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秘的第57个民族,守卫边疆600余年,身份证和我们有很大不同

 喵妹畅谈 2023-02-24 发布于广西

从小我们就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还有一首经典爱国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从歌词之中,大家普遍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除了汉族,其余都是少数民族。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还有一个民族不在56个民族之中,至今连他们的身份证信息也与我们不同,它就是被称为第57个民族的穿青人。

据悉,这个民族的人早期不叫穿青人,他们没有自称的专名,不同地方的人叫法也不同,有些地区称他们为“大脚汉人”,有些就叫 “当里民的汉人”,还有叫“白汉人”“里民子”“土人”等等的称呼。从这些叫法来看,他们是不同寻常的汉族人。

至于穿青人是不是汉人,根据专家们的研究分析得出:穿青人并非汉族人,而是单独的一个少数民族,有些少数民族对穿青人的“汉人”称呼是翻译差异问题,原意是指穿青人的汉化程度。

穿青人人口数量大约在七八十万,相较于其他少数民族来说也并不少,主要生活在贵州和广西相接地区。对于穿青人的族源历史,专家们分有主要的三种说法:土著说、分支说和混合群体说。

第一种说法认为是贵州的原生民族。他们的服饰主要以尚青色为主,说的是当地方言。主要生活在贵州西北地区。

第二种说法是明初时汉人军队镇守边疆,有部分士兵和当地人通婚后形成一种新的民族,其组成的家族把汉人的习俗和当地人的习俗一并传承下来,也就成了其他少数民族认为的不同寻常的“汉人”——穿青人,但还是属于少数民族。

第三种说法是此地就存在有三个民族,分别是汉族移民、接受过汉文化熏陶的少数民族、只保留本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然而穿青人就是前两者通过婚姻关系结合的,他们即是汉族也是少数民族。

从明初,这支镇守边疆的军队就在此地落地生根了,和当地人生活融洽,他们的子孙接过父辈们的遗愿,继续为国家镇守边疆,直到明朝灭亡,选择解甲归田。

距今六百多年过去了,朝代一换再换,能延续下来的还是穿青人的香火。就算现今穿青人的身份证上族名还没有确定,仍然写着:穿青人。这也跟我们的身份证有很大不同。不过,我们也非常欢迎这第57个民族,大家都是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