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伟光 (黑龙江)呼伦贝尔草原风情散记【散文】(评论:宋国元)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作家档案】卢伟光笔名草户,主任编辑,现任鸡西矿工报副总编辑,黑龙江作家协会员,黑龙江煤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鸡西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1960年3月生于大兴安岭脚下一个依山傍水的小镇,生在林区,长在草原,就读铁路学校,出身不伦不类。

    做过知青工、通信工、当过代课教师、药师、医师……转行宣传,1992年始做新闻工作,经历不伦不类。

    期间中专学药剂,大专学医疗,大学学政治,复又学新闻,学业不伦不类。

自恃并非舞文弄墨之人,却爱挑灯熬夜,心织笔耕。主写新闻,又多散文、杂文、文学评论,新闻与文学理论与实践作品获国家、省部级奖励百余篇。体裁不伦不类。

    “一支秃笔写几篇不伦不类文章,一片诚心交几位可亲可敬朋友”是作者作文做人之座右铭。如此不伦不类,却先后荣获中国企业报协会、中国煤炭新闻工作者协会、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省企业报协会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原创作品作者授权发布

       呼伦贝尔草原风情散记



                       【黑龙江】卢伟光

 

        蒙古袍——色彩斑斓的画

               ——呼伦贝尔草原风情散记(一)

踏上阔别多年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清新中飘逸着奶香的空气扑鼻而来,一望无际的绿野上点缀着奔跑的牛羊,童年时留在脑海中的蒙古民族的。

衣、食、住、行的烙印已被改革开放的浪潮荡涤得所剩无几,我顺着曾经熟悉的蒙古族苏木(相当于汉族乡级建制)寻觅着。首先令我惊诧的当属牧民的衣着打扮。

草原生活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牧羊人有了居民点,服饰习惯大为改观。牛仔装、猎装、羽绒服、西装、老板裤,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附近城镇市场有什么服装,或是商贩把服装生意做到草原上,一种款式可人的时装,往往一夜之间就跑到蒙古族青年男女的身上。新一代牧民手里有了钱,出手可不吝啬。

老牧民扎布苏荣的看法有所不同:真正的草原牧民,一年四季都爱穿袍子。这袍子便是蒙古袍。古代的蒙古族牧人常以马背为家,逐水草而迁徒,往来频繁,居无定所,夜里常是合衣而卧。夏夜,牧民多半睡在蒙古包以外的勒勒车上,用蒙古袍裹住身子,既可作睡袋又可当蚊帐。

夏季的袍子多是棉布或丝绸做成的。艳丽多彩的袍子,再配上好看的头饰和腰带,把年轻的姑娘小伙们装扮得美丽动人,比草原上盛开的鲜花开还要娇艳。袍子领高袖长,为的是保护脖子、手腕不被蚊虫叮咬;袍身松驰宽展,袍襟里小外大、下摆无缝。既能马上运动自如,又可裹住膝盖腿腕不受风寒。

冬季的袍子则是用毛皮缝制的。蒙古族手艺人选择毛长绒厚的上等羊皮,经过发酵,铲皮等工序,直把皮子加工得洁白柔软。用这样皮面做成的袍子轻便而温暖。虽说凛冽的寒冬冰天雪地,朔风怒吼,茫茫草原地冻天寒,可蒙古族牧人穿上轻暖的皮袍,或马上驰骋,或地上盘桓,或岩穴藏身,或草丛度夜,全凭它掩身护体,暖意融融,方无病虞。

上讲究的袍子全是蒙古族女人的精工细做,肥瘦合体,颜色般配,盘肠绣领,缎带滚边儿,姹紫嫣红,斑斓多彩,一夜着体,满身生辉。宽大的丝绸腰带横于腰间,庄严整饰之状可掬。男人腰带偏下,上身紧裹腰胸,曲线绰约,英姿疯爽。马上飞跑的时候,风声习习,长衣飘飘,颇似仙踪缥缈的身姿。

