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程定位与实施原则

 喜欢的资料 2023-02-26 发布于天津
Image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

课程定位与实施原则

许峰瑞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摘要:跨学科主题学习板块是历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是课程综合化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具象呈现。在明确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程定位基础上,提出路径建构应有迹可循、主题设计应尽可能聚焦、教学评价应更综合多元等实施原则,以期探索出可操作性强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方式。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标准;跨学科主题学习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本着“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的课程设计原则,明确提出要“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1]因此,《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称课程标准)在原本设置的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六大板块的基础上,新设置了第七个板块——跨学科主题学习。

跨学科教学、跨学科学习的相关研究与应用已非常普遍,可以说是大势所趋。从世界教育的发展经验来看,英美等国均进行了大量跨学科学习的研究和改革;[2]从学科特点来看,历史学科的内容包罗万象、跨越古今,天然带有跨学科属性;从学生的长期发展来看,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往往涉及多个学科,相应地也就呼唤学生学会运用跨学科思维去看待和解决问题。但是,课程标准提出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与教师过去所了解的跨学科教学,既有共性,更有不同。所以在实施相关课程前,首先要对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清晰的课程定位。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程定位

在历史教学中,即便不做刻意强调,跨学科也时有发生。例如,讲到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难免会涉及语文学科的诗词歌赋、文章典籍;讲到近代西欧的殖民掠夺,地理学科的地图、气候等知识自会频频出现。但这种跨学科,从教学理念上来看多是临时或者无意而为之的;从教学方式上来看往往是随机的、碎片化的;从实施效果上来看常常停留在浅表层面,且涉及跨学科的素材多是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史料而存在,仅具备内容层面的作用,欠缺思维、能力上的运用,并不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本质上是一种“伪跨学科”。[3]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历史的总体性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比较性认识和批判性思维,实现“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学习的有机结合”,[4]课程标准在总课时中专门规划出10%的课时用于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解,不应停留在铺陈式的学科叠加或者几门学科知识的大杂烩,而是聚焦核心素养的实现,强调发现和解决真实问题,从教学理念上来看是有意为之的、有特定的目标和作用;从教学方式来看是长期的、成体系的;从实施效果来看着眼于综合、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作为一项单独的、全新的课程类型出现的,各学科的知识在其中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能够由此真切感受到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是课程综合化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具象呈现,是从“伪跨学科”到“真跨学科”的转变。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原则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机遇所在。但必须承认,跨学科主题学习既是亮点,也是难点,在落地实施方面仍存在不小的挑战。除了课时不足、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较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等老问题之外,还面临一些新困境。例如,目前跨学科主题学习相关的、权威的整合型教材、素材均比较缺乏,相关教学体系也基本处在空白状态;该课程在主题的选取、素材的使用上有很大的开放性,这一方面增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包容度,让师生开展该活动时少了些限制,容易放开手脚,但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师生的无所适从,放开手脚反而导致慌了手脚。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对于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思路、情境素材和教学策略,都有加以说明,但较为宏观;课程标准还给出了若干活动设计参考示例供教师在教学中选用,但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为主,促使学生将学科知识与社会问题的解决联系起来”,[4]这就决定了它必然要与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密切关联。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认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落实与细化,应坚持如下原则:

(一)路径建构上应有迹可循、有法可依

对学生而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综合性和探究性较强,在知识和方法上难度都很大。如果在没有充分训练和铺垫的情况下直接开展,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以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六个板块的学习为基础,在知识与思维上进行综合、拓展、提升、深化。[4]因此,在前六个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小规模、小范围的跨学科学习运用,规模上由小至大,范围上由跨少数学科到跨多数学科,方法引领上注意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难度上由浅及深、由表及里,从而建构起清晰、有梯度的跨学科学习路径,引导学生在方法和思维上熟悉如何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进入第七板块的学习时才有能力开展自主探究。例如,想要开展“古代典籍中的中华优秀文化”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在中国古代史板块的教学中,即应适当引入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典籍,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哪些部分指向了怎样的中华优秀文化,从而为后期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主题设计上应尽可能聚焦

