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非硕士到底值不值得读?想说几句真心话

 毛毛虫_Claire 2023-02-24 发布于宁夏

图文编辑:毛毛虫Claire

定时推文:小助理

这两天考研的小伙伴们都陆续出分了吧?

你们考的怎么样?

每年考研出分时,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最让人头疼的可能是:分数刚过目标院校的历年线,面临调剂。

调剂的话,可能只能调剂去一个不如本科院校的双非。

那么双非院校到底值不值得去读呢?

可你说不去读吧,学历又越来越卷,工作岗位招聘的门槛越来越高。

每年录取人数80-90万人中,除去推免与不占用读研名额的部分专项计划招生,双非读研所占比例更大。

我们平时把更多关注给了重点大学,985、211,其实这类大学加起来也就100多所,就算加上一些双非的名校,也不会超过本科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

存在即合理,但仍然有人心理犯嘀咕,双非值得读吗?

值不值,无非是从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来看。

今天我就给大家分析一波,读个双非硕士你需要付出的成本和获得的收益有哪些。

成本

时间成本

如果你不读博,毕业后直接找工作。其实真正能在学校踏踏实实学习的时间是很少的。

以3年制的研究生为例:

研一基本是在学习专业课,夯实基础,阅读文献以及完成课程作业;

到了研二下学期,课程比较少,更多的时间是在实验室做实验或者去实习。

研三主要就是忙着毕业相关事宜,比如写毕业论文、春招秋招找工作等等。

所以,如果你不想在学术领域深造,那么读研的时候会有很大一片空白时间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点。

金钱成本

先来盘一盘读研到底需要多少钱。

国内的正常双非院校学费不会太贵(除了一些mba之类的哈,这里不做讨论)。

一般来说都在1W以内,国家每年会给一笔助学金,这是每个研究生都有的,一般6K左右,分十个月发放。

很多院校都存在奖学金覆盖制度,有新生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有的院校甚至能做到百分百覆盖的程度。

我家里有个妹妹就在一所双非读研,她在读研期间经济可以完全独立。

研究生3年,即使拿不到国奖,参加一些学校设置的助管、助研、助教等勤工俭学,也能拿到一些岗位津贴,吃饭生活不愁。

有的同学研二就出去实习,甚至读研还能攒下一点钱。

所以担心读研的金钱投入,也别害怕,基本不用担心经济问题。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也就是你为了读研,放弃的其他就业机会可能拿到的收益。

这个就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定夺了。

我经常会刷到一些小朋友这样的问题:考上一个双非院校,但同时公务员考试也上岸了,选择哪个更好?

我这里得说两句实话,不是公吹,也不是打击双非院校,如果你本科毕业就有一份待遇、环境、发展前景也不错的offer,读个双非院校真的不是什么必需品。

目前学历内卷程度太严重,好工作是一位难求,未来的发展谁也搞不清,读了双非硕士以后毕业出来仍然需要面对工作难找的现状。

如果你放弃的这个工作机会成本很大,那么这个双非硕就不值得读。

但是相反地,如果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或者说目前的能力也找不到好工作,那么提升学历永远不会错。

收益

个人成长

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与本科学习相比,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的都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与研究水平。

所以,即使是双非院校毕业的学生,在读研时,科研与实践的能力都会得到训练,在更高水平导师的指导下,都会进一步开拓眼界,积累人脉。

大家还可以合理利用读研时间来参与实习积累经验,同时也可以通过考证来提升自己。

只要充分利用时间,最后的结果就一定不会差。

读硕士是为了让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讲,双非研究生是值得去读的。

达到一些岗位隐性要求

很多公司硕士毕业和本科毕业的起薪以及绩效计算方式不同,并且在升职过程中,会有学历门槛,也有很多公司在招聘时明确要求至少硕士学历,或者'研究生优先录用’,没有研究生学历,简历关无法通过。

