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重要的六个“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

 臧叔叔 2023-02-24 发布于河北

文言虚词是指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在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文言虚词可以做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

第一类: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

第二类: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

第三类: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

第四类: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焉”。

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而、其、以、于、为”,下面就详细讲解这六个重要的文言虚词。

助记口诀: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一、 代词

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多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相当于“他/她/它们”、“这” 等。

例:

l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指曹刿。)——《曹刿论战》

l 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曹刿论战》

l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知识,指学过的知识)——《论语》

l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指代前面的“骨头”)——《狼》

l 渔人甚异之。(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桃花源记》

l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指代千里马)——《马说》

l 属予作文以记之。(指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阳楼记》

二、 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格式:定语+之+中心语)

例:

l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l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l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l 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2、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格式:主语+之+谓语)

例:

l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l 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l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l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l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l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3、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格式:宾语+之+谓语)

例:

l 何陋之有?——《陋室铭》

l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4、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例:

l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l 马之千里者。——《马说》

5、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

例:

l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l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l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l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l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三、 动词

可译为“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

例:

l 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l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l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助记口诀: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

一、主要作连词用,一般表示以下关系。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

l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l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l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l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l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

2、承接关系:这种关系一般表示“而”前后的分句或词语有动作的先后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例:

l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邹忌讽齐王纳谏》

l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l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l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l 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3、转折关系:可连接分句也可连接词语,可译作“但是”、“然而”、“可是”、“却”。

例:

l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l 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l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l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l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例:

l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l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5、修饰关系:“而”前后的词语构成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而”表示时间、情态、方式、方向等,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例:

l 默而识之。(“默”表示“识”的方式)——《论语》

l 朝而往,暮而归。(“朝”、“暮”分别是“往”、“归”的时间状语)——《醉翁亭记》

l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l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l 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二、跟其它词构成复音虚词。有以下几种情形。

1、“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

l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2、“而后”,相当于“然后”。

例:

l 假诸人而后见也。——《送东阳马生序》

l 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既而”、“已而”,相当于“不久”、“一会儿”。

例:

l 既而儿醒。——《口技》

l 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

4、“而或”,相当于“有时”。

例:

l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助记口诀: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那”来近指“这”,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例:

l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l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l 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

l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

l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l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3、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

l 其一犬坐于前。——《狼》

l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例:

l 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愚公移山》

l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 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马说》

三、连词

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例:

l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助记口诀:

“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

l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l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l 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l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例:

l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l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l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

l 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例:

l 屠惧,投以骨。——《狼》

l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例:

l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l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l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l 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l 家贫无从致书一观。——《送东阳马生序》

l 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例:

l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l 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者不译。

例:

l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作动词,可译为“认为”。

例:

l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四、特殊用法,同“已”,已经。

例:

l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助记口诀: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介词,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例:

l 其一犬坐于前。——《狼》

l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l 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

l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图片王纳谏》

l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l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例:

l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l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l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l 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l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孟子》

3、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译作“比”、“胜过”。

例:

l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l 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者说》

l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4、表原因

例:

l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5、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译为“被”。

例:

l 受制于人。

一、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作“向”、“对”等。

例:

l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l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译为“替”、“给”等。

例:

l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

3、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译作“因为”、“为了”。

例:

l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4、表示被动,译作“被”。

例:

l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动词

1、表示“当作”、“作为”

例:

l 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2、表示“成为”

例:

l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记》

3、表示“是”

例:

l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4、表示“担任”、“做”

例:

l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周亚夫军细柳》

(本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