虽说如今住在城镇的蒙古族人乃至牧区的蒙古族青年男女已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穿袍子了。但是,蒙古袍毕竟是正宗的蒙古族文化遗产,每逢节庆之日,举办那达慕(蒙古语:娱乐)大会,以及集中展示蒙古族生活的艺术舞台,服装王国里,仍是蒙古袍的天下,因为在蒙古族人眼里,蒙古袍已成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的象征。

 

       蒙古包——饱蘸深情的史 

         ——呼伦贝尔草原风情散记(二)

踏上呼伦贝尔草原,顺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无际草原放眼望去,那犹如点点白帕的“天似穹庐,庞盖四野”的蒙古族毡帐,把一碧千里的沃野点缀得如诗如画。

若从《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的“穹庐”推算,蒙古包当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几千年来,蒙古包默默地伴随着匈奴人、敕勒人、蒙古人,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相传了一代又一代。这些体现了蒙古人工程建筑智慧和技巧的历史产物,铭记和浓缩着一个伟大民族的历史。

在牧区,保持民族风格的蒙古包,其构造极其简单,牧民们在草原上选好一块平整的开阔地,用石块垒起一层直径三四米长的圆形房基,把事先用桦木杆和皮毛绳串联成的木杆片围成墙壁,在朝南的方向留个屋门,屋顶呈斜坡状,中心开一个圆形天窗。毡帐的框架外包上毛毡或兽皮,一座漂亮的蒙古包就轻而易举地落成了。

相传蒙古包的造型是受到蜜蜂营造蜂房的启示,这是否史实,无从考究。但就其科学和实用意义上讲,则大有学问。圆形的蒙古包在地势开阔的草原上,可以对无遮无挡的大风起到最好的缓冲作用;门朝南开,冬季可以挡住西北风;斜坡屋顶,夏季不存雨水;包顶的天窗,既可通风,又能出烟。炎热的夏季,打开包门,再卷起包房周围的毡角,闷热的蒙古包内顿时八面来风,凉爽宜人。虽构造简单,却优点颇多,堪称民族建筑史上独具一格的杰作。

传统意义上的蒙古包虽有诸多优点,但是窗子少,屋内昏暗,面积小,仅可容身。随着浩特(村)、苏木(乡)、旗(县)各级政权的建立,蒙古人游牧生活习惯逐步改变,蒙古包固有的优势逐渐缩小。长足进入现代化生活的蒙古族人民,像喜爱新潮时装一样,终于越来越多地选择了砖瓦房乃至楼房。难怪许多到了呼伦贝尔的人,即使到了草原也很难见到蒙古包。而一些不忍舍弃蒙古包的蒙古族兄弟,则舍得大把的钞票,把钢筋、水泥、玻璃甚至华丽板等现代建筑材料和装潢材料引入茫茫草原,平地搭起豪华气魄的“现代化蒙古包”,里面卧室、客厅、餐厅一应俱全,毡房内电视机、录音机、电冰箱都算不上什么新鲜玩艺儿。在陈巴尔虎旗的一幢蒙古包内,伴着霓红灯交烁,现代充行音乐从中飘出,青年男妇女载歌载舞,欢声笑语,游牧民族的当代青年过上了不眠的夜生活。

在海拉尔、满洲里、拉布大林等呼伦贝尔草原的中心城市里,人们的居住条件与内陆并无两样。现代化的城市高层建筑和古老的俄罗斯建筑纵横交织,方寸之内可见古今中外。但朋友来了,最高的礼遇,是住进呼伦贝尔宾馆院内的蒙古包,别看这些蒙古包与宾馆主楼相比,显得有些矮小和微不足道,但浓缩其中的草原风情却别有情趣。夜深人静时,品味《敕勒歌》,就会有身临其境之中,对“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首传统的乐府民歌,有着更直接了当的理解。

作为民族历史的产物和蒙古人智慧的结晶,就是有一天蒙古包被草原现代化建筑完全取代了,它所具有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史料价值也将永载史册。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意义,坐落在海拉尔市中心的一些机关、学校、商厦、餐馆的楼顶,都不无夸张地创意出隆起的“穹庐”,这样,是否就能把蒙古族这个伟大的民族的历史浓缩其中了呢?


