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民广场的百年变迁

 明日大雪飘 2023-02-25 发布于上海

提到上海的行政、文化、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很多人都会想到人民广场,这一位于市中心的广场是上海最重要的地标之一。人民广场和与其相邻的人民公园,由南京西路、西藏中路、武胜路、黄陂北路合围而成。这片土地从曾经的跑马厅,蜕变为真正属于人民的公共空间,走过了近百年漫长且曲折的历程。

近代历史上,上海租界区域内曾先后出现过三个跑马厅(或称“跑马场”)。1850年,旅沪英国侨民霍格(W.Hogg)等人发起成立了“上海跑马总会”(Shanghai Race Club)。他们在花园弄(今南京东路)与界路(今河南中路)转角处租地81亩,辟为跑马厅(俗称老公园)。1854年,因地价上涨,霍格等人将该地分块出售后另在浙江路与泥城浜(今西藏中路)之间租地171亩,开辟了第二个跑马厅(俗称新公园)。1862年前后,跑马总会再次以高价分块出售第二跑马厅土地,得银49425两。而在此之前,有了两次获利的经验,跑马总会股东们已将目光投向当时租界外泥城浜以西的大片农田,计划开辟远东规模最大的上海第三个跑马厅。

1861年起,跑马总会通过英国驻沪领事麦华佗(W.H.Medhurst)向上海道台施压,强行以平均每亩30两的低价租下了泥城浜以西大片土地。不过,第三跑马厅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部分当地居民对跑马总会强烈抵抗,坚持不交出田单,最终迫使道台与英领馆共同宣布“该地仅供公用事业使用,不得用作商业或建筑”。因此,这片土地在地价上涨后才未被转卖,一直作为跑马厅使用了近百年。

文章图片1

19世纪末的跑马厅

第三跑马厅占地面积达525亩,主要由上海万国体育会(跑马厅中心运动场)、上海跑马总会有限公司(建筑及办公用地)以及上海跑马总会场地有限公司(跑道)这三家外商共同所有。跑马厅有草地跑道和硬地跑道两个环形跑圈。赛马道以内场地为西侨公共体育场,设有足球、板球、高尔夫球、棒球场等,足球场北部建有公共游泳池。跑道外建有大看台、跑马总会俱乐部等建筑。跑马厅创建伊始,除了跑马总会雇佣的马夫和杂役外,禁止华人入场观赛,只在每逢春秋赛马时,上海道台、知县等重要官员得到特邀才能前往观看。为了向华人攫取更大利润,自宣统元年(1909)开始,跑马总会允许华人买票进场参与赌马,并在跑马厅西面增建了一座华人看台。

文章图片2

赛马季期间,跑马厅人头攒动

文章图片3

参赛骑师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跑马厅发展的黄金时期。1933年,跑马总会拆除位于跑马厅西北方向的主看台、来宾看台和钟楼等建筑,兴建了跑马总会大楼(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大楼由英商马海洋行设计,余洪记营造厂承建,占地89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共耗银200万两。跑马总会大楼为主体四层建筑,外立面用深咖啡色面砖和石块交织砌筑,大楼西面有贯通二、三层的塔什干式柱廊。大楼西北端建有一座高53米的钟楼,四面装有直径4.2米的大钟。大楼内部装潢考究,底层为售票处和领彩处,夹层为会员滚球场,二层为会员俱乐部,设有咖啡室、游戏室、弹子房、阅报室等。三、四层设会员包厢、餐厅,会员可在三层走廊或包厢内观看比赛。

文章图片4

旧跑马厅钟楼等建筑景观

文章图片5

新建的跑马总会大楼

跑马厅的兴旺人气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特别是北侧公共租界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的飞速发展。1926年至1934年间,华安大楼(今金门大酒店)、西侨青年会(今体育大厦)、大光明大戏院、国际饭店等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标志性建筑沿跑马厅北侧相继建成,使静安寺路东段一跃成为上海滩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文章图片6

1920年代末的跑马厅,西侨青年会大楼已落成,右侧是华安大楼

文章图片7

1930年代跑马厅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一侧

文章图片8

1938年的跑马厅,当时的“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清晰可见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租界,跑马厅成为日军兵营、操练场地。直到抗战胜利以后,英国董事才拿回跑马厅的经营权。当时,上海市政府也曾设想收回跑马厅,在这片土地上建设大型公交换乘枢纽。也有市民提议“将此跑马厅改作运动场,借以提高市民体格、提高我国体育水准,且可借票价充市府收入”。但市政府多次与跑马总会商议却无结果,跑马厅收回及改建一事也无下文。

