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汉“富贵昌”吉语砖和吉语砖文字

 家有学子 2023-02-25 发布于甘肃

东汉时期吉语砖中,有两块特别的吉语砖,一块是“富贵昌、宜官堂,意气阳、乐未央,长相思、毋相忘,爵禄尊、寿万年”。另一块是“富贵昌,宜宫堂;意气阳,宜弟兄;长相思,毋相忘;爵禄尊,寿万年”两砖都是二十四字。

文章图片1

有记载此砖相传于清光绪初年出土于成都西北约20公里的新繁县东郊,一共出土八方,断缺各有不同,但皆为一模所制。1946年修《新繁县志》(卷31)金石门载:刘德磬跋曰:吾繁出土之古语砖文曰“富贵昌,宜公堂,意气扬,宜弟兄。长相思,毋相忘,爵禄尊,寿万年”。共二十四字,分四行,行六字,顺行有阑。横行每三字亦有阑。惟“长相思,毋相忘”两句每句字各有方“□”,皆阳文,篆法方整。自来金石家著录汉砖,无如此砖之字多且精者,初为东郭耕者犁田所得,不止一品,厥范皆同。出甫数年,福山王文敏公懿荣游繁见之,诧为异宝,因携数品以去,此砖遂流传海内。顾具出土年岁,谈者无能详也。也就是真正将这些砖视为珍宝的人是甲骨文之父王懿荣。

现存民间的汉富贵砖,民国时期在四川省出土的,此砖文曰“富贵昌、宜官堂,意气阳、乐未央,长相思、毋相忘,爵禄尊、寿万年”,与重庆博物馆收藏的富贵砖砖文略有不同,两款砖文在第二行后三字有所区别,博物馆藏砖为“宜弟兄”,民间藏砖为“乐未央”。

文章图片2

汉代通行的书体是隶书,篆书看似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只有在特别庄重的场合或者为了起到美化的需要才会使用篆书,从某种意义上讲篆书的存在和实用是一种纯艺术的行为。

“富贵昌,宜宫堂;意气阳,宜弟兄;长相思,毋相忘;爵禄尊,寿万年”,二十四字汉砖。阳文缪篆,在正方的砖面中分成四格,横竖线条以等距离排列,篆法方整,各字因势又长短不一,空间协调而独具匠心。其线条瘦劲匀美,其笔圆起圆落,无波碟,精神内聚,其体势稍成纵势,细细品味,韵味无穷。

与那些碑刻、简牍书写者——受过良好教育的“主文书”的官吏不同,砖文的制作和书写者多为下层工匠,文化艺术水平不高,没有受太多的规矩范式的制约,书写较为自由,对书体的设计也可以加入个人的审美,所书刻的文字有着一种天然稚拙的趣味。

这也正是民间工匠与官方正体之间的差异。东汉缪篆作为篆刻文字已经非常成熟,但此两方汉砖文字,既是缪篆,又有东汉隶书的意味。它没有官方文吏那种达到极致的规范,也没有他们程式化的审美,“宜兄弟”砖更有后世九叠篆印章意味。风格还是汉朱文印章模式。恰恰是这种原生态的文字,可以更让我们看到汉代书法的真实面目。

它也反映了汉代下层社会的信息和民间书法的真实状态,与汉代碑刻、简牍、玺印、铜铭、瓦当、陶器等同时期不同载体上面的文字一起构成了整个汉代书法史,是研究汉字形体演变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分析古吉语富贵砖,共二十四字,分四格,每格六字,顺格有界阑。横行每三字亦有阑。皆阳文,属汉隶篆,字体方整,俯仰有别,左顾右盼,大小相间,轻重得体,隶篆相参。书风古朴纯厚,端庄富贵。小编不才,试着临摹一幅。

文章图片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