图片

东四四条85号院

图片
图片
图片

1

2



3

4

图片
图片
参考资料:
《东四 历史文化街区的记忆》 东四街道工委、东四街道办事处编
《胡同故事》东城区文联、东城区政协文史委 编著
《北京四合院》  贾珺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