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25:治疗手足心热

 阳光雨露253 2023-02-25 发布于浙江

林女士,40岁,手心、脚心热,晚上更严重,口苦,心烦,失眠,爱发脾气,症状持续了半个多月,月经21天左右就提前来,月经量少,舌尖红少苔。她是国内一朋友介绍的,通过微信上问诊加舌诊,微信沟通中了解到,她平时感觉有一股气闷在胸间,爱喝冷饮。

       药方:柴胡15克,白芍15克,丹皮10克,竹茹30克,法半夏15克,龙骨15克,牡蛎3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炙甘草15克,干姜10克。七剂

      她平时也喜欢并了解一些中医知识,她见药方里并没有什么清热的药(其实药方里丹皮跟竹茹就有清虚热的功效),反而还有热药干姜,担心问道,本来就上火,再吃干姜会不会更上火,并认为党参也会助气上火。

     老实说,医生看病很怕这种发问的患者,解释为什么这样开药,要讲各种医理,患者也不一定能听懂,解释起来很花时间精力,所以中医行规里有“不信医者不治”,就是说如果你怀疑这个医生的能力,那医生就不用给他治病。

     考虑到是好友的亲属,加上她自己喜欢中医,发问更多是想多了解中医而不是质疑医生能力,正好晚上有时间就跟她聊起中医。

     我说:有一本书叫《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它的医理来源于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它不是用传统的八纲辩证(阴阳虚实表里寒热)来诊断治病的,而是用十二经的升降来诊断治病,每两个经络一升一降形成一个圆运动。肝经主升胆经主降,肝经胆经为一个圆循环;脾经主升胃经主降,脾经胃经为一个圆循环;肺经主降大肠经主升,肺经与大肠经为一个圆循环;心经主降小肠经主升,心经与小肠经为一个圆循环;膀胱经主降肾经主升,膀胱经与肾经为一个圆循环;心包经主降三焦经主升,心包经与三焦经为一个圆循环;

       这些术语可能不太好理解,我又举例:如胃经不降反逆的话,最常见的就是吐;肺经如果不降反逆的话,最常见的是咳嗽;胆经不降反逆的话,最常的症状是呕。一个健康的身体,十二经络必须是升降有序的,脾经胃经属土,在十二经升降中占有很大的主导作用。她现在手心热的原因是心包经相火不降引起的;脚心热的原因是肝经不升反降陷于肾经的涌泉,出现脚心热;口苦是胆经相火不降引起的,失眠是因为阳气在上,无法下降,阳无法入阴则不寐。造成相火不降,肝经不升最主要的原因是脾虚不运化,知道这些的病因,那开方治病就要相火能降,肝经能升,首先就要健脾。

      药方中,党参、白术、炙甘草、干姜组合在一起就是理中汤,温阳健脾的。她感觉上火,那是虚火,火在上,脾却是寒湿的,所以我们使用干姜。竹茹、半夏、龙骨、牡蛎可以引气下行,半夏是很好的一味药,能下气降阳明胃经,所以很多治疗咳嗽的药方就有半夏,半夏起的作用就是通过降阳明胃经来降肺经止咳,当然半夏下气还能止呕吐。龙骨牡蛎质重也是引气下行的,它能够降虚火,也能够收阳安神助睡眠。竹茹是清热化痰的,也能降气,上焦火郁过久,粘液会烘干成痰,竹茹就能很好去这个痰,竹茹常跟半夏配合使用效果好。丹皮清热凉血,针对肝有郁热。使用柴胡就好理解了,肝气郁些下陷,柴胡疏肝解郁。白芍能降胆经,针对口苦。

      服药反馈:服药二天后反馈,烦躁感大减,睡眠好睡多了,手心脚心也不怎么热了。她说以前总以为中药很慢,没想到这么快。七剂后,各症基本消除。

     我交待她,以后不要吃冷饮,冷饮败脾,脾虚后运化能力就差了,各经络升降易出问题,各不适症状就会出现了。也再解释为什么她这种看着上火的病,我们没敢用清热苦寒的药,因为象板蓝根、金银花、夏枯草、石膏等这些药都性寒败脾,虚火即便暂时能清除,但脾败了,虚火还是会再窜上来,且虚火会越来越多。

       重要的事再强调: 对这种虚火是不能清的,只能收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