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园诗刍议

 平仄五笔 2023-02-24 发布于山西
甲班 高巨海

如果说,诗歌是文学艺术的皇冠,那么,田园诗就是镶嵌在皇冠上的明珠。田园诗是指以田园生活为歌咏对象的诗歌,多以山村自然风光和农、林、牧、樵、渔、猎等劳动生活为题材,由于它语言自然流畅,风格淡雅质朴,意境隽永超拔,给人清新恬美的感觉,因而它从一产生就卓尔不群,深受喜爱。本文试就田园诗的产生和发展,古今田园诗的异、同谈一些意见,或可窥豹一斑。

一.田园诗的产生和发展

文学艺术源于社会实践。当我们的祖先逐渐由巡游狩猎学会刀耕火种聚族而居后,最早的田园诗便萌芽了。这就是反映4000多年前尧民原生态生活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另一首《蜡辞》则表现了古人祈求平安的愿望:“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2000多年前的《诗经》更有许多诗歌反映黎民百姓的田园劳动和生活场景。如《豳风·七月》,描写了周代农民一年四季的辛苦劳作,《魏风·伐檀》描写了一群伐木造车者的不易。但这些诗还没有把田园生活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只是将其作为比兴之媒介或比德之标准,其主旨是为了引出后面表达对生活的忧虑和对当时沉重税负、徭役的不满,对不劳而获者的谴责,因而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田园诗。

真正意义上的田园诗产生于魏晋六朝。那时干戈纷争,政治紊乱,走马灯似的王朝更迭和搏杀,朝不保夕的恐怖和哀痛,使得许多文人志士小官大贾,不得不离开动荡的政治中心以全身远祸,不得不藏匿迹于田野林泉以修身养性,逸隐之风一时大盛。东晋陶渊明自幼聪颖,长大后步入仕途,数十年的起落沉浮,使他看透也已厌倦了腐败虚诈的宦海生涯,最末一次出任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挂冠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从此也产生了第一个以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为主题创作的田园诗人,并在以后的传承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新流派——田园诗派。陶渊明则成为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是他的《归园田居·一》,描绘的是一幅有声有色、栩栩如生的乡村生活画。他的《归园田居·三》则是自己躬耕生活的写照:“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把细腻的笔触投向偏村野田,描绘出一幅幅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画卷,借以表达对纷乱世事的不满,对宁安生活的向往。他“性本爱丘山”,一旦脱离官场樊笼,便如鸟入深山,鱼入深渊,天人合一,物我恰融,怡然自得。他的田园诗是他人格精神的外化,轻摹肖重写意,追求内心之趣,语言自然, 风格恬淡,意境悠远。他在玄学盛行、门阀森严的时代,在绮语浮词、铺锦列锈的文坛,在谈玄悟禅、模山范水的诗苑,别开蹊径,独树一帜,显得尤为可贵。

陶渊明的田园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盛唐的到来、唐诗的鼎盛,田园诗也出现了新的繁荣。孟浩然与王维等继承了陶渊明田园诗的成就,发展并形成了一个有较多诗人跻身的田园诗派,包括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韦应物、柳宗元等,田园诗的创作和成就也攀上了新的高峰。宋代以后,田园诗虽也有一些佳作,范成大、杨万里等诗人的田园诗也各有千秋,但盛况不再已是不争。

21世纪以来,随着古典诗词的复兴,新的田园诗在中国诗坛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新风,涌现出一大批新的田园诗人,创作出一大批新的田园作品。这些新田园诗不仅传承了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等历代大家的诗脉诗风,还创新了田园诗的新观念、新视角、新语言、新手法,实现了田园诗的推陈出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古今田园诗相同或相似的四个方面

我国田园诗一脉相传,因而必然有其相同或相似的特质。纵观古今田园诗,相同或相似的方面有以下四点。

(一)描写田园风光之美

这类诗主要以白描的手法,用简练朴素的文字,描摹出一幅幅恬淡自然的田园旖旎画图。如《春晓》(唐朝·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山居秋暝》(唐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田家》(宋朝·郑獬):“数亩低田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阴拂暑风光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我的诗词集《乐山乐水乐人生》有一组《农家乐》,其中的《鹧鸪天·小山村》写到:“柏路蜿蜒石径斜,小桥流水树栖鸦。雏鸡啄米嬉新院,归燕衔泥觅旧家。风绿柳,雨红花。兔羊山脚啃青芽。铁牛欢吼黄鹂啭,溪畔肥鹅醉晚霞。”《村晚》写到:“荷塘落日映斜晖,蒲叶轻摇暑气微。牛马还屯鸦乱噪,鸡豚归栅燕迂飞。慢翁急媪情长洽,黠妹憨哥意又违。月上江亭帆影动,清风涌浪蟹虾肥。”