也就是说,有一份研究生的文凭,哪怕是双非院校的研究生文凭,在就业市场上一般也会比本科文凭更吃香更受认可。

哪怕是体制内,双非应届本科和双非应届硕士的待遇也会不同,职业前景也是后者更香一点。

所以,值不值得读,还得综合自己的条件来说。

如果你仍然纠结,不妨来看看自己是否是以下两种情况。

对于这两种情况来说,双非硕的性价比很高。

1. 在职考研的打工人

有些人在本科毕业之后就选择了工作,但是在工作几年之后发现,学历是一个很好的敲门砖。

所以工作了之后又想考取研究生来提高自己的学历,为之后找工作跳槽提供方便。

可以选择读取一个普通本科的研究生,首先相对来说比起985、211院校好考一些,竞争压力小一些。对于平时上班,只能抽空晚上和周末复习的打工人可以说很合适了。

2. 只想要个研究生学历的同学

这些同学一般是对自己的未来还没有清晰的规划,不想去上班,太早的进入社会。

所以想报考一个研究生来逃避找工作的现实,想要再通过3年学习的时间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寻求正确的人生方向。

这样的同学在选择院校的时候,为了提高上岸的几率,可以选择报考普通本科的研究生。

有人可能会说,啊,毛毛姐,你又不是毕业于双非院校的,你的发言不具有代表性。那就来看看过来人怎么说吧:

- @YuriMac白熊良

恰巧我身边很多双非研究生,我来给你安慰安慰。

有价值,价值不如985/211,但依然高于本科。

研究生拿到的资源也远高于本科生,包括学校和导师资源,举两个例子:

我本科(双非)室友本校读研,在北大的工学院联合培养一年,跟着大牛躺发论文,毕业简历也很漂亮,真香。

我另一个室友调剂到北京某普本学校,凭借导师人脉进入一个211起步的企业实习,毕业可直接留下,能解决北京户口,也挺好。

我身边有考了近400分录取的,有很多同学来自二本,也有985调剂过来的,并且很多985也会调剂到双非去读书。

你换个好学校也可能会上岸,但考研嘛,很多时候考得好不如报的好,要知足常乐。

- @木语

个人觉得导师比学校重要,985照样有划水老师,双非也有院士团队。

如果是双非又遇到一个水货导师那读下来就比较艰难,只能用毕业证安慰一下自己了。

好的课题组文章随便发,后面读博出国申请学校也很看文章的;

没有文章的组,都愁着毕业呢,都没空畅想未来。

值不值得读主要取决于自己当下的需求。

大家要记住一件事,研究生就是一个门槛,不管什么双非还是985,颓废的度过三年,你得到的只有一张文凭。

- @我是真的唱不动了

不请自来,本科211,一志愿没考上,结果调剂去一本院校。

本科毕业那会对以后的规划就是读博之后去高校,当时选择调剂一方面是因为实在不想二战,对自己的应试能力不看好;另一方面是调剂院校的专业排名靠前,想着从专业内做跳板去更好的博士院校(想多了)。

直接说结果吧,虽然考博的时候四处碰壁,非常艰难但还是去了心仪的c9院校(硕士成果还可以)。

但是从身边找工作的同学来看,我觉得同一个专业内,所谓211985和普通院校的专业能力导致到薪资上差距没有想的那么大。

但是!但是,但是更好的平台会吸引更多跨领域的企业来招聘。

- @元宝

硕双非,现在一个央企做设计类工作。

工作这么多年,跟很多985、211的学霸共事过,没有觉得发展很受限。

说到底,硕士毕业只是你的一块敲门砖,双非硕士只是决定了你可能去不了最一流的大厂,但是并不能决定你一辈子的人生。

全国能去985的又有多少,难道除了985、211,其他的就没有出路了。

路从来就是人自己走出来的。

去不了华为,鹅厂,我还可以去别的二线的国企,央企,去不了一流的公司我可以先去二流的。刚毕业只是一个平台,以后还是靠自己的努力。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给大家两个建议:

➊ 现在考研很卷,一年比一年难,我们无法准确的预判未来,只能尽力做好当下认为最正确的决定。

因为无论做什么决定都会有后悔的地方,但是年轻,选错了及时改正就好。

➋ 永远不要妄自菲薄,要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