  蒙古餐——别具韵味的诗 

              ——呼伦贝尔草原风情散记(三)

此行呼伦贝尔草原,对于我这个好吃之人来说,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些带有民族特色的吃法喝法,现在想起来也不免垂涎欲滴。奶茶、奶酒、奶酪、奶皮子、奶豆腐、手把肉、涮羊肉、烤全羊……随意吃起,别具韵味。可以说再高级饭店的美味珍馐也难与之媲美。

在新巴尔虎左旗(旗:相当于县建制),蒙古族姑娘萨仁格日勃用灵巧的双手,把砖茶放在木碗里捣碎,加水在大铜壶里煎熬。一会儿,茶水卷着茶沫,翻着暗紫色的浪花,哗哗地响起来。萨仁姑娘舀起一瓢洁白鲜美的牛奶,哗的一声,倒进铜壶。片刻,奶茶沸腾了,一阵深纯绵厚的芳香顿时溢满了蒙古包。

清晨,一碗奶茶一把炒米,或是几块奶豆腐就算是一顿美味的早餐。一年四季,蒙古人的餐桌上都离不开这滚烫的奶茶。蒙古族吃法看似粗俗简单,实际上大有营养上的学问。就说奶油吧,鲜牛奶倒入桶中,搅拌发酵,脂肪浮在表层。捞出脂肪,滤去渣滓,放在温火上煎熬。待颜色由白变黄后出锅冷却,就成了奶油。不用说,这牛奶中的精华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我想,蒙古族姑娘个个挺拔健美,小伙子粗犷剽悍,定与这奶油有关系。

我曾带回一盒奶油馈赠亲友,他舍不得大吃二喝,而是小心翼翼地取一点抹到馒头片上,放在火上烤了烤,顿时色泽金黄,满屋飘香。事隔半年,谈及时仍觉回味绵长。

奶茶、奶油、奶酒虽说顿顿离不开,但这仅仅是佐食。到了真正的草原上,不吃羊肉才会抱憾终身呢。

最带有远古文明色彩的吃法,要说是手把肉。蒙古族人把洗净的全羊切成几大块,在清水锅里炖煮,只在锅上开两个滚,就离火,再用大盆盛上桌面,每人持刀一把,边割边吃。肉的外表变白,里边还冒着血丝,鲜嫩脆软。蒙古人说,这样保留了营养。煮肉时不放任何佐料,吃肉时也仅放一些盐末。蒙古人以为掺进别的成分,味道就不纯不美了。不仅如此,蒙古人用以招待贵客的烤全羊、烤羊腿、烧羊尾、涮羊肉,也尽是原滋原味,不放任何佐料。难怪在草原吃的羊肉味与在城里吃的就不是一般味道。

蒙古族的涮羊肉亦是如此,盛肉片用大茶盘,一次要上十来斤肉,清水在火锅内烧开后用筷子夹一片羊肉在锅内涮一下即刻捞出,肉片白里透红,只蘸盐面,几乎别无佐料,就连近些年用以佐食的韭菜花也要草原野生的货色。甚至连仅放的少许青菜也要在肉吃完后再下,只为了解腻。

蒙古族人对奶和肉的需求超过粮食和蔬菜。在草原吃肉,是真正意义的吃肉,一位内陆朋友初到草原,吃罢涮羊肉,要一碗米饭,主人捧腹大笑,弄得那位朋友莫名其妙。主人解释道,在草原作客,吃肉就是主食,通常是用不着再做米饭的。

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吃喝令人回味。喝一杯奶茶,吃一块手把肉,畅饮牧人家的马奶酒,再与蒙古族青年男妇女们狂歌豪舞,仿佛自己也成了这个剽悍骁勇的民族中的一员了。

有人说“食在广州”,我说吃在草原,不是一首别具韵味的诗吗?

