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四军的“送分童子”国军中将韩德勤,有两个好友顾祝同、刘伯承

 铁血老枪 2023-02-25 发布于上海
文章图片1

抗战时期,韩德勤是国军中的传奇将领,他几十年与共军作战,每战皆北;他在八年抗战中对阵日军专事防守而坚持到胜利;他也曾被共军三擒三纵,最后也对我军心服口服。提起他,就会想起经典的黄桥决战,就会映衬出陈毅元帅的智勇双全。1988年8月15日,韩德勤病故于台北家中,享年96岁。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一、好友引路之顾祝同、刘伯承

韩德勤,江苏省泗阳县洋河镇人。生于1892年10月8日。祖父韩钧,在农村以行医为业。父亲韩维桢,是清末的一个秀才,在乡间以教书立馆为生活主要来源。韩德勤同胞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大。

韩德勤幼年,先从父诵读经书,后进县立初级小学,于1909年被县里选送考取南京江苏陆军小学第四期。1911年,与洋河女子查氏结婚。婚后从军之志重兴,再次求学,入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转入河北陆军学堂速成,接着进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学习,于1918年毕业。

韩德勤从陆军小学开始,就与江苏同乡—一邻县涟水的顾祝同在一起,顾祝同是韩德勤的大贵人,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结为“把兄弟”。在保定军校毕业时,两人就立下誓愿:有福同享,有罪同当,谁将来在前途上有发展,一定要互相提携,以巩固多年的同窗厚谊。

韩德勤离开保定军校后,被分配到北洋军阀皖系吴光新所属王占元混成旅当见习官。一年多后,升任少尉排长,随部队开赴湖北省沙市,与川军熊克武部第一军的保定同学秦汉臣、张冲等取得了联系,后升任长江上游总司令暂编步兵第四旅第八团第六连连长。

韩德勤在连长任上,受北洋军阀行武出身的军官歧视,内心很苦闷,就转到张冲第二混成旅司令部当参谋,后调到该旅以刘伯承为团长的第一团任副团长,不久委为第一路指挥部参谋长。

1924年,韩德勤参加川东战斗。战斗中,刘伯承、韩德勤都负了伤。部队回到川西,刘伯承在成都养伤,韩留在重庆刘伯承的弟弟刘叔禹家养伤。

这一年,韩德勤祸不单行,妻查氏病故,他的家没了。

1925年春,韩德勤返回江苏原籍,同洋河人、中学生胡嘉珞结婚。二婚后,于1926年初到南京,经保定同学介绍,在齐燮元的江苏督办公署当了一名上尉候差(军务课课员),等候局势的变化。

此时,国民革命军在广东正准备北伐,韩德勤的老友顾祝同已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师长。顾曾两次函邀他到广东,但他犹豫不决。

韩德勤是个实用主义者,没有前瞻性,他认为北洋军阀兵多将广,统治着大半个中国,南方的革命力量还很弱小,加上孙中山又去世不久,革命的前途很难预料,因此一直在观望。

这一年,韩德勤的川军战友刘伯承到了上海,约韩德勤也来上海。见面后,两人交谈时局,议论前景,非常投机。刘伯承力劝韩去广州参加北伐,并赠送旅费两百元。在刘伯承的帮助启发下,韩德勤终于下定决心,到了广州,投身革命。

在广州,他先找到顾祝同,后来顾带着他晋见江苏同乡和保定同学钱大钧、王柏龄、晏道刚等人。嗣后,在第一军第二师司令部任中校副官处长,该师师长为钱大钧。

同年秋,北伐开始,顾祝同率领第一军第三师取福建。顾向北伐军东路军总指挥何应钦推举韩德勤,韩升任第三师参谋长,由此,韩德勤步入高级军官行列。

第三师在由闽入浙途中,与北洋军阀孙传芳部队在仙霞岭遭遇。

韩德勤协助顾祝同,激战三天,终于取得胜利。

文章图片4

二、工农红军的“送分童子”