1949年,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跑马厅的命运也随之改变。1951年8月27日,上海市军管会发布命令,宣告正式收回跑马厅作为市有公地。跑马厅收回之后,市政府听取了各界人民代表提出的意见后,最终决定将“这一块有重大意义的场地辟建为人民广场,先兴筑检阅大道”,同时针对当时上海市中心地区公园绿地严重缺乏的状况,“划出检阅大道北部二百余亩土地建设人民公园,以便广大的劳动人民能在工作之余有一游憩之所”。

文章图片9

1955年1月,修建一新的人民大道正式通车

1951年9月6日,人民广场建设管理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上工务局报告了人民广场的修建计划:“跑马厅接收后,即筹划可容80000人到100000人的人民广场设计。今年计划先筑路,先在场地南部修筑'上海人民广场’以供将来游行示威及举行群众大会之用;其余场地之绝大部分,则将逐步修建,辟作文化休息及其他有益市民之用途。先筑445公尺长、100公尺宽的跑道,九月五日开工,十月一日以前完工。”

1952年6月3日,人民公园工程开工,9月25日基本完工。当年市政府工务局在人民公园设计施工报告中提道:“在公园设计的形式方面,总的来讲是采用了自然式,是以朴实美观为主。”公园设计中比较特别的一处,是将原来一条围绕四周的明沟改造为河道,可供游人划船,还可排水蓄水,开挖出的泥土还可堆出起伏的地形。不过,这条河道后被填没,现已不复存在。建成后的公园,东北为儿童活动区,西南为成人活动区,北、中部为休息游览区。园内设竹茅亭8只、水榭1座、长廊2座、棚架1座。另外,还保留了部分原跑马厅设施,如游泳池、看台、球场、旗杆等。1952年10月,人民公园建成,2日至25日组织了内部游览,26日起正式开放,当天游人近41万人次。

文章图片10

建成开放初的人民公园

文章图片11

1958年的人民公园

1952年7月22日,原跑马总会大楼改建为上海图书馆对市民开放。开馆时图书馆设普通阅览室、通俗读物阅览室、俄文图书阅览室、期刊阅览室、报纸阅览室、儿童阅览室。图书馆开馆后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最初两个月内每日平均读者数达6500余人。应广大读者要求,图书馆闭馆时间也由原来的下午五点半延长到晚上九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52年至1959年间,上海博物馆也曾设于跑马总会大楼,与上海图书馆联合办公。

文章图片12

1963年的上海图书馆外景

文章图片13

上海图书馆阅览室内座无虚席

文章图片14

1957年10月15日,巴基斯坦外宾参观坐落在大楼内的上海博物馆

1957年3月,市政府将人民公园西南角原跑马厅看台等建筑改建为上海市体育宫。体育宫占地两万余平方米,设有六个运动馆、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等,看台可容纳八千名观众,是乒乓球、武术、举重、摔跤、体操、击剑等体育项目的活动基地。

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建成后,成为当时上海市民集会和举办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每逢重大节日或有重要外宾来访,人民广场都会成为庆典游行的中心。档案记载,1959年“五一”节,上海在人民广场举行大型集会,为游行队伍服务的茶水及冷饮供应点就有20多个,除免费供应茶水外,光汽水就售出8400瓶,雪糕棒冰36000支。而到了逢五逢十的国庆之夜,人民广场还会燃放烟花,更是引来数十万群众观看,成为上海一景。

文章图片15

1959年5月1日,上海各界群众在人民广场举行集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文章图片16

1962年10月1日,上海市各界群众在人民广场集会庆祝国庆

文章图片17

1956年10月,印尼总统苏加诺来沪访问,上海20万群众在人民广场举行欢迎大会

改革开放之后,根据城市发展需要,人民广场也迎来了“大变身”。1993年底,被列为市府二号工程的人民广场改建工程正式启动,于1994年10月1日国庆45周年竣工。本次改建奠定了如今人民广场的基本格局,其总体布局为中轴线对称形式,以当时在建的新市政大楼(人民大厦)为中心,由人民公园中区、市政大楼、中心喷泉广场、上海博物馆构成广场的中轴线。中轴线两侧的副广场,大片绿地碧草如茵,花带灌木错落有致,常绿乔木枝繁叶茂,原本空旷的集会场地蜕变为绿意盎然的园林式广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绿肺”。

文章图片18

鸟瞰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解放日报》提供)

1995年,经停人民广场的上海第一条地铁全线贯通,全长300米、商业面积1万平方米的人民广场地下商业街投入运营;1997年,新建的市政大厦正式定名为“人民大厦”;1998年,在上海体育宫原址上兴建的上海大剧院举行首演;2000年,上海城市规划馆迎来首批观众。经过几十年不断完善和精心维护,人民广场早已蜕变为集行政、文化、商业、娱乐、交通枢纽等元素为一体的城市客厅,成为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休憩游览的首选之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