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和汤为主治疗阳虚性乳腺增生等妇科疑难杂证确有良效

 Yang马 2023-02-24 发布于江苏

一位女性,30多岁,两侧乳腺增生,摸之有肿块,可移动,按压两侧乳房均有疼痛。病人两侧乳房不按压不痛,一按压就疼痛难受,经前及经期乳胀痛,很怕癌变,要求治疗。自诉吃过逍遥丸和乳癖消片,均无效。舌淡红苔薄白微腻,脉微沉细弦偏无力。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无效。

于是思考,查找书籍,最后用杨吉相老师的经验,15剂基本治愈。

那么,用的是什么处方呢?

没错,就是阳和汤。用阳和汤加三棱、莪术、香附、浙贝母。后来又猜想,治疗阳证痈疡的仙方活命饮的原文煎煮方法是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也就是直接用酒煎药。
那么寒凝引起的肿块用阳和汤的同时再加白酒煎煮是不是可以更快治愈呢?有待以后再验证。

阳和汤温阳补血,散寒通滞。治疗阴疽,以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舌淡苔白,脉沉迟细无力为辨证要点。

阳和汤出自清·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
原文是“阳和汤
治鹤膝风,贴骨疽,及一切阴疽。如治乳癖乳岩,加土贝五钱。
熟地一两 肉桂一钱,去皮,研粉 麻黄五分 鹿角胶三钱 白芥子二钱 姜炭五分 生甘草一钱

煎服。
马曰:此方治阴症,无出其右,用之得当,应手而愈。乳岩万不可用。阴虚有热及破溃日久者,不可沾唇。”

乳癖,现代医学一般认为就是乳腺增生证。原文除讲到阳和汤治疗乳癖,还讲到治疗一切阴疽,那么什么是阴疽呢?原文《外科证治全生集·阴疽论》指出贴骨疽, 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都属于阴疽。
原文《外科证治全生集·阴疽治法》解释“初起之形,阔大平塌,根盘散漫,不肿不痛,色不明亮,此疽中最险之症。倘误服寒凉,其色变如隔宿猪肝,毒攻内腑,神昏即死。夫色之不明而散漫者,乃气血两虚也;患之不痛而平塌者,毒痰凝结也。治之之法,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此三味虽酷暑,不可缺一也。腠理一开,寒凝一解,气血流行,毒亦随之消矣。”
即肿块皮色不变,疼痛无热,就是阴疽。辩为阴疽,属于阴寒证的,即可用阳和汤治疗。
由此推之,不仅是一些肌肉深部脓肿,淋巴结核,骨结核,慢性骨髓炎,体表无热肿块属于阴疽。
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结节的肿块都是皮色不变,按之疼痛无热,都是阴疽。还有一些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的腹痛病人也可诊断为阴疽,如果患者表现无热象,属于阴寒者,即可用阳和汤治疗。

如崔立兰、吴书晓用阳和汤治疗58例年龄为25~42岁乳腺增生证患者,痊愈48例,好转7例,无效3例。
组成:熟地15g、肉桂6g、麻黄6g、鹿角胶12g(烊化)、白芥子12g、姜炭6g 、生甘草6g。
肿块范围大质硬者加浙贝母10g、牡蛎30g、穿山甲15g;肿块刺痛明显,脉沉涩 ,舌质紫者加三棱15g、莪术15g、元胡20g;乳汁不行者加通草12g、王不留行15g ;气滞者加郁金15g、青皮12g、柴胡12g。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如杜某,女,37岁,1995年4月初诊。乳房有包块伴胀痛1年,每遇情绪波动或月经期胀痛加重 ,伴有月经不调,色黑,有血块,经B超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症。予西药治疗,疗效不显。诊见: 面色青黄,舌淡红,苔薄,脉沉弦。左右乳房分别有3cm×3.5cm和2.5cm×2cm大小肿块,表面光滑,触痛明显。诊断为乳癖,证属阴寒凝结,气滞血瘀。处方:熟地15g、肉桂6g、麻 黄6 g、炮姜6g、鹿角胶(烊化)2g、白芥子12g、穿山甲15g、浙贝母10g、牡蛎30g、 郁金 15g、青皮12g、王不留行15g、三棱15g、莪术15g、通草12g、生甘草6g。上方共服20余剂,肿块消失,月经恢复正常而愈。