1927年8月,蒋介石宣布“下野”。韩德勤认为蒋是故作姿态,必会东山再起,这一次他的实用哲学发挥作用。因此,他一面抓紧时机以全体官兵名义拥蒋复职,一面派人在南京侦察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动态,向蒋密报。

1928年1月,蒋介石复职,

顾祝同升为新扩编的第九军军长,韩德勤官升一级,提任该军参谋长。

1929年1月,蒋介石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借口缩编军队。顾祝同趁此机会,同第三师师长陈继承联名保举韩德勤为第三师第七旅旅长。从此,韩德勤抓到了实际兵权。中原大战爆发后,韩德勤调任第五十二师副师长。1931年春,升任该师师长。

韩德勤率第五十二师驻防洛阳一带,以图控制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同年4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急调第五十二师开往南昌,并任命韩德勤兼南昌卫戍司令。

5月,第二次“围剿”又被红军粉碎。蒋介石的南昌行营为了加强赣江防务,调第五十二师主力分驻清江(樟树镇)、新干、吉水等地。6月,蒋介石亲自坐镇南昌,指挥第三次“围剿”。这次韩德勤的第五十二师划归蔡廷凯、蒋鼎文指挥。7月初,韩师与蒋鼎文的第九师集结南进,预定经东固先到兴国,再向红军心脏地区进击,协同陈诚和上官云相、卫立煌的部队围歼红军主力。

可是,到8月初,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首先主动打击了上官云相、卫立煌所属毛炳文部,迫使原定的“围剿”计划不能实现。蒋介石见这次“围剿”又无希望,只好下令全线撤退。同月下旬,韩师

与第九师经兴国以北向泰和方向退却。当行至东固附近的方石岭

时,遭到红军主力的猛烈攻击。这里山路崎岖狭窄,兵力无法展开。行军纵队从头到尾,被红军切成几段,既冲不过去,也迂回不成。韩德勤看到如此危急情况,企图派部队抢占山头,进行抵抗,但在红军将士的严厉打击下,最后全师被歼,韩德勤亦被红军俘虏。

这是韩德勤第一次当俘虏。后来,他得到同乡张翼的帮助,化装成伤员,侥俸逃回南昌。到南昌后,他自请降职处分。陈诚将他降为第五十二师副师长,以李明为该师师长。后经顾祝同等人的帮助,改调为汤恩伯的第二师副师长。 12月,顾祝同任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离开汤恩伯,又随顾到了江苏。此后,他紧紧绑定顾祝同,再也不想分开。

1932年4月到1933年1月,韩德勤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江苏省保安处处长。

同年秋,蒋介石又发动第五次“围剿”。顾祝同任北路军总司令,韩德勤任北路军参谋长。第二年春,顾任军政部政务次长,驻江西绥靖公署主任,韩又改任江西绥靖公署参谋长。

1935年11月,顾祝同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主任,负责川、黔、康三省军政事务,韩任重庆行营主任办公厅厅长。

次年8月,顾兼任贵州省政府主席,韩也兼任贵州省政府委员。同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顾来南京。韩德勤代贵州省政府主席职务,1937年3月,他抓住机会,再次追随顾祝同。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三、八年抗战未投降,敌后弱将只防守

1937年春,顾祝同调任西安行营主任,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韩德勤也调来西安,为该行营主任办公厅厅长。同年8月,蒋介石实行对日抗战,将南北战场划分为五个战区,蒋自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并任命顾祝同为该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兼任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随之改任江苏省民政厅厅长。

不久,顾祝同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韩德勤遂代理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跟对贵人,有衣锦还乡之荣。

谁知好景不长,11月,淞泸抗战失败,上海沦陷。12月,南京和江南沿江地区大部也相继沦陷。蒋介石重新调整战区。山东与江苏合为鲁苏战区,于学忠为该战区总司令,韩德勤为副总司令兼第八十九军军长。江苏省政府从镇江迁往淮阴,韩德勤渡江到苏北。