(二)描写田园生活之趣

这类诗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景语涵情语,情语蕴机理,将情、景、理巧妙地揉和在一起,描绘出一幅幅闲适安恬的田园生活画卷。如《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过故人庄》(唐朝·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积雨辋川庄作》(唐朝·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四时田园杂兴》(宋朝·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清平乐·村居》(宋朝·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我的《蝶恋花·桃林春色》写到:“丽日和风新叶小。紫燕衔泥,溪映鸳鸯倒。蝶舞蜂飞争窈窕,桃林处处游人笑。相约踏青蹊径绕。曲榭回廊,水上横舟棹。阿妹拈花情话悄:粉红莹白谁嫣好?”《鹧鸪天·滹沱人家》写到:“岚影湖光溪水潺,依稀屯落绕山盘。短篱长径炊烟直,疏雨斜阳虹彩弯。翁起网,媪收船。鱼虾乱跳满舱鲜。晚圩熙攘人嘈杂,月上林梢看笑颜。”《上巳节踏春拾韵》写到:“丽日当空陌上青,春风扑面踏歌行。嫣红姹紫招蜂蝶,騃女痴男惹燕莺。几处翠冈黇鹿影,一湾碧水鹧鸪声。山村烟少闲鸡犬,沃野人稠忙备耕。”

(三)描写躬耕田亩之辛

这类诗以悲悯的情怀,凝重的笔调,反映乡居村民的辛勤劳作和艰苦生活,描绘出一幅幅“面朝黄土背朝天”、 令人感叹的躬耕画面。如《田家》(唐朝·王建):“啾啾雀满树,霭霭东坡雨。田家夜无食,水中摘禾黍。”《悯农》(唐朝·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家》(唐朝·颜仁郁):“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当代大部分农村已脱贫致富,但在偏远山区,农民的生活依然艰辛。如阿柱的《农民》:“百姓皆劳苦,农家我亦怜。晨忙三点醒,暮息九时眠……祈来风雨顺,季后偶余钱。”天许的《乡居杂兴集》:“……往日也曾歌帝力,如今真个做山民。长锄起落土翻细,菜圃东西籽撒匀。笃信人勤天不负,中秋应可一尝新。”李永红的《农民苦》 :“世间农民最辛苦,背向青天面朝土。手拿铁锹肩扛锄,春播种子秋收谷。庄稼要看天脸色,天不作美收成无。数九寒天手脚冻,夏日骄阳淌汗珠。田间农活费大力,付出换来薄收入。一年到头不停闲,白发苍苍不知福。”

(四)描写稔年丰收之喜

这类诗写熟年的盛景,抒丰收的喜悦,心情舒畅,自然欢快。如《忆昔》(唐朝·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游山西村》(宋朝·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朝·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我的《太行金秋》写到:“霜染红枫鹊噪林,风旋黄叶气清森。东坡豆谷层层熟,西洼桃梨处处阴。小马墟边欢尥蹶,老牛溪畔散闲心。千村大戏亲朋聚,万户丰年响肉砧。”《鹧鸪天·滹沱人家》写到:“岚影湖光溪水潺,依稀屯落绕山盘。短篱长径炊烟直,疏雨斜阳虹彩弯。翁起网,媪收船。鱼虾乱跳满舱鲜。晚圩熙攘人嘈杂,月上林梢看笑颜。”

三.古今田园诗不同或不可比拟的五个方面

田园诗产生于不同时代,因而也必然打上不同的时代烙印。盘点古今田园诗,不同或不可比拟的方面有以下五点。

(一)不同的社会背景

《击壤歌》反映的是4000多年前帝尧时期刀耕火种的原生态生活。《蜡辞》则是一首带有浓厚宗教巫祝色彩的祝辞。到2000多年前的《诗经》,就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周人农耕、桑蚕、纺织、狩猎、捕鱼、畜牧以及爱情、婚姻等生产生活,更反映了税负、徭役的沉重和黎众对统治者盘剥的怨艾。南北朝和唐宋以降,战乱更多,税负徭役更重,反应民众困苦生活的田园诗也就更多了。如《岁晏行》(唐朝·杜甫):“……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悯农》(唐朝·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观刈麦》(唐朝·白居易):“……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四时田园杂兴》(宋朝·范成大):“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这些诗不仅反映了基层民众的艰辛生活,更多的是揭露、讽刺和鞭挞了苛政虎猛、社会不公、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

