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弗里特用200万发炮弹猛轰志愿军为何输了,因为志愿军不是日军

 茂林之家 2023-02-24 发布于湖南

上甘岭战役,在美国被称为“金华战役”,曾是一场被范弗里特认为“赢定了”的战役。为何联合国军出动6万地面部队,坦克170辆,飞机3000余架次,在与志愿军43天的鏖战中,联合国军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射炮弹近200万余发,最后却换来了一个失败的结局。那么开战前,范弗里特凭什么自信地认为“赢定了”,又为何输掉了这场战役。

詹姆斯·奥尔沃德·范佛里特

范弗里特全名叫詹姆斯·奥尔沃德·范佛里特,是一位来自荷兰的移民。1915年范弗里特考入美国著名的军事学校——西点军校,毕业后授予中尉军衔。范佛里特这一届毕业时正值一战爆发,在他这一届毕业的全班164人中,后来有59人成为将军,包括埃森豪威尔和布莱德雷两位五星上将,因此也被称为将军班。

范弗里特作为一名优秀的战士和指挥员,毕业后的第二年参加了美国与墨西哥的边界战役,首次展示了出色的指挥能力。进入一战战场后,范弗里特在第六师服役,任第17机枪营营长,参加了默兹·阿尔贡攻势,不幸在战斗中负伤。伤势痊愈后,范弗里特先后在几所大学里任预备役军官训练团教官。

第二次世界爆发后,范佛里特在巴顿第四师里当团长,并参加了盟军的诺曼底登陆,他率部在一天内攻占了德军占领的犹他滩头,不久后范弗里特的威名传遍整个盟军。范弗里特作战勇猛、指挥出色,曾在一天时间内荣获3枚铜十字英勇勋章,后来又得到一枚英国勋章。

后来,范弗里特一路高升,被任命为希腊联合军事先头增援集团军司令,凭借着高超的指挥能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平定了希腊内部反政府的游击活动。他率领希腊军队,先后肃清了人数规模多达10余万的红色武装部队,一战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被誉为“山地战专家”。

文章图片1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全面爆发,在金日成的领导下,朝鲜人民军如同摧枯拉朽般击败李承晚军队,就在金日成即将统一全国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向朝鲜派出联合国军,以帮助李承晚打败北朝鲜。而范佛里特作为美国公认的山地战专家,也被派往朝鲜战场。

此时的范弗里特已经59岁,也快到退休的年纪,如果这次不能在朝鲜战场上再创辉煌,以后在军界、政界很难有他的立足之地,只有在朝鲜战场上再创佳绩,才不会留下遗憾,所以他表现得异常积极。

范弗里特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较量

上甘岭战役无疑是志愿军入朝以来打得最艰苦的一场仗,中美双方围绕着“五圣山”的这一重要据点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对于双方来讲,五圣山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战争打响前,彭德怀总司令曾对告诫所有人“谁丢了五圣山,谁就要为朝鲜的历史负责”。如果美军占领五圣山,相当于在志愿军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口子,五圣山后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根本无险可守,届时“联合国军”可以利用机械化的优势长驱直入攻打平壤,果真如此的话,志愿军将陷入腹背受敌的两难局面,无论如何五圣山是必须守住的。

1952年10月14日凌晨,联合国军借着朦胧的月色,集中10个营的炮兵营火力一起砸向志愿军的阵地。顷刻间无数火红的炮弹在夜空中呼啸而过,爆炸的火光照亮了整个夜空,在隆隆的炮响后,整个志愿军的阵地几乎全部被毁坏,许多战士被炮弹的冲击波震伤,口中、鼻中不停地流着鲜血。

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炮弹密度平均每秒高达6发,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高水平。面对联合国军的猛烈炮击,志愿军第十五军军长秦基伟接到敌人进攻的消息后,显得异常沉着冷静,先是分析敌人的目标和动向,然后再以合适的对策阻止敌人的进攻。