此时,韩德勤直接指挥的部队:主力第八十九军、中央独立第六旅、江苏省保安处所辖的十个保安旅和李明扬、李长江指挥的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的十一个纵队以及陈泰运的税警总团,共约十二万多人。这些部队分别驻在兴化、东、盐城、海安和泰州、县、泰兴、靖江等地,并能控制宝、安、宁、高邮等县的部分地区。这一带为日所陷,但由于敌军力不足,仅占据沿江的通扬,沿铁路的徐海和沿运河的主要县城,而其他县城和广大农村则无力顾及。加上这一带河流纵横,物产丰富,抗日条件非常有利。

1938年初夏,日寇过江打到阜宁。韩德勤率领第三十三师迎战,坚持了五天五夜,这是他首次率军迎击日军。韩颇想为国而战,为赏识自己的贵人争气,无奈因所部军纪差,战斗力弱,终于被迫后撤。

为此蒋介石通电斥责韩德勤,蒋之电文说:”查阜宁之敌不满三千,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该副总司令所部兵力优敌五倍,而丧师失败,影响侧背之安全,将何以自解?“后来韩德勤在酒阳、宿迁、沐阳、东海等地,协助于学忠部继续同日伪军作战。

由于部队素质差,经常一触即溃。第三十三师被淮海地区的老百姓讥为“三十三溜”。好在韩德勤屡败屡战,也有一股不屈之志,更有顾之力保,故未被免职处分。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四、“摩擦专家”实乃“送分童子”

1939年秋末,顾祝同辞去江苏省政府主席职,专门负责闽浙两省和苏南、皖南等第三战区的防务。韩德勤从苏北赶到重庆,受蒋介石、何应钦等召见,被批准接替顾的职务,正式任江苏省政府主席兼鲁苏战区副司令、苏北游击总指挥。蒋介石还专门给韩批发了军政费和武器弹药。

韩德勤得意地离开重庆,到贵阳家中住了一星期,后经上饶,同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苏南行署主任冷欣等会晤,商讨实施蒋介石所颁发的《限制异党活动办法》,研究加强苏北反共、防共,统一军令、政令等问题。

此时,新四军已北渡长江抗日。韩德勤回到苏北后,奉蒋介石命令,一直把新四军看成是歼灭的对象。他为了早日消灭新四军,秘密召集第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和政治部主任李云沛、省保安处长顾锡九(顾祝同的堂弟)等开会。还邀请李明扬、陈泰运等到家中商谈反共事宜。

韩德勤说:“我们肩负党国的重托,理应为大局着想,慎重处理军事上复杂问题,互相多交换意见。最近共产党的管文蔚部队,从丹阳'窜’到苏北,在扬州、泰县的大桥、吴家桥一带活动,开始只有几百人,我们未加注意,现在根据各方面情报证明,管文蔚的部队已称两个支队。他们是要建立桥头堡,掩护新四军另外几个支队过江北来。当前不但苏南、苏北有共产党的游击队,而且皖南、皖北、皖东都有。我们唯一的办法,只有乘共产党游击队过江为数尚不多、立足未稳的时机,迅速把他们赶到沦陷区去,让日军消灭他们。”

1940年3月,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安徽省政府主席李品仙,在蒋介石策划下,向皖东新四军第四支队和江北指挥部发动进攻。

韩德勤感到形势有利,紧密配合李的行动,调主力第八十九军的第一一七师、独立第六旅及地方保安旅等八个团的兵力,于3月19日向淮南津浦路以东的半塔集地区新四军第五支队发动进攻。经八昼夜战斗,韩部损兵千余人。

6月中旬,扬州、泰兴的日伪军对驻在江都县吴家桥的新四军挺进纵队进行“扫荡”。挺进纵队经一昼夜的奋战,打退了日伪军的进攻。为了防止敌人报复,挺进纵队立即北移到李明扬、李长江的鲁苏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的防区郭村、刘集一带休整。韩德勤借此煽动二李进攻郭村新四军。