梅本华治患者29岁,工人 , 2005年4月7日初诊。诉 1年前起左下腹隐痛,多次B超提示左卵巢囊肿,约 5.0cmx4.5cm。服用大黄蛰虫丸、桂枝茯苓丸等均不效。刻诊:面色不华,精神疲惫,左下腹隐痛时作,喜用热水袋熨敷,腰酸,形寒纳呆。月经周期大致正常,白带频仍如涕状。妇检:左侧附件区可及5 cmx4cm大小包块,质中、边界清晰,脉细,苔白,舌边青紫,证属阴寒凝滞,痰湿内阻。治宜温阳健脾,软坚散结。方药:熟地黄12g,鹿角胶10g,白芥子6g,肉桂5g,炮姜6g,麻黄3g,浙贝母10g,瓦楞子20g,青皮6g,陈皮6g,当归10g,谷麦芽 12g,鸡内金10g。5剂,水煎服。
4月14日复诊,诉虽然腹痛隐隐,但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纳增。久病必图缓功,坚持用此方治疗1个月后B超复查卵巢囊肿明显缩小。大小为3cmx2cm,效不更方,宗方续进50余剂,2005年6月1日复查左卵巢囊肿已消失。


现代应用
1.乳腺增生症
    熟地黄15g,肉桂、麻黄、生姜炭、甘草各6g,鹿角胶(烊)、白芥子各12g。肿块大、质硬者,加浙贝母、牡砺、穿山甲;肿块刺痛甚、舌质紫、脉沉涩者,加三棱、莪术、延胡索;乳汁不行者,加通草、王不留行;气滞者,加郁金、青皮、柴胡。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个疗程,结果:58例中,痊愈48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8%【崔立兰.阳和汤治疗乳腺增生症58例.中国民间疗法,1999,74):36
2.冻疮
王燕用阳和汤治疗冻疮93例,全部治愈。方药:熟地黄、花椒各20g,白芥子、鹿角胶、干姜、麻黄、川芍、蛇床子、羌活、白芷、防风各15g,肉桂12 g,胡椒30g,蜈蚣5条,附子6g。用砂锅煎煮20分钟,先熏后洗(或用纱布浸湿交替热敷),每次30分钟,每日2- 3次,21剂。欢迎关注行之医话微信公众号 溃烂处先清除坏死组织及脓液,用阳和解凝膏外敷。阳虚并用本方加减:熟地黄18g,白芥子、鹿角胶(烊化)、川芎各9g,干姜、麻黄、肉桂各6g,羌活、独活、防风各12g。水煎服,每日1剂【王燕.阳和汤治疗冻疮.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22(3):30】。
3.类风湿关节炎
    用生地黄、熟地黄各30g,仙茅、淫羊藿、当归、巴戟天、黄柏、知母、鹿角胶、白芥子各10g,肉桂3g,全蝎、甘草各5g,蜈蚣2条,黄芪15g,薏苡仁20g。寒湿甚去黄柏、知母、生地黄,加独活、土茯苓、防己、威灵仙;阴寒盛去黄柏、知母,加川乌、草乌;关节皮肤温度高去肉桂、熟地黄,重用生地黄、黄柏、知母,每日1剂,水煎服。30天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周。症状减轻后,用本方制成胶囊,每粒0. 3g,每次5粒,每日2-3次,口服。随访3. 5年,结果:45例中,治愈14例,显效23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卢立炳.二仙阳和汤治疗急性期后类风湿关节炎45.浙江中医杂志, 1999,34(12):525】。

本人在临床上效仿阳和汤或稍有增损,治疗妇科疑难杂证确有良效。下列治验举隅,供同道参考。
 
一、输卵管囊肿积水
 
例1 王某,女,32岁。1988年10月初诊。

两月前妇科体检,“B”超诊断右侧输卵管囊肿5×4cm2,左侧输卵管积水。自觉腰酸,腹胀不温,白带较多。曾服消炎药治疗未见效果。妇科内诊右附件触及囊性包块卵黄大,左附件增厚。诊其舌淡苔薄腻,脉沉缓。