再看当代诗人李鸿鸣的《免征农赋》:“一自鲁宣初税亩,皇粮国课重如山。今朝免了农田税,哪个君王不汗颜。”短短四句,已宣示了一个破除千年沉苛农赋的新时代的到来!我国新时代的农村,正在由传统农户为主体的自然村庄,向生态宜居、美丽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转型,扶贫攻坚、小镇开发,电视机、计算机、手机、农机,机械化、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前所未有的气象载起亿万农民的意气风发,新的田园诗人也在饱含激情讴歌新的时代。我的《鹊踏枝·观机播》写到:“水碧山青蝴蝶舞,烟柳桃花,布谷催春雨。雨霁风柔霞日煦,粮川十里机声遽。泥浪乍翻香几许,良种微肥,已卧绵田处。旷野人稠萦笑语,童丫举过肩头去。”《西江月·喜丰收》写到:“雁叫霜天红叶,蛙鸣玉露青缨。薯肥菽重果梨馨,又是丰年盛景。车载一川喜悦,机收两岭欢声。手提肩挑步轻灵,月上囤尖棚顶。”孙宇璋的《山村晚景》写到:“飞鸟回林夕照收,炊烟四起小山幽。火娃载客归来晚,车入库房人上楼。”机播、机收、汽车、洋楼,这些时代的产物,在古代农村绝对是天方夜谭。

(二)不同的语言环境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词汇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不同的时代总会诞生一些不同的语言词汇,不同时代的田园诗也就彰显着不同的时代特征。过去传递信息,是“凭君传语”“家书”“鸿雁”“尺素”,如《饮马长城窟行》(汉乐府):“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描写一个独居思妇梦到远行的丈夫托远方客人捎来了书信。当代诗人樊西军的《留守妇女》则写到:“悦耳铃声短信来,避人翻看自开怀。推车割肉买鱼去,重启妆奁上镜台。”过去写《农妇》张耒《农妇》(宋朝·张耒)“耕田衣食苦不足,悠悠送子长河曲。同行不可别未忍,日暮河边仰天哭……”。现代诗人纪翠萍的《新农妇》则写到:“放下锄头点键忙,签单网上笑眉扬。大棚瓜菜不零售,农妇今成老板娘……”。过去是春种秋收冬藏,现在的塑料大棚则让人们四季都尝到了新鲜蔬菜,我的《醉梅花·大棚菜》写到:“芹韭葱茄蒜豆瓜,扶秧拉蔓剪枝丫。棚中热气熏幺妹,帘外寒风卷雪花。洋技术,土专家。上门女婿喊声妈。老爹惬意烟圈大,笑说收成不会差。”手机、短信、视频、网售、签单、大棚菜……这些过去没有的词汇,已成为新的时尚,装点着当代人的新生活。

(三)不同的情愫风格

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诗人,其田园诗的感情色彩和诗格诗风也有较大差异。陶渊明的田园诗描写的是田园风光之美,田园躬耕之辛,田园生活之囧,抒发的是厌恶官场之意,弃冕退隐之志,归耕田园之感。孟浩然入京不仕,隐居山水,但他生活并不拮据,曾多方游历,因而视野、题材有所扩大,风格也有所变化,他的诗突破了六朝田园诗狭小的范围,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气势恢宏,意境清迥,韵致流溢,给开元诗坛带来了鲜活的新气息。与孟浩然几乎同期的王维是官员,通音律,善诗画,他的视野更开阔,秉性更达观,因而他的田园诗没有忧虑的成分,却有禅悟的内容,既有粗线条,又有细工笔,既有近景,又有远貌,层次分明,色彩艳丽,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把田园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有人评价田园诗,说陶渊明的淡远,孟浩然的清幽,王维的空灵,范成大的秀美,杨万里的鲜活,就是不同时代、不同身份诗人不同情愫风格的佐证。再比如,同样写垂钓,柳宗元的《江雪》创造了一个“独钓寒江雪”的意境,表现的是他遭贬后的清高和孤独。现代诗人杭天才的《渔翁》则写到:“寒暑相依一叶舟,风陪浪伴度春秋。只缘身在颠波里,敢向沧桑说自由。”其心境、语气、手法以及由此创造的意境迥然不同。当代田园诗人还激情澎湃地创写出古代田园诗从来没有的豪迈与浪漫。如高昌的《过白菜地》写到:“敢将清白对秋风,笑在情深热土中。懒论身家胡贵贱,悠悠铺绿到苍穹。”“悠悠铺绿到苍穹”,就像“黄河远上白云间”那样悠远浩渺,意境雄阔,风格旷放。陈惟林的《女鸭倌》写到:“汗融湖水注辛勤,一杆长篙领鸭群。挑起朝霞撑落日,拨开风雨戳穿云。”一杆长蒿可以挑朝霞撑落日,可以拨雨穿云,语言生动形象,豪情万丈。范东学的《农家趣事》写到:“偕妻镇上作闲游,我置新衣她烫头。讵料归来黄犬吠,汪汪不识老风流。”语言诙谐生动,浪漫有趣。