6月下旬,二李集中十三个团的兵力向郭村进攻。此时,正在村里的陈毅,火速从江南调来两个支队,集中力对二李的部队进行反击。激战中,李部的共产党员陈同生率领一个团又一个营于战场起义,声明反对内战,反对分裂,使李部全线溃败,退至泰州近郊,部队被消灭了三个团。

李明扬急向韩德勤求援,韩不但不给子支援,反而指责二李,说他们的进攻计划没有报告他核阅。

7月下旬,陈毅获悉泰州二李经郭村战斗产生了惧怕和矛盾的心情,遂派人与二李联系。通过李明扬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陈毅的四川同乡许少顿的联络和转达,愿将在郭村、刘集战斗中所俘获的一千多名官兵和全部武器送还,双方团结合作,一致抗日,并约定日期,让出郭村、刘集,假道二李防线东进。经过工作,二李已经默许。

7月25日,陈毅、粟裕率部急行军奔向黄桥。韩德勤命令二李派部队截击。二李故作姿态,假装拦击,以掩盖韩德勤的耳目。韩又命令驻黄桥的保安四旅何克谦部和驻姜的税警总团陈泰运部出兵,企图两头夹击新四军。针对这种情况,

新四军展开反击。结果,击溃陈泰运部两个团,歼灭一个营;何克谦部被歼两千人,保安四旅基本被消灭。29日,解放黄桥,何克谦只身逃到东台。

韩德勤后知后觉,看出二李和陈泰运反共不积极。于是派保安九旅旅长张少华的一个团扼守姜埝,将陈泰运的一个团从姜埝调到海安,以隔断李、陈之间的联系;并下令不准一粒粮食南运黄桥,妄想饿死新四军。与此同时,他大肆搜罗散兵游勇,发展反动武装;摧残抗日力量,镇压爱国运动;实行苛政重赋,残酷压迫剥削苏北人民,并排斥和打击国民党其他派系。

这些倒行逆施,引起了苏北广大人民对他的愤恨。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天上有个扫帚星,苏北有个韩德勤。手下白养几万兵,只会欺侮老百姓。多少鬼子不去打,专门反共反人民。”

1940年8月,韩德勤为了实现蒋介石的反共企图,在东台召开高级军事会议。会上提出了“先南后北”的方针,即先打黄桥地区的新四军陈毅部,后打北来的八路军黄克诚部。开会期间,他突然宣布将失守黄桥的何克谦和有“私通共产党嫌疑”的保安二旅旅长张翼关押起来。

张翼在过去“围剿”红军失败时,曾保护过韩德勤,同他一道逃跑。韩任江苏省政府主席后,为了报答张勤,曾任命张为第八十九军第三十三师副师长。张感到没有实权,到任不到位。后改任他为南通专员兼保二旅旅长。张接任后,不听韩的调遣。

韩德勤唯恐张翼生变,就计诱张至东台,并将其关押。会后,韩德勤又邀请李明扬、陈泰运和第八十九军政治部主任李岐鸣、李明扬及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卢印泉等开会。会上,韩德勤发表讲话。他概述了国民党多年来在反共问题上各搞一套,互相牵制,以自己眼底下利益闹磨擦的情况,强调这次反共必须取得认识一致,行动一致。听了韩德勤的讲话,李、陈、卢等都表示回去后,定将共产党的活动情况以及各方面对进攻黄桥新四军有什么不同的言行,随时向韩汇报。

韩德勤仗恃着所谓苏北王牌军——第八十九军和独立六旅的支持,认为九、十月间,秋高气爽,兵壮马肥,这是得天时;苏北是平原地区,不同于江西山区,这是得地利;自己是苏北军政之首,所属军政人员多是乡亲故友,这是得人和。凭着这天时、地利、人和的三个条件去打黄桥,必操胜算。