此系肾虚不能蒸腾下焦津液,痰饮聚于胞脉遂成囊肿积水。

治宜温阳豁痰化饮。投以阳和汤加味。

药用:熟地20克,鹿角胶15克,肉桂5克,白芥子15克,麻黄5克,炮姜10克,王不留15克,败酱草20克,文术10克,桃仁、泽兰、坤草各15克,用药20余剂后“B”超复查双附件正常。
 
二、子宫肌瘤
 
例2 陈某,女,36岁。1989年1月初诊。

3月前妇科体检发现子宫肌瘤。“B”超检查子宫前壁可见2.5×2.3、1.9×1.8强回声。自诉月经量多,周期提前,四肢欠温,腰酸疼。曾服活血化瘀中药治疗两个月未见效果。诊其脉沉弦,舌淡紫,薄白苔。妇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Ⅰ°糜烂,宫体前位,超鸭卵大,结节感,活动良,两附件(-)。

此为癥瘕之疾多挟痰饮,痰瘀相搏,瘀结胞中。

治宜补肾软坚消癥。拟以阳和汤加减。

药用:熟地、鹿角胶各20克,肉桂5克,白芥子、淫羊藿、巴戟、文术各15克,海藻20克,山甲15克,王不留、夏枯草各20克,水蛭10克,桃仁、坤草各15克,治疗月余,肌瘤缩小,经期正常。经治3个月,“B”超复查,子宫附件未见异常。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
 

例3 郭某,女,33岁。1990年8月初诊。

患者进行性加重痛经已3年,经西医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建议其手术治疗,本人拒绝手术,要求服中药治疗。妇查:外阴经产型,阴道畅,壁粘膜无充血,宫颈Ⅱ°糜烂,子宫后位近鹅卵大,硬,活动不良,右宫角处可触及鸡卵大之包块与宫体粘连,压痛明显。欢迎关注行之医话微信公众号 自诉下腹凉感,腰疼,四肢欠温。舌淡紫无苔,脉沉弦。

证属肾虚血瘀痰凝证,离经之血与痰胶结,不通则痛。

治宜补肾祛痰化瘀。予以阳和汤加味。

药用:熟地、鹿角胶各20克,炮姜10克,肉桂、麻黄各5克,白芥子、蒲黄、五灵脂各15克,白花蛇舌草20克,巴戟15克,川断、牛膝各20克,文术、桃仁各15克,水蛭10克,坤草15克。治疗3个月,经妇查:子宫缩小至鸭卵大,右宫角包块亦不显,稍增厚。经痛亦轻,可正常上班工作。
 
四、多囊卵巢综合征
 
例4 邵某,女,26岁。1990年12月初诊。

婚后3年未孕,形体肥胖,闭经2年。经西医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曾用黄体酮和克罗米芬连续治疗半年,月经来潮。停药后月经停闭。而后再用克罗米芬月经仍不行。特来中医诊治。诊其脉沉滑,舌淡胖嫩,薄腻苔。

此乃肥胖之人多湿多痰。痰湿滞于冲任胞脉闭塞而致月经不行。

治宜温阳化痰祛瘀通经。用阳和汤加减。

药用:熟地20克,鹿角胶、白芥子、菟丝子、仙灵脾各15克,山楂20克,穿山 
甲、皂刺各15克,南星10克,文术、石菖蒲各15克,海藻20克,3剂后月经始行,调理2个月经周期已怀孕。
 
五、白带如注
 
例5 刘某,女,35岁。1991年2月初诊。

白带增多如注2年。西医曾诊治查滴虫(-),霉菌(+)但阴部无痒感,经治霉菌转阴。但白带仍多,神疲体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脉沉弱。妇查:外阴阴道正常,壁粘膜无充血白带多、色白如米泔状、宫颈稍肥大光滑。宫体前位常大、活动良、两附件未及。

中医属脾肾阳虚、痰湿内阻,带脉失约,任脉不固。

治宜温阳固摄化痰。投以阳和汤加味。

药用:熟地20克,鹿角胶15克,炮姜10克,肉桂、麻黄各5克,白芥子、补骨脂、芡实各15克,山药、龙牡各20克,甘草10克。6剂后精神转佳,白带亦少,续进6剂带下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