秦基伟认为,联合国军进攻的五圣山,地势陡峭、山头林立,不利于装甲战车的行进。而在志愿军防守的西方山,地势开阔、易攻难守。断定这是范里利特的阴谋,目的是以佯攻的方式将志愿军的主力吸引到五圣山南麓的上甘岭,趁其不备主攻西方山。

范弗里特不愧是一个老狐狸,如果志愿军将领换成他人早上当了,可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此时,秦基伟在指挥室里抽着烟,来回踱步。他不敢确信自己的判断是否百分百准确无误,万一范弗里特用的是暗度陈仓的意图呢。为了摸清范弗里特的真实意图,秦基伟下令侦查部门必须迅速搞清敌人的具体人数、火力和敌人的主力在哪里。

文章图片2

面对联合国军的突袭,秦基伟和往常一样,也同样被看成一次常规战斗,并没有着急请求调兵支援。相比志愿军的“平常心”,美军指挥部里的范弗里特和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却对这场战役格外重视。这将关系着朝鲜战场局势是否能扭转,以及参加总统竞选的埃森豪威尔将军,能否在后续的总统竞选中取得更多政治筹码。

为了赢得总统竞选,竞选前埃森豪威尔放出风“如果我赢得了这次竞选,将尽快结束这场已经持续了三年的朝鲜战争”。

为了扭转被动局面,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与范弗里特一起制定了一个“摊牌计划”。主要内容是用凶猛的火力打击志愿军的阵地,范佛里特计划每天对志愿军地阵实施250轮到280轮的炮击,摧毁志愿军阵地后,派出地面部队将其占领。

如果志愿军正面阵地一旦被敌人占领,则联合国军将以鸟瞰之势俯视志愿军阵地,压缩志愿军战斗空间。至于这场战斗的伤亡统计,范弗里特乐观的预计“以伤亡200人的代价,5天内结束战斗”。

范弗里特是美军中“大炮理论”的代表性人物,每逢作战前先以密集的火炮轰炸敌人的阵地,然后再以步兵占领阵地。凡是能用大炮解决的问题,就不会再考虑其他的战斗方式。只要范弗里特指挥作战,每次炮弹准备至少10万枚以上。为配合克拉克的摊牌计划,一举拿下上甘岭地区范弗里特更是下了血本。

此时,范弗里特正在指挥部洋洋得意地喝着咖啡,聆听着前线的战报。他坚信以五倍火力的优势做到最大程度的覆盖,足以击垮志愿军的意志。他对自己制定的作战计划信心满满,认为拿下五圣山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没有什么值得顾虑的。

炮击志愿军阵地一个小时后,范弗里特命令步兵发起冲锋。见联合国军冲上来后,志愿军各个班倾巢而出,范弗里特发现志愿军跑出防御工事后,立马下令炮击志愿军,如此一顿操作让志愿军伤亡惨重。后来志愿军改变策略,每次每个班只出来三个人,其他人在留在坑道里随时当替补。

在联合国军凶猛的攻势下,缺少重武器装备的志愿军损失惨重。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志愿军丢掉了一半的阵地,为了夺回失去的阵地,志愿军晚上组织反攻,夺回白天丢掉的阵地。

文章图片3

随着战况的愈加激烈,经常在一天内出现阵地反复异手的局面。在这样复失和失而易得之中,双方都在大量减员。一周后,志愿军伤亡过半,再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攻,而联合国军的伤亡人数更是达到了志愿军的两倍以上。

在惨烈地反击战中,志愿军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他们不畏生死、奋勇杀敌。为了炸掉敌人暗堡的中重火力,英雄“龙世昌”挺身而出,在敌人不间断的火力下,他拿着爆破筒,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靠近敌人暗堡的地方,将引燃的爆破筒扔进暗堡,结果却被扔了出来,眼看爆破筒快要爆炸,龙世昌抱起爆破筒捅入暗堡,为了防止敌人再扔出来,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堵住暗堡洞口。伴随着一声“嘭”的爆炸声,敌人的暗堡被炸塌,而龙世昌的身体也被炸成碎块。英雄的血是不会白流的,所有的中国人都会记住这位民族英雄。