经过一番商讨后,他抽调主力,向黄桥周围靠近。8月21日,韩德勤于东台发出歼灭新四军的作战命令。电文说:

“(一)盘据分界黄桥一带之匪,其司令部在分界镇,其前进部

队蒋垛一团,古溪孙家庄各五六百人,运粮河、陈家桥、花园桥

及新衔顾高庄等处时有'散匪’及便探出没。(二)我军以歼灭该'匪’之目的,向分界黄桥附近地区攻击前进”。

9月13日,新四军攻占姜埝,歼灭忠于韩德勤的保安九旅旅

长张少华的一个团,约一千余人,打破了韩军的封锁。

9月30日,韩德勤发电要挟新四军:“应立即退出姜埝”,经黄桥开往江南。

陈毅为了力争实现和平协商,不打内战的愿望,亲自写信给韩德勤,闸明联合友军,共同抗日保民的主张,希望以和平的愿望为重,协商解决争端。苏北各界人士和人民团体也奔走呼呼和平,要求一致抗日,韩德勤对这些呼呼不但不加重视,反而视为软弱的表现。他对李明扬说:“这是一次军事进攻,是蒋委员长的意思,不仅在苏北,也在皖中等地作了部署,事关大局,只有按委员长的电令办事,先发制人,乘着新四军在苏北兵力不多、立足未稳之时,一举将其围歼,否则,夜长梦多,后患无穷。”

韩德勤下令将呼吁和平的南通行政专员兼国民党苏北战地党政委员会委员季方和委员黄逸峰等人撤职。集中了十六个团的兵方,共一万五千多人,分别向黄桥进犯。

10月3日,攻击开始。第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指挥的正面主力部队,目空一切,向前推进。新四军依托坚固工事,在前沿阵地以大量手榴弹英勇反击,多次打退李军的进攻。黄昏时,李守维调整部署,以备再战。就在这时,李军的第三十三师和第六十六旅的指挥部,突然被新四军突击队摧毁,师长孙启仁、旅长苗瑞被活捉。接着李守维的指挥部也遭到新四军的猛烈袭击,李乘马逃出重围。

经激战,第八十九军(少一个旅)、独立六旅全部被歼,李守维逃跑时掉进黄桥以北五里的挖尺沟,被淹死;旅长翁达在全旅覆没时自杀。此役共歼韩部一万一千多人。韩德勤只好收拾残部逃往水城兴化。撤退前,他将何克谦、张翼二人秘密枪杀。

韩德勤因在黄桥吃了大亏,深怕蒋介石说他无能,加上内部党政军上层人物之间矛盾重重,被弄得心慌意乱。“食不下咽,寝不安枕”。直等到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来电,说何应钦已派第一一二师师长霍守义率六个团自鲁南兼程增援苏北,韩才松了一口气。

事后,韩德勤向蒋介石报告中说,陈毅是“非法越轨”,“此不特使袍泽寒心,且直为敌寇张目也”。蒋介石为了保住苏北反共阵地,一面仍然命令韩德勤“镇静固守,切勿挑战”,一面又命令汤恩伯从皖北派兵东援。韩德勤力图重整旗鼓,想恢复黄桥战役前的状态。为打击韩的气焰,新四军于1940年11月底开始围攻兴化附近的曹甸地区。前后战斗十八天,共歼灭韩部八千多人。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五、擒纵之间,“送分童子”臻于化境

1941年初,蒋介石调集三十万大军,向华中敌后各抗日根据地发动进攻,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6月,在蒋介石的指令下,汤恩伯以其第三十一集团军等部的九个师,约七倍于新四军第四师的兵力,占领了豫皖苏边区,并准备东犯苏北。当时,日寇也正在对苏北进行“扫荡”。韩德勤利用这个机会,为接应汤恩伯,于7月下旬,派保安七旅旅长兼淮阴区专员王光夏带兵占领泗阳县与淮阴县交界的程道口,依托运河、六塘河修筑堡垒工事,企图建立一条以程道口为中心,沿运河向两边扩张的、横贯淮海地区的东西走廊,打通汤部东犯和于学忠部南下的通道,切断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

