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抗癌日记80: 癌症史人群有这3种思想很致命

 我的抗癌日记 2023-02-24 发布于云南

“入圈”的这两年,认识了很多很多同道中人,见过乐观积极的,也见过整日以泪洗面的,见过完全不当一回事儿的,也见过喝水都担心塞牙的。

而从不好的结果来看,我认为最危险的错误思想常见的有这三种:

01
PART ONE

一、人年轻没事儿

或许因为我是一个90后的原因,我认识的病友也大多都是年轻人,不管是00后还是60后,作为社会生活里最活跃的群体,大家对自己的定义都相当清晰——我们还年轻。

在大家的传统观念里,癌症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尽管根据各类医学数据统计每年都在说癌症越来越年轻化,大家依然认为,年轻化不代表死亡率高。年轻人哪怕得了癌症,也不至于威胁生命。

于是,很多人即使得过了癌症也不会去在意,认为治疗结束就没事儿了,自己身体一向挺好,一定没啥问题,依旧该干嘛就干嘛,从没想过死亡会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

遗憾的是,我的抗癌路上最先离开的两个病友,都是95后。这让我深刻的意识到,癌症不会管你是谁,年轻还是年长,曾经身体怎么样,现在感受如何,从与它遭遇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被一视同仁。

我们必须小心对待,不能因为年轻就心存侥幸。

02
PART ONE

二、早期没关系

2021年夏天,全职在家养病的我每天会花大量的时间充当病友们的“陪聊”。刚认识我的朋友大多开场就会问:你是几期?

讲真的,那个时候虽然我已经结疗了,但还是懵懵懂懂的,也从来没有问过医生我是多少期。所以我总是回答我不知道。每当这个时候,病友们就会说:恢复得这么好,肯定是早期吧!,早期一般术后就没事儿了,不必担心。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我身边那一群“放飞自我”的“早期”病友复发转移的不在少数。归根结底,他们是真的低估了癌症治疗后所存在的隐患,真的认为早期就没事儿。

我不是不鼓励大家回归正常生活,不是要提醒大家始终记得自己是一个癌症病人,而是希望大家不要走偏。

我想,所谓的正常生活,应该是规律的作息,是健康的饮食习惯,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很多对于健康人群都存在危害和隐患的生活方式,还是尽量不参与吧!

癌症史不是一个想忽略就可以忽略的存在,即使是早期。

03
PART ONE

三、晚期了放弃吧

同样致命的错误思想,除了上面这两种盲目自信的外,还有一种是盲目的悲观主义者。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是,一旦被医院诊断为晚期后,便认为自己马上就要死了,丧失了全部求生欲。

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上关于癌症的“传说”太多太多,“晚期=时间不多了”更是大众的普遍认知,甚至很多医生也会“大胆”地帮病人推测“你大概还有多少时间”,这无疑让晚期患者丧失了最后一点生存下去的幻想。

因此,很多晚期患者要么直接放弃治疗,要么即使坚持治疗也丝毫不抱希望。

但我个人始终认为,所谓的分期只是你去治疗时癌症发展的阶段,并不意味着这是未来病情的走向。我见过的晚期治疗后现在依然好好的患者,最长时间的已经十几年了。

所以,我们不要把分期作为判断自己还能活多久,以后应该怎么去活的依据,也不要因为这些所谓的分期,左右自己的思维和行动。

04
PART ONE

活着的时候,珍惜当下的生活,不去冒险和试探,即使有一天真的不好了,也不必悲伤,不留遗憾,不去抱怨就挺好。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一直刻意不去关心自己是几期,一方面是逃避,一方面是不希望自己被那所谓的分期束缚。

后来被大家问多了,我终究是没忍住去翻出了自己的检查记录,终于在一张出院总结上看到了“T3”的字样,按照狭隘的理解,也差不多中期了吧!

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要想活着又不好好活,天天以泪洗面,也不要不想死又天天作结果把自己作死了。生活是自己的,生命也是自己的,想活着时,就好好活着,若是真不想活了,就坦然离开。

只有这样的选择,才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和悔恨,才值得每一个人尊重。


我踏浪而来,必破浪前行:

当见惯了大风大浪的90后得了癌症(一)

当见惯了大风大浪的90后得了癌症(二)

我的抗癌日记70:一个90后癌症患者的两年

不知道未来有多远,可以确定的是,一直写下去

感恩你的每一次肯定:打赏、点👍、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