 

     勒勒车——古老传唱的歌

               ——呼伦贝尔风情散记(四)

我国最大的草原是内蒙古草原,内蒙古最大的草原又是呼伦贝尔草原。在这片浩瀚无垠、壮阔高远的草原上,人们曾经骑马乘驼,过着游牧生活。肥美的草原并非孤立于世界之外,森林、湖泊、沙丘等各种地容地貌合成了草原复杂的地理环境。迁徒之中,必然需要便利的运输工具,勒勒车便如同蒙古人的亲密伴侣,伴着一个民族从远古走来。

古老的驿道上,勒勒车那缓缓转动的车轮,发出“吱扭扭、吱扭扭”的声音,曾经骄傲地展示自己现代化的旋律;现代化的柏油路旁,勒勒车那缓缓转动着的车轮,在现代都市噪声中发出近乎被淹没却声声不息“吱扭扭,吱扭扭”的声响,仿佛传唱着一支古老的歌。在通向未来的路上,勒勒车那缓缓转动的车轮,还会像个不慌不忙的历史老人,用沉重的辙印,奏出“吱扭扭,吱扭扭”的乐章吗?也许它仅仅是在书写最后阶段的历史。

勒勒车碾过的辙印究竟有多长?造车的年代究竟有多远?已经无法去考证。只记得中学的历史教师曾说过,南北朝时期,蒙古人的祖先造车技术就已相当高超。勒勒车的最大特征就是车轮高大,通常以草原上常见的桦木为造车原料。车轴、车辕、车架、轩圈及至辐条全用桦木制做,这是因为桦木质地坚硬,着水受潮不易变形。轴心围绕车轴旋转时,轮与轴磨损都很厉害,常常需要更换。近代的勒勒车上,车轴和轴心都镶有铁环,使车的寿命大为延长。

勒勒车的车轮高大并不足为怪。在草原上的行程,常常要碾过茂密草丛,深厚的积雪,河边的泥溏和湖滨的沼泽,勒勒车作为常年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人必备的运载工具,而高大的车轮无疑是跨越这些障碍和艰难旅途的最佳选择。

勒勒车“吱扭扭、吱扭扭”的声音,在蒙古人听来,格外悦耳,这也许是勒勒车已成为他们生活中难舍难分的一部分的缘故吧。渴了,是载着木桶的勒勒车,从远处的源头或泉边运来如同甘露般的清水;饿了,又是勒勒车装满绒毛、皮草和肉乳,从邻近的汉族村落里换回来面油盐;迁往新牧场的路上,还是这一辆辆缓缓行进的勒勒车,前面载人,后面拉货,一列车就是一个旅途中完整的家。

十年前,我曾参加过一次在宝日其勒(海拉尔市东20公里)举行的那达慕大会,那热烈的场面至今记忆犹新。射箭、赛马、摔跤比赛高潮迭起,民族商品琳琅满目,轻歌漫舞美不胜收。最壮观的还是几十辆勒勒车,首尾相连宛如一阵长蛇,载着吉祥、载着如意、载着丰收、载着欢喜,更载着希望,在盛夏的草原上,与来自四面八方的勒勒车队,汇成一个无比壮观的车的海洋……

此行牧区,勒勒车虽然还在碾动着,但也不过是星星点点。在茫茫的草原上,一条条宽宽的、平平的柏油路、水泥路已如飘带般扯向天边,一排排装满货物的卡车、一辆辆高级轿车高扬着响亮的喇叭呼啸而过,去逐鹿俄罗斯、问鼎东北亚。

在草原经济已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时,在蒙古民族历史被卷入市场经济的潮头时,勒勒车那“吱扭扭,吱扭扭”的声音,理所当然地成了一支古老传唱的歌。

【评论】 

     大草原上美丽的衣食住行

              ——评草户散文“呼伦贝尔”系列



                   【黑龙江】宋国元

我平生没有见过大海。大海的粗野,大海的宁静,大海的豪放等等,都是从别人的文章里读到的。我渴望见到大海,同样,我平生也没有见到过草原,草原的辽阔,草原的深邃,草原的美丽等等,也都是从别人的文章里读到的。我渴望见到草原。

我多么希望有机会投进大海的怀抱,踏进草原的腹地,仰面蓝天,做一回惬意的深呼吸!