在这些英雄里,除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龙世昌外,还有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孙占元、用身体堵敌人枪口的黄继光等,这些舍弃生命为祖国赢取和平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缅怀。

此时,联合国军已经累计投入17个营,伤亡人数更是达到了七千多人。秦基伟认为,敌人付出如此巨大伤亡后,应该是马上要撤了,为了将敌人死死摁在阵地上,命令四十五师师长崔健抓紧时间组织反攻。

令秦基伟没有想到的是,敌人非但没有撤退,而是更加频繁的轰炸和进攻志愿军的阵地。在战争的高压下,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了。

为了躲避敌人的炮火,秦基伟命令所有人转入坑道内作战,以防守的姿态争取增援和物资补给,等到时机合适时在进行反攻。

此时,联合国军已经占领了上甘岭地区全部表面阵地,但是由于坑道里还有相当数量的志愿军,联合国军在表面阵地上是无法坐稳的,志愿军总是在晚上利用朦胧的月色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

范佛里特看到志愿军退入坑道后,这位“大炮将军”陷入了一阵狂喜当中。他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向在场的所有人表示“我们赢定了”。范弗利特之所以如此乐观,是因为他打过类似的仗,积累了一套非常成功的经验。

在二战太平洋战争后期,日军的败局已成定局。但是不甘心失败的日军,还在坚守着几座孤岛,幻想着依靠岛屿的自然条件拖延美国对本土的进攻。在这几个小岛里,硫磺岛成了日本外海的防御中心。如果美军能一举拿下硫磺岛,航母便能长驱直入到日本的外围海域,派出轰炸机对日本本土投掷炸弹。

硫磺岛是一座死火山,岛上指挥官栗林忠道将整个硫磺岛掏空,建设了武器弹药储藏室和遍布全岛的暗堡、藏兵洞,大的暗堡甚至可以容纳300到400人。

文章图片4

美军在进攻硫磺岛之初,先用军舰上的巨炮对整座岛屿整整轰炸了三天,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落弹1200吨。等美军登陆后,日军趁机杀出,给美军带来了巨大的伤亡。

为了消灭深藏地道的日军,美军先是用火焰喷射器焚烧能够找到日军的地道口,再用大量的水泥和混凝土将所有的地道口统统堵住。等日军弹尽粮绝投降的时候,两万精兵只剩下了1083人,美军也付出了6821人阵亡、21865人负伤的惨重代价。

美军取得硫磺岛胜利后,让美军将领莫名产生了一种错觉,只要是地道战,就是日军那种简单的地下要塞。只要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可以照搬以往的经验。之所以这样,看到志愿军进入地道后,范佛里特才会显得如此兴奋。

实际上,从第三次、第四次战役后,面对敌人火炮巨大杀伤力的威胁,志愿军早已加强了地道的修建。先是修建一些外宽内窄的猫耳洞,随后将所有的猫耳洞打通,进行规模化改造,修建出一条如长城般的结构化掩体,在保护自身的同时,还能出其不意打击敌人。

要知道,中国人才是地道战的老祖宗,志愿军在设计地道的时候,不仅要考虑防御性,还要兼顾其他各方面的因素。修建后的地道四通八达,每个节点彼此互有联系,即使敌人堵住一个洞口,空气也可以从其他洞口流通,在偌大的山上,即使敌人再有能耐也不可能堵住所有的洞口。

在一些地域,志愿军把通道口修在山体的反斜面上,即使敌人射程再远的远程火炮,也很难攻击到山北面的志愿军,就是用迫击炮,也会被反斜面上的岩石阻挡。这样,志愿军便可以在山后方调配兵力和物资。

范弗里特为了消灭坑道里的志愿军,甚至不惜违背《日内日瓦公约》,公然使用毒气、火焰发射器等违背人伦的武器。在恶化的作战条件下,志愿军不仅要忍受着难闻的有毒气体,还要忍受火焰发射器造成的高温与炙烤。