面对这形势,在陈毅亲自部署下,集中新四军第二、三、四师及军独立旅各一部,共六个团兵力,于同年10月15日对程道口据点进行围攻。经过六天激战,终于将程道口攻克,韩部又被歼灭千余人,粉碎了他接应汤部东犯的阴谋。

韩德勤多次失败后,军队和机关都出现了人心浮动、分化瓦解之势。有的离开韩德勤,另找出路;有的公开投靠日本,当了伪军。

日寇为了彻底消灭韩德勤的势力,集中五六千人对兴化县城发动进攻,水陆两路并进,迫使韩部退守到淮安、宝应、涟水之间的车桥、曹甸,泾口一带。这一带,南北只有七十华里,东西约八十华里。在这狭窄之地,驻有韩的三万人马,不仅武器弹药无法再由江南运入补充,而且连吃粮烧草也处于无法解决的状态。

此时,韩德勤内部产生了是固守苏北、还是转移他地的争议。

上任不久的第八十九军军长顾锡九想逃出苏北,另求发展;而韩德勤则主张苦撑待变。他们分别发电给顾祝同,各陈己见,以求解决。

适逢顾祝同去重庆开会,就将这两种意分别向蒋介石报告。顾祝同看到韩德勤内外交困,出于对韩的私交,本也主张韩撤离苏北,但由于蒋介石企图再一次掀起反共高潮,想将韩留在苏北,另有打算,因此,此事遂被搁置起来。

1943年2月,日寇公开宣称:为了“粉碎英美反攻的太平洋总体战”,不允许“渝共再盘踞在富于战争资源的长江下游”,因之决心“予韩德勤总部、江苏省政府及新四军军部以毁灭性的打击”。紧接着日寇就对新四军军部和韩德勤总部进行春季大“扫荡”。

此时,新四军军部早已从盐阜地区转移到淮南。日寇扑空之后,集中三个师团的兵力围攻韩德勤总部,迫其投降。在这之前,韩德勤部就与黄克诚的新四军第三师等部有约,为粉碎日寇的扫荡,互相解围、配合。韩部被围困后,形势岌岌可危。

黄克诚从民族大义出发,不计旧恶,主动派出部队掩护韩部从车桥、曹甸地区突围,并允许韩部向北退入抗日根据地的苏家嘴一带休整,由当地抗日民主政权给韩部以粮草和经费等方面的接济。这不仅

使韩部的广大士兵十分感激,就连韩德勤本人也亲笔写信给陈毅,感谢新四军对他的支援和接济。

同年3月,蒋介石开始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密电韩德勤,要他率部西移,进攻新四军彭雪枫部的驻地,配合由津浦路西向路东进攻的王仲廉部,妄图东西夹击彭部于洪泽湖畔。韩德勤翻脸比翻书还快,3月14日夜,韩德勤按照蒋介石的部署,率残部第八十九军、新编独立六旅李宸环部和保安七旅王光夏部,偷渡运河,侵入淮北苏皖边区泗阳县扬中区和山子头一带,想在此建立反共基地。

韩德勤向部下吩咐说:“到了这一带,抓到共产党的地方干部,暂不许动手,只可以软禁,要他们催粮催草。如果磨擦枪响,再拿这些人开刀不迟。”

他还交待:“任何部队不准住学校,学校不准停课。”

为了使韩、王的东西对进计划无法实现,陈毅决定先消灭韩部,然后阻歼王仲廉部。3月17日,新四军的第四师和第二、三师各一部,冒着滂沱大雨,向韩部反击。从夜间激战到18日中午,仅用一天时间,就全歼韩部一千多人,韩德勤本人第二次被俘。