(四)不同的视野角度

过去人们依山傍水圈院筑屋而居,交通不便,信息蔽塞,出门也只是竹杖芒鞋,毛驴牛车。而今一个电话通四海,一个视频观宇宙,乘汽车、火车、飞机出行一日千里更不在话下,过去的“海内存知己”,已变成了现在的“天涯若比邻”。视野的变化必然导致角度的不同、题材的不同、表现手法的不同。如臧学万的《访山村农家》:“绿林深处耸华楼,后岭花鲜小鸟啁。……冰箱彩电品牌好,壁画楹联雅韵稠。翁媪欣谈称意事,乘机飞赴北京游。”这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事。再如买卖东西,过去只是到附近的集市,人挑驴驮,远一点的牛车进城,还常常受到官府衙役的欺凌,正如白居易的《卖炭翁》。现代诗人汪梦之的《一个老农的欢歌》则写到:“……种田无税天荒破,养老有金茶饭香。最是丰年销特产,鼠标轻点到西洋。”我的《浣溪沙·置年货》写到:“越岭翻山快似风,驾车高速若游龙。省城购物兴冲冲……”过去靠天吃饭,遇天旱歉收,荒年难度。《水浒传》里的歌谣唱到:“烈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当代诗人刘家斌的《喷灌》则写到:“铁树行行地里栽,奇观异景费疑猜。莫非人老看花眼,万里晴空雨雾来。”高科技,新技术,旱涝保收,节能环保。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综合实力跻身世界前列,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显著提高。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进城打工、人去屋空的现象越来越多,这与古代文人弃官归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而农民工、空壳村、留守人员、田园荒芜……必然进入当代诗人的视野,并从不同侧面反映这一现实,以引起社会各阶层的高度关注。从正面赞许的,如范东学的《代一脱贫老农拟》:“曾悲命舛与时乖,愁苦凝眉久不开。一自扶贫天使到,春风便入我家来。”孙宇璋的《村妹还乡》:“正是新荷吐艳芳,打工五载始还乡。轿车驶进深山寨,村妹携回上海郎。”从反面贬责的,如我的《即将消逝的山村》:“蓬门可罗雀,村学阒无声。翁媪逾七秩,燃柴煮豆羹。”周路平的《路边田畴》:“云水苍茫溪壑长,青苍多已让寒黄。绵绵一带膏腴地,尽是离人去后荒。”信园春晓的《留守农妇》:“千里郞离去打工,相逢只在夜眠中。春宵最恨听檐雨,滴滴惊心梦又空。”菩提树的《咏农民工》:“还为油盐多卖力,怎堪家道总清贫。一年辛苦何曾怨,最恨工头又欠薪。”贫富悬殊的现象在诗人们的笔下也有反映,如吴绍熙的《村妇》:“林立层楼半入云,豪门歌舞日纷纷。岂知村妇田园里,赤足批襟戴月耘。”闲人的《农民》:“应季田间日日忙,朝淋雨露晚披霜。犁出银币知多少,不抵豪门酒一觞。”

(五)不同的写读群体

古代的田园诗并不是农民创作的,农民大多是文盲或识字很少。写田园诗的大多是弃官隐逸的隐士、致仕回乡的官员、科考不第耕读继世的文人,少数人写,少数人看。而现代写田园诗的有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有退伍军人,有村镇干部,有乡村教师,有退休干部,有专业作家、诗人,特别是有一大批真正的农民诗人在咏唱他们自己美好的生活,很多人在写,很多人在看。由于诗人群体的扩大,多媒体交流的便捷,新田园诗在观念、视角、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创作数量、传播速度、阅读人众等方面也都超过了古代。

但毋庸讳言,有较大影响力的田园诗人和高质量的田园诗还不多。

五.时代呼唤新的田园诗

新时代的新农村,需要新的田园诗来咏唱。新时期的田园诗人也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真情贴近农村实际,客观反映农民心声,讴歌新生事务,鞭笞陈腐落后,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升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以实现田园诗的新突破。为此,全国各级诗词学会和诗词创作群体还应作出不懈的努力,与时俱进,逐步形成一个擅写新的田园风光、新的田园生活的新田园诗派。

兴盛繁荣待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