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的画作曾经感动过我。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身世与他的画作是捆绑在一起的。学国画的人都知道“八大山人”是他的号,他的原名叫朱耷,是明朝皇族后裔,清朝著名画家、书法家,清“四大画僧”之一,也是革新派主要领军人物。下面,为大家分析一下他的画作为什么能感动我的原因。 原因一、“省”的绘画思想感动了我。他的画作主张“省”,不管是画山石、荷花还是鱼、鸟,都在“省”字上下功夫,满满的一张纸上只画一只鸟、一条鱼或一枝花,把画面“省”出了极致,“省”出了精采。想一想,300年前的画家能有如此之开拓精神,不与古人求同,是多么的标新立异。这一思想与200年后出现的塞尚所提倡的观点如出一辙,即“把复杂的物体简化为方体、球体、柱体等基本几何体”。这不得不让我佩服和感动。清代的张庚评价八大山人的画有“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的境界。“省”字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大象无形”的哲学思想,也与我们今天所流行的“极简主义”美学观相吻合,是很超前的理论。 ![]() 八大山人作品《鱼》原因二、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感动了我。因八大山人的特殊身份(明朝皇族后裔),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只能用比较含蓄的方式,间接的通过作品的布局、笔墨来借物抒情,用象征主义手法将物人格化,寄托其心中所感所想,集中体现在荷花水禽系列、独鱼系列、苍山枯树系列等作品中,“作品似人,人似作品”,不得不让我感动。这点与雷东为代表的象征主义突出“主观”的创作手法比较相似。八大山人的画作布局疏朗,着墨简谈,气势雄壮。画中写情,技中取神,在章法上以不求完整而显得更完整。他的画作给人小而不少,是艺术家巧妙而精心的设计。 ![]() 雷东作品《贝》原因三、款印的奇巧应用感动了我。八大山人不同于之前的画家,不仅画作有创新,而且在落款上也显得出奇。例如“八大山人”四个字的写法,可看作“笑之”或“哭之”,比喻其人生的大喜大悲;在印章上,方圆搭配、纵横交错的使用,对画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中一款印形如龟,据说是由“3月19日”(崇祯皇帝祭日)几个字组合,画家以此来纪念亡国之日。了解他身世的人,就单看他的款印,你都会被带进他的世界,加上他作品中“白眼向青天”的鱼、鸟,残破的荷叶,不得不让我为之感动。 ![]() 八大山人作品《石》综上所述,八大山人的身世和作品是捆绑在一起的,让人一见难忘。他提倡的“省”字理念与后印象派大师塞尚的思想如出一辙,与雷东的象征主义提倡“主观”的创作理念是相似的,而塞尚和雷东都是在八大山人之后200年才出生的。由此可见,八大山人在绘画上的思想超越了西方两个世纪,是中国人树立文化自信的一面旗帜。这就是我为什么被他的画作所感动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