陈毅找韩谈话,先指责韩德勤顽固地反共反人民,再谈到黄桥战役以来苏北形势的变化,并指出这是韩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韩德勤听了,不得不承认:“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是错误的。但我是军人,只晓得以服从为天职,有些事明知不对也得去干啊。”谈话中,陈毅提出要韩德勤与顾祝同联系,为营救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的事作出贡献。韩提出要发还电台。经与顾电报联系,顾的回答是“原则同意”,但借口“韩德勤已被解职,情况各异,不能作为对等的交换条件”。

最后,陈毅仍以大局为重,从宽处理,不仅发还给韩一部分人和枪,还派部队协助韩安全通过津浦铁路,西去皖北。

在这次战斗之前,韩为预防不测,对部属已经作了一些交待:

部队统由第八十九军军长顾锡九指挥;保安部队均归江苏省保安处长贾山统领;江苏省主席职由秘书长马镇邦代理。此后,这三人维持残局不到一年,就撤退江南。

韩德勤到达皖北后,奉命去重庄,撤销了原任鲁苏战区副总司令的职务,改任鲁苏皖三省边区游击总指挥,仍兼江苏省主席。总指挥部和省政府设在阜阳。

1944年,韩妻胡嘉璿在安徽省太和县因生产去世,留下一女,名之琴。

这年春夏间,韩德勤军政职务由王懋功接替,韩被调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

韩德勤在江苏任职期间,没有给家乡搞过什么建设,但给家乡人还留下了一些好感。据说,他每次骑马回洋河,在离该镇五华里的地方,就下马步行,以表示自己决不在家乡父老面前耀武扬威。他平时,非常注意使用同乡人。在苏北广泛流传这样一口溜:“只要会说泗阳话,便把皮带挂(当官)。”原第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新编独立六旅旅长李宸环、保安七旅旅长王光夏等都是他的同乡。有人说他老打败仗,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重用同乡”。

文章图片12

六、“常败将军”屡新国防部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蒋介石积极准备发动反共内战。韩德勤处于进退两难之中,对前途失去信心,他重新紧跟顾祝同。

文章图片13

1946年初,顾祝同改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韩德勤任该公署副主任。后来薛岳、刘任主任,韩仍为副主任。内战开始时,他们按照蒋介石的意图,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这次进攻的方向,主要是在华东战场,实施的是所谓“总体战”,即将军事进攻、政治欺骗和经济摧毁结合在一起,将地方团队、还乡团和正规军结在一起,向解放区猖狂反扑。

这一年,韩德勤与南通人、中山大学助教尹淑贞相识,不久结了婚。生一子,名之华。

1947年2月,蒋介石发动内战受挫,只好将全面进攻改为重点

进攻,把进攻方向重点指向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蒋飞到济南,召开军事会议,将四十多万的反共军队交给该区总司令顾祝同和副总司令韩德勤指挥。在华东军民的反击下,孟良崮一役,使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七十四师彻底被歼,中将师长张灵甫也被击毙。国民党军被迫西撤,军事上逐渐变为被动,只好进行分区防御,把战略集团安置在徐州等中心战场上。

1948年5月,顾祝同任国防部参谋总长,韩德勤改任国防部联勤总部副总司令,奉命急运粮食、弹药等物,空投徐州。

同年11月,蒋介石忙着在南京召开“制宪国大”,韩德勤当选为大会代表。

1949年1月,蒋介石下令撤销徐州“剿总”。后来,蒋被迫下野,韩德勤乘飞机去广州。5月去台湾。原第八十九军军长顾锡九、第三十三师师长孙启仁、第一一七师师长刘漫天等也相继逃往台湾。韩德勤到台后,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文章图片14

1953年,韩德勤退役,挂了一个国大代表头衔。多数时间住在台北的永和镇大兴街14号别墅。曾组织出版《泗阳县志》(影印泗阳民国志),并写了序言。

1988年8月15日,国军中将韩德勤去世,时年九十六岁,葬于台北国家第一公墓。垂暮之年,韩德勤非常思念家乡,最想喝家乡的洋河大曲酒。

文章图片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