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90年,朱元璋派人传召儿子朱梓回京,却没承想,朱梓也不知道着了什么魔,竟然携爱妃自焚而死。他为何如此迫切地寻死?

 四季视野 2023-02-25 发布于北京
1390年,朱元璋派人传召儿子朱梓回京,却没承想,朱梓也不知道着了什么魔,竟然携爱妃自焚而死。他为何如此迫切地寻死?

朱梓是朱元璋的第八个儿子,生母达兰原是汉王陈友谅的宠妾,汉军兵败后被朱元璋纳入后宫,生下儿子之后被册封为达定妃。他还有个同母兄长叫朱榑,是朱元璋的第七个儿子,哥俩相差五岁。

公元1370年,还不满一周岁的朱梓,恰好赶上朱元璋分封诸王,于是还在襁褓之中就有了属地,被册封为潭王。

公元1385年,十六岁的朱梓在京城完成大婚后,便于同年底,携潭王妃于氏前往长沙就藩,当起了逍遥王爷。然而,他在蕃地仅仅只逍遥了五年,就因为被朱元璋传召回京,竟然带着潭王妃在府中自焚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到现在还是个未解之谜,就连史料上的记载也有很大的疑点。

《明史》中是这样记载的:“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显与琥俱坐诛。梓不自安。帝遣使慰谕,且召入见。梓大惧,与妃俱焚死。”朱梓的大舅哥叫于琥,被攀附到了胡惟庸案中,朱梓因此惊慌失措,害怕受到牵连。

朱元璋一开始就派人前往长沙,对儿子进行了一番安抚,后来又害怕派出去的人话说得不到位,于是就又派人传召朱梓回京,准备亲自安抚一番。可是没想到,朱梓误以为要被召回京师治罪,一时间更加惊惧失常,所以就在府中自焚了。

这虽然是正史中的记载,但也是疑点重重,很难让人信服。

首先,于琥的确是胡惟庸案中的一个受害者,但他是在李善长落马之后,才被治罪处决的。而李善长落马的时间,比朱梓自焚的时间还要晚好几天,也就是说,朱梓自焚的时候,于琥还好好地没有事发。

所以,朱梓害怕受于琥牵连,这一点很牵强,根本就说不过去。

其次,朱元璋虽然狠毒,对儿子们也异常严格,但还没有到丧心病狂、不分亲疏的地步,对儿子们始终还是有情有义的。比如第三子晋王朱棡意图谋反,这可是十恶不赦的忤逆重罪,朱元璋的处理方式顶多也就是一顿训斥,舍不得下死手。

对于父亲的性情,身为儿子的朱梓不应该不知道,完全不用担心会被治重罪,更没有必要自焚了。

所以,朱梓自焚,绝不像史料中记载的那么简单,肯定另有隐情,但究竟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于是,这就成了一桩扑朔迷离的大明疑案,以至于到了明孝宗时期,进士皇甫录对“朱梓自焚”事件,做出了另外一番解读。

在皇甫录所著的《皇明纪略》中是这样说的:朱元璋把陈友谅的宠妾达兰掳掠到后宫的时候,达兰已经有了一个月的身孕,几个月后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朱梓。

说白了,朱梓不是朱元璋的骨肉,而是汉王陈友谅的遗腹子。

达兰为了儿子,也为了替丈夫报仇,在朱元璋的后宫忍辱负重二十年,就是为了能让朱梓知道自己的身世,到了封地之后暗中蓄积力量、招兵买马,待时机成熟便为生父报仇雪恨。

朱梓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立誓要斩杀贼王为父报仇,还在一块铜牌上刻下了“宁见阎王,不见贼王”八个大字,悬于密室之内,时刻提醒自己报仇雪恨。

然而,朝廷的密探很快便发现了朱梓的异动,朱元璋恼羞成怒,命徐达之子徐祖辉率重兵杀奔长沙讨逆。兵临城下后,朱梓见大势已去,抱着孩子在城上转了一圈,将刻字的铜牌扔出城外,然后从容地返回王府,一把大火举家自焚了。

说实话,皇甫录对“朱梓自焚”事件的解读,简直有点天马行空云里雾绕的感觉,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说是很有创意的,但是从史实的角度来说根本就经不起推敲。

明朝皇宫里有一种档案叫《玉牒》,说白了就是皇家的族谱,其中明确记载着,朱梓出生于公元1369年,此时离陈友谅兵败身亡已经过去六年了。搅动四海的小哪吒,也不过在娘胎里待了三年多,他竟然在娘胎里待了六年不露头,那简直是太了不起了。

就从这一件事上就能看出来,皇甫录的解读极其不靠谱。再说了,朱梓还有一个年长五岁的同母兄长朱榑,就算是达兰生育的两个儿子里面,有一个是陈友谅的遗腹子,那也轮不到朱梓,肯定是朱榑。

同理,达兰要是真的想为亡夫报仇,肯定把这件事告诉朱榑,而不是告诉朱梓。

除了这两种解读之外,明末清初的《罪惟录》中还有一种解读,就是朱梓行为不检点,就番之前在宫里处处留情,跟许多宫女暗中保持着不清不楚的关系。就番之后,他更是乖张暴戾,鱼肉百姓,亏心事做得多了,自己把自己给吓得走上了绝路。

反正不管怎么说,朱梓的死因很蹊跷,到现在还是个未解之谜!不过,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