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诗词注】4.八目先后

 璞真山人 2023-02-25 发布于广东

【大学诗词注】4.八目先后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诗词注】

昨天的我与今天的我

(作者:鲁米,标题是我自己加的)

昨天的我聪明,

想去改变这个世界。

今天的我智慧,

正在改变自我。

Yesterday I was clever,

so I wanted to change the world.

Today I am wise,

so I am changing Myself.

附另一首:

你还不知道吗?

是你发出的光点亮了这个世界。

Don't you know yet?

It is your light that lights the worlds.

【感想】

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以人为本,按曾子三鼎家学的说法,则可以进一步阐述为以人的生机为本。生机分自己的生机和外部的生机。外部是家国天下。内部是自己的意气体心。仅仅追求自己的生机,而不顾外部的生机(“天下平”、“国治”与“家齐”),显然不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不是儒家的价值追求,显然背离了儒家的核心判据。但是在次第上,是先达到“身修”、“心正”、“意诚”、“知至”与“物格”。

鲁米的诗写道“昨天的我聪明,想去改变这个世界”,按儒家的价值观来看,“昨天的”鲁米,也同样是智慧,相反,如果不去追求改变世界,才不够智慧,也肯定不是真正的儒家。

只是儒家有一个先内后外,先明明德后亲民的次第,有一个内外交养的次第。想去改变世界,这不仅仅是“聪明”,而的确“智慧”。这个“想”,也就是《大学》里说到的“欲”,但仅有这个“欲”是不够的,还需要知所先后。先改变自我,再改变外在世界。

先让自己成为一道光,然后用这道光去照亮世界,先让自己活出光明的境界,再用这光明境界去影响外部世界,让世界也更加光明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儒家。按清初大儒李二曲的说法,“明体而不适用,谓之腐儒;适用而不明体,谓之霸儒,明体且适用,谓之真儒。”明体即明明德,即修己,即改变自己,适用即亲民,即用世,即达人,即改变世界。

璞真山人,2022年4月4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