在高温、爆炸弥漫的坑道内,很少有人能够毫发无伤的走出坑道。此时,有的坑道出口被联合国军封锁,没过几天坑道内的水源断绝,而向坑道补给的物资最远不超过1000米,仅仅1000米的距离却成了志愿军难以跨越的“天堑”。常常是送上一壶水,就要搭上几条年轻的生命。

文章图片5

范佛里特凭借着火力的优势,对上甘岭地区进行持续不断的轰炸,整个山头都被削低两米。虽然志愿军在坑道里不会被炸伤,但是却被地动山摇的爆炸弄得站不稳,有不少战士被经久不息的炮声震得失去了听力。

由于美军封锁了一些出口,坑道里水资源极其缺乏。没有水的时候,想吃一口干粮都无法下咽,甚至坚硬的压缩饼干都能把舌头割开一个口子。

为了能够喝上一口水,战士们只能喝“光荣茶”,这不是普通的茶,而是尿,有人尿也有抓到的老鼠尿。可是,再这样的环境下,人还能剩多少尿,老鼠自然成了坑道里难得一见的“宝贝”,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有不少战士饿死、渴死在坑道内。

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志愿军从未退缩,依然坚守在这个弥漫着硝烟味、屎尿味、血腥味的坑道里,所有的人都在等待着反攻的那一时刻。

联合国军已经将表面阵地轰炸了几十遍,每次发起冲锋依然会遭到志愿军顽强的反击。随着联合国军占领表面阵地的时间推移,范弗里特开始担忧起来,担心隐藏在坑道里的志愿军,可能在酝酿大规模的反攻。

事实证明,范弗里特的担忧是对的,现在秦基伟军长正在计划着反攻。为了摸清敌人的虚实,秦基伟从俘虏口中得知联合国军伤亡人数都在半数以上。秦基伟探明情报后,估算美军1.8万人、韩军1.2万人,现在能够战斗的联合国军只有1万人左右。

片刻后,秦基伟对周围的人说“咱们反攻的时候到了,虽然我们的装备不如敌人,但是我们有人数上的优势”。

10月30日,秦基伟下令调集133门重火炮,所有的炮弹也拢到一起,随着一声“开炮”,志愿军吹响了反攻的号角。

顿时,联合国军阵地火光连连、硝烟弥漫。让范弗里特没想到的是,这次志愿军的炮击未如往常一样,炸一两个小时就停,而是连续不断地持续了近四个小时,原因只有一个“弹药充足”。

秦基伟站在阵地的前沿,悠悠的说道“论挨炸,你们可没有我们的经验呢?”一时间联合国军在炮火下伤亡惨重。

等到晚上十点时,志愿军又调来24门喀秋莎火箭炮,24门火箭炮齐射发出一种动听的管风琴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压制住敌人的火力。

据统计,在整个上甘岭战役中,联合国两万多人的伤亡中,有70%的人死于志愿军的炮火之下。一向以飞机大炮为倚重的联合国军,如今也尝到了被重火力轰炸的滋味。

在后续的反攻战斗中,志愿军不断调兵遣将、补给物资,收复一个又一个阵地。11月25日,联合国军撤退,志愿军全面收复上甘岭阵地。

秦基伟所带领的十五军,不仅打出了国威,十五军也从二等部队荣升为一等部队,从此秦基伟将军的威名响彻海内外。

反观范弗里特,输掉上甘岭战役后,内心显得十分沮丧,而“范弗里特弹药量”从此成了一个笑话,美国也有不少人指责他滥用弹药,浪费纳税人的钱。之后范弗利特还妄想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却被总司令克拉克拒绝,甚至两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不久范弗利特回国,翌年满60岁的他正式退休,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从此结束了漫长而又充满遗憾的军事生涯。

战后,曾有人对中国将领和美国将领作了一番对比,那就是中国将领更加灵活,美国将领更加喜欢总结,将经验升华到战术的层面。殊不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场局势往往是瞬息万变的,高手与高手过招凭的是实力,想要取得战争的胜利,还是需要由强大的智慧。以前是如此,未来亦是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