这一次,翻阅草户的《不伦不类集》有机会跟随他的笔触,走进了呼伦贝尔大草原,领略了一番那里绚丽的画卷,深情的诗章,厚重的史实,古老的歌谣,也算是还了一个夙愿吧。

“呼伦贝尔”系列由四篇散文组成:《蒙古袍——色彩斑斓的画》、《蒙古餐——别具韵味的诗》、《蒙古包——饱蘸深情的史》和《勒勒车——古老传唱的歌》。

作者在这组散文的开篇便给我们展示了一幅草原上的画,这画是绚丽、斑斓的。作者写到:虽然“草原生活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牧羊人有了居民点,服饰习惯大为改观。牛仔装、猎装、羽绒服、西装、老板裤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但老牧民扎布苏荣却认为,真正的草原牧民,一年四季都爱穿袍子——即蒙古袍。

各色各样的蒙古袍点缀在大草原上,加上羊群、蒙古包、勒勒车,不是一幅画吗?

作者不惜笔墨写到:“夏季的袍子多是棉布或丝绸做成的。艳丽色彩的袍子,再配上好看的头饰和腰带,把年轻的姑娘小伙们装扮得美丽动人,比草原上盛开的鲜花还要娇艳……”

“冬季的袍子则是用毛皮缝制的。蒙古族手艺人选择毛长绒厚的上等羊皮,经过发酵、铲皮等工序,直把皮子加工得洁白柔软……”

“上讲究的袍子全是蒙古族女人的精工细做,肥瘦合体,颜色般配,盘腰绣领,缎带滚边儿,姹紫嫣红,斑斓多彩,一经着身满身生辉。”

“蒙古袍已成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的象征。”这画也是民族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作者就像品味诗歌一样,品味草原上的吃食:“奶茶、奶酒、奶酪、奶皮子、奶豆腐、手把肉、涮羊肉、烤全羊……随意吃起来,别具韵味……可以说再高级饭店的美味珍馐也难与之媲美。”但“到了真正的草原上,不吃羊肉才会抱憾终身呢。”作者一招一式地介绍,不让读者馋涎欲滴才怪。请看下面的描述:

“最带有远古文明色彩的吃法,要说是手把肉。蒙古族人把洗净的全羊切成几大块,在清水锅里炖煮,只在锅上开两个滚就离火,再用大盆盛上桌面,每人持刀一把,边割边吃。肉的外表变白,里边还冒着血丝,鲜嫩脆软。蒙古族人说,这样保留了营养。煮肉时不放任何调料,吃肉时也仅放一些盐末。蒙古族人以为掺进别的成分,味道就不纯不美了。不仅如此,蒙古族人用以招待贵客的烤全羊、烤羊腿、烤羊尾、涮羊肉,也仅是原滋味,不放任何调料。”

作者到了呼伦贝尔草原,自然不能不去造访蒙古包,那是大草原这幅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作者翻开了史书:“几千年来,蒙古包默默地伴随着匈奴人、敕勒人。蒙古族人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相传了一代又一代……铭记和浓缩着一个伟大民族的历史。”相传蒙古包的造型是受到蜜蜂营造蜂房的启示,虽有很多优点,但面积很小,仅可容身。随着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现在的蒙古包就显得豪华气魄多了,里面卧室、客厅、餐厅一应俱全;电视机、电冰箱、录音机也都不算什么新鲜玩艺儿了。

蒙古包的进步,不是有力地证明了一个伟大民族的进步吗?

“'吱扭扭,吱扭扭’,一支古老而又单调的歌从草原那头传来。歌声渐近,勒勒车渐近。勒勒车曾经是大草原的主要运输工具,曾经辉煌了几千年。作者说,现在“勒勒车虽然还在碾动着,但也不过是星星点点。在茫茫草原上,一条条宽宽的、平平的柏油路、水泥路已如飘带般扯向天边,一排排装满货物的卡车、一辆辆高级轿车高扬着响亮的喇叭呼啸而过……”照此下去,我想要不了多久,这古老的歌也会停歇的,要看一看勒勒车,也许到博物馆去才可能找到。勒勒车是蒙古族人的骄傲,那支歌会永远唱在他们心里的。

草户的这一组散文作品与《塞上……》系列一样,写法和风格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一个写的是地域景观,一个写的是人文景观,都给了读者美的享受,过后回味绵长,印象颇深。

我这样想,或许有一天,我会读到草户关于大海的故事。

感谢阅读

编辑:瑞雪  制作:腊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