活动主题的设计应聚焦课程标准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考虑到跨学科的特殊属性,应以实现历史学科课标要求与核心素养、其他学科课标要求与核心素养两个角度作为设计主题的依据,并尽量围绕课程主干知识或学科交叉知识设计主题,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效用。例如,革命史是初中历史学科中国近代史板块的重要内容,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阅读反映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伟大成就、代表性人物及其感人事迹的优秀文学作品,感悟革命领袖、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的学习内容,[5]《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则有“革命传统教育”的学习主题,[6]三者在知识构成和核心素养上均有显著的交叉,本着历史学科本位的出发点,可据此设计主题“近代中国革命: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开展学习活动。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跨学科主题学习占据总课时的10%,以“六三”学制为例,按照新课程方案,一至八年级新授课时间35周,九年级新授课时间33周。以福建省为例,初中历史学科三年大致为206课时,10%即约21课时,分配到每学年约7课时,每学期则为3-4课时。由此看来,课时是比较紧张的,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综合性、探究性和自主性更是加剧了这种紧张。加之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因此主题的设计应尽可能聚焦,可以尝试以小见大的方式,选择小切口,关注真问题。主题若设计得太大太泛,超出了学生的能力,则难免陷入大而无当的僵局。为确保该课程的有效实施,可参考课程标准给出的示例,结合本地情况调整主题,力求聚焦、具体、细化。例如,课程标准提供了学习主题示例“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福建地区即可结合本地革命老区的优秀历史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该主题细化为“八闽大地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并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历史资源,如古田会议会址群、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等展开自主探究。

(三)素材选取上应优先用好用足各学科课内知识,以此为基础拓展延伸

跨学科主题学习必然会使用相当数量的各学科素材,但目前跨学科教学案例使用的素材,尤其是非历史学科部分的素材,多以课外素材为主。笔者认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不应是、至少不单纯是解决某一个历史问题,而是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育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双减”背景下,跨学科主题学习不应在素材的选取上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而应适配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起到提升课堂效率的作用。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来说,如选取过多课外素材,则花在素材解读上的时间就太多,课时不够用不说,在课程目标上也难免本末倒置,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聚焦两个主要方向,其一是对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语文、地理等相关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评价,其二是对学生在跨学科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各学科共同特征、共通性素养进行评价。[4]而作为承载课程标准理念的教材知识,无疑最适合作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素材。所以跨学科主题学习素材的选取,如无特殊需要,应优先选取各学科课内知识并将其用好,从而减少素材解读的时间,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如果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足够,再适当增加课外素材以进行拓展延伸。例如,开展“古代典籍中的中华优秀文化”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时,同样是使用《论语》这一经典,与其选取课外素材,不如选取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论语〉十二章》,一则学生在解读素材时难度较小,节省了时间,提升了课堂效率;二则学生对语文课上已经学习过的内容理解较为透彻,可迅速地跳过语文理解阶段,进入历史探究阶段,避免了语文学科喧宾夺主的局面。

(四)课程实施上应追求与相关课程教师的合作共赢

不仅对学生的“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对教师的“教”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需要多个学科围绕特定主题形成真实情境,学生在该情境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师则承担起说明和引导的任务。想要顺利地完成该任务,除了对本学科知识要有较深的理解和认知外,教师还需要了解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并充分储备其他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与思维路径。很显然,这在短时间内是较难实现的。因此,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评等环节,均需要各学科教师的充分交流与有机配合。在主题的定位、素材的择用、评价的开展、时间的分配、课程的实施等方面,教师应在学科本位的基础上,通过共同教研等方式,与其他学科教师结成教学共同体,分工解决问题,实现合作共赢。例如,前文提到,在中国近代的革命这一内容上,历史、语文、道德与法治三门学科有较为显著的共通点,从历史学科本位出发,可据此开展“近代中国革命: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这一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历史教师可与语文、道德与法治的任课教师开展共同教研,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图谱,有效运用语文、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思维,确保活动顺利展开。

(五)教学评价上应更综合、多元,更具操作性

跨学科主题学习板块作为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展开学习评价。从教学实际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具有形式多样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评价的方式不应局限于单一的纸笔测试。需要根据课程标准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形成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的有机结合。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可以把控教学的尺度和深度,避免无序操作出现教学偏差。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学习评价应引领和规范教与学的始终。根据课程标准规定,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需要秉持综合性、实践性、多样性、探究性和可操作性五项原则。[4]据此,笔者认为可借助前述五项原则,具体来说可依据本课学习目标,参照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评价量表,从个人自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个维度,围绕历史学科五项核心素养的学习要求,制作相应细化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量表,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效。

就当前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而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开展普遍是以本学科为本位的。以历史学科为例,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参与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表现,以历史学科为本位,兼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评价”,[4]从当前的课程设置和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言,这是非常合理的。然而,笔者认为,从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角度、从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来看,各个学科之间不应是割裂的关系。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妨让多学科教师共上、共指导一些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不必过分纠结哪个学科为主体,而是打破学科界限的桎梏,回归真实生活的视角,着眼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且这样所涉学科的课时可以“共享”,既缓解了课时紧张的问题,也能够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更充分的条件。

总之,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7]要始终以课程标准为准则,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导向,以真实问题为主轴,以实践能力为取向,服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

[2]钟启泉. 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胡庆芳. 跨学科研究的国际视野及教师跨学科教学设计的模型建构[J]. 基础教育课程,2020(11).

[4]教育部.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63.

[5]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7.

[6]教育部.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9.

[7]徐蓝. 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 基础教育课程,2022(9).

作者:许峰瑞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