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高考模拟主题作文:“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

 阅读美丽星空 2023-02-26 发布于山东

2023高考模拟主题

“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认为,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城市证明了人类具有恢宏的想象力,证实了人类具有以最深远而持久的方式重塑自然的能力;有人却认为,乡村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源头,具有无可比拟的文化价值,人类对乡村拥有特殊的感情。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名师解题

本作文题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

材料是关于“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论述,其题意在于引导我们沿着材料提供的思路深入思考。材料提供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赞美认城市文化,另一种观点赞美乡村文化。题目给定了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使话题具有一定的可辩性,即围绕“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考生可以着重从“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中的一个方面来谈,也可以将二者联系起来,辩证地谈论,“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不是疏离、对峙的,而是相融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优秀的中华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和底气。

材料并未设置具体的写作情境,只要求考生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的感悟与思考,谈谈自己的认识,这就解除了考生的思维局限。考生大可以展开联想,多角度写作。但是考生最好将大的“文化概念”落实到具体的文化载体上,不然容易空洞。

参考立意

①城市,折射智慧之光;

②乡村让我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③城乡手拉手,共筑中国梦;等等。

精品时评

留住乡愁是文化自信之根

人民论坛   聂永乐

在社会变革日渐深化以及城市节奏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乡土社会受到了冲击,但是遍布全国各地的乡土文化在经历时代冲刷和洗礼后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与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愁密不可分,而留住乡愁不仅能够维护传统乡土社会的风貌,也能够增加人们的文化自信。

乡愁文化蕴含着社会大众的情感诉求

乡愁文化心理蕴涵着主体对地理故乡的精神皈依。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情感需求,而且属于较高层次需求,比如友谊、群体归属、情感认同等。就乡愁文化而言,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其深层次含义。

首先,个人能够通过这种文化载体流露自身在思想和情感层面上对家乡的怀念。人的情感诉求会贯穿生命的各个时期,而久别家乡的怀念会促使人们不断回忆与家乡有关的故事,在思想的波动中跨越距离的限制,并且不会受到当前思想观念的束缚,使人们保持对家乡纯洁、本真的情感诉求。

其次,不论是家乡的自然景观抑或人文气息,都可以成为乡愁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载体。同时,乡愁文化依靠个人精神层面的载体不断深化,而载体的存在使得个体从情感层面将家乡与文化相互关联。乡愁文化在历史长河的延续与变更中不断获取着新的载体,在时间的流转与跨越中不断呈现出新的内涵与价值。

最后,乡愁文化富有时代意义。文化存在以及延续的根本在于通过价值的实现来影响一代代人,而乡愁文化作为寄托情感诉求的文化形式之一,能够有效且长足地激发社会大众的情感。

乡土文化是中国文化领域永恒的主题

乡土社会是文化传承和发扬的载体。就近代历史而言,由于闭关锁国以及社会发展的落后,导致我国传统文化遭受外来文化的侵袭。传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曲折式发展历程,从最初保守的被动文化接受至后来的逐步开放以及包容并蓄的文化发展,中华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发展。一方面,传统意义上不符合时代格局的文化遭到了抨击;另一方面,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再被社会所认同。然而,尽管传统儒家文化受到了一些人的抨击,但却并没有阻碍乡土文化的发展。传统乡土文化在继承与发扬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更加深远的价值,而儒家思想的精髓也在其中得以保留和延续。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恰恰是由于乡土文化对社会情感诉求的重要意义,才使得儒家思想并未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被湮没。

乡土文化能够彰显我国文化的魅力。乡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不仅能够保持历史与时代的鲜明度,也能够使中华文化在世界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当前,众多的乡土艺术表现形式不仅为世界各国展现了我国地方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同时也成为各国对我国文化产生价值认同的重要载体。在庞大的文化体系之中,乡土文化在保持其特有价值的基础上,逐渐在环境艺术层面彰显出更加鲜明的魅力与色彩,并促使多元且丰富的乡土艺术在不同领域留下深刻的烙印。乡土文化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与文化元素的结合中升华了艺术的价值,展现了我国文化别具一格的风采。

乡愁文化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乡愁是基于人民希望国家稳定强大、能给自身带来安全感的情感,这其实是一种爱国精神的表达。在近代,传统文化地位遭受到了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身处乱世的国人抑或是身居国外的民族同胞,面对有家不能归的现状,对家乡的怀念都更加鲜明。文化认同与国家稳定相互依存,没有稳定且安宁的社会局面,便难以使大众对传统文化保持长久的认同感。

现今,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政府有能力从根本上不断改良和优化文化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同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大众对国家以及文化的肯定与认同不断增加,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文化自信。而乡土文化能够激发社会大众的凝聚力,使其重视并理解国家发展以及文化进步的重要意义,深入认识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增强社会大众的文化认同感以及爱国情怀。同时,乡愁文化能够在思想与行动的结合中逐渐增强社会大众对民族以及文化的价值肯定,最终实现文化自信。

打造富有时代气息的乡土文化体系

第一,提高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文化的传承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乡土文化同样如此。首先,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大众的文化自觉性。思想层面的文化自觉能够使人们在深入理解文化发展时代观以及世界观的背景下,提高对文化的理解程度,并逐步提升对文化的认同感。其次,要不断加强乡土文化自信。要在学习并了解地方民俗的基础上,在历史发展背景以及民间艺术风貌中汲取具有价值的文化元素,发现乡土文化的魅力。同时,要以更加客观的态度评判乡土社会的文化价值,不断优化乡土文化发展结构。最后,要在社会大众接受教育的同时,提升乡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并在教育覆盖面不断拓展的基础上,加深与国外文化的交流。

第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机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传统民间文化难以与社会主流相融合,形成与社会发展节奏相适应的秩序与道德标准。所以,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不断推进并深化文化的导向及联动体系,借助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强化乡土文化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融入与发展,并借此提升乡土文化对大众的影响力。要根据不同乡土社会的文化特色、内涵以及价值,找出其与社会发展相互联动的关键,对其中高尚且意义深远的文化元素进行宣传,使社会大众在追求主流价值理念的同时,不断强化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形成乡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强化机制,从根本上改善社会大众对乡土文化的错误以及片面理解。同时,还应加强乡土文化与其他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流,在吸收先进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乡土文化的转型与升级,打造更加健全且富有时代气息的乡土文化体系。

第三,培养高水平人才队伍,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因此,政府要不断发挥自身统筹协调以及宏观导向作用,重视对乡土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以便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一方面,要在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基础上,逐步带动地方文化发展;另一方面,要构建能够扎根于乡土文化的人才队伍。要广泛动员社会多方力量参与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丰富多元的社会活动扩大乡土文化的影响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