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天地】徐翠华(黑龙江密山)我们与父母的战争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我们与父母的战争

 □徐翠华


冬天的白天很短,下午三点刚过,天就黑透了。七十六岁的母亲没什么时间概念,只要看见天黑了,饭没做好,就会急得团团转,焦躁不安。八十岁的父亲呢,也是天一黑就想吃饭,如果晚一点,那就找出剩饭,开水一泡,没有菜也要把饭吃了。反复强调“等我们下班回来做饭吃赶趟”无果后,我只好请假提前回来做饭。于是“争夺厨房”的大战便开始了。

那天敲门进去,母亲照例迎在门口,第一句话:“你下班从单位直接过来的?”“嗯。”我边脱鞋边应。“你咋又买菜了?家里有的是菜,你攒钱给儿子娶媳妇吧,别浪费了,行吗?”母亲开始向我开炮了。我避其锋芒,要求:“妈,你别堵门口,让我进去。”“我说的你听见了吗?”母亲继续炮轰,大有我不答应决不罢休之势。我虚晃一枪:“嗯,这菜我一会儿拿家去,不给你吃。这一回合,我成功把“弹药”运到阵地,开始做饭。

我看剩饭还够,打算炖刚买来的豆角。一翻冰箱,心里就堵得慌。“妈,中午老三放冰箱里的鲜肉呢?”“我不知道啊?”“那你帮我翻翻下面冷冻层有没有,我去掐豆角。”我转身进了厨房。洗完豆角,也没见着母亲拿肉,便喊:“妈,肉拿出来了吗?”“啊?什么肉?”母亲从卧室出来,手里拿着刚扒好的葱,一脸茫然。我暗自后悔:三妹早就告诉过我,别指望妈,我怎么就不长记性?只好起身,自己去翻。好在肉是刚放进去的,冻得不是很实。我切好肉后,点着煤气,开始炒菜。爆锅,放肉,放豆角,翻炒,忙得不亦乐乎。母亲进了厨房,窄窄的厨房一下子拥挤了。她又要开门去阳台。我方寸大乱:“妈,你要干啥?”“我去扒葱,你炒菜不是用吗?”“这个是你扒完的,一半我切了放锅里了”我举起剩下的半棵葱给母亲看。“呵呵,是吗?我扒葱了?我这脑子,该割下来扔了。母亲自嘲。我一回头,锅里菜冒烟了,我也来火了:“妈,你进屋看电视吧!一会饭好了我叫你。”“那我刮完菜板再走。”母亲仍坚守战场,我顿时无语。看来第二回合胜负各半。

菜终于出锅了,我盛好饭菜,招呼爸妈过来吃。我一尝,豆角没放盐,只好懊恼地回锅。心想,如果不是母亲捣乱,怎么能忘呢?等再盛出来,豆角已被我搅得面目全非。父亲很宽厚地安慰:“烂点好,我和你妈愿意吃烂糊的。母亲果真吃得津津有味,早已忘记了这是我买来的菜了。嘿,扳回一局,这回我又赢了。

后来曾跟三妹交流,她得意地说:“我炒菜,妈从来不进厨房。妈要是进去,你就撵她去看电视。”我十分沮丧:“我也撵不走,我厨艺不行,妈是不放心我。”我信心实在不足。

期末前的一天晚上,我对父母说:“爸,妈,从明天起,我得五点能到家,学校下班晚,总提前回来要扣考核分。你们千万别着急吃饭,我回来做跟趟儿。”“嗯。不用管我们,中午老三来做得多,晚上有口剩饭剩菜就够了。母亲爽快地回答,好像她终于抢回了自己的阵地,语气里还有些兴奋的成分。我暗想,但愿明晚我来时还有迎战的机会。

第二天下午,我终于熬到下班时间,打车就往母亲家里赶。一进门,母亲还照例堵在门口,笑着看我。我照例请母亲让开。父亲出来了,得意地说:“我们吃完饭了。”我十分懊恼,今天我要不战而退吗?心有不甘,问道:“有我吃的饭吗?”我边说边检查他们的剩饭。厨房里,一小碗西兰花被母亲熥得黢黑,昨天的豆角还有半盘。我来了脾气:“妈,炒菜不能熥,一熥就烂了,多难吃?再一个,剩菜吃一顿就行了,这豆角都两天了,还不倒了?”我边说边动手倒菜,母亲一下子急眼了:“这菜没馊,怎么不能吃?你敢给我倒!”我只好收兵。就知道她是刚做的新鲜菜舍不得吃,专挑剩菜吃的习惯没法改了。还是三妹说得对,偷摸倒掉她也不会找,等机会吧。这一仗,我输得彻底,明天还是继续请假吧。

第三天晚上,开门的是父亲。我一愣,“我妈呢?”“你妈做饭呢。”“这饭锅的灯怎么不亮?”见我进门,母亲赶紧求援,我这回有了机会。插好电源,准备劝母亲退出阵地。父亲进来了:“你告诉我怎么抄作,你妈淘米,我插电,保证能学会做饭。”我以为父亲会知难而退。谁知教了一遍,父亲居然会了,高兴地说:“你放心吧,我保证会。”我听了心里不是滋味,父亲一辈子没进过厨房,八十岁了却要学习做饭。母亲的阵营有扩大的趋势啊!“还是我来吧,我妈炒菜不行。”我话音一落,母亲就提高了嗓音:“谁说我不会做饭?我做了一辈子饭,你们哪个饿着了?十里八村谁不说我做饭好吃?”我刚想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你现在连炒土豆丝都不会做”,又把话咽了回去。他们什么时候开始一致对外了?我还是“好汉不吃眼前亏”吧。

第四天晚上进门,饭菜已经摆在桌上;第五天,厨房餐后卫生已经打扫完毕。连连失利后,我弄清楚了,父母每天提前做饭时间,如果我再早点回来,他们能把午饭晚饭给连起来,可我却不能不上班啊!看来继续请假,也没了意义了,我只能投降。因为不放心,偶尔下班去看一眼,发现姐姐弟弟经常带饭过来,甚至有时我们的儿女也参与二老的三餐了。心中窃喜,我的阵营一向比父母的强大,怎么就忽视了呢?又一想:最不孝的儿女该是我们这些有工作的人吧?父母需要时,我们身不由己,把照顾他们的阵地拱手让出。当初父母为了光耀门楣,辛辛苦苦把我们供养出去,可他们就没有想过,供出我们,亏的是他们自己吗?

命不息,战斗不止。如今,很多年迈的父母还在努力坚守着厨房这块他们曾经取得过辉煌战绩的领地。虽然儿女们在不断扩张,但父母绝不会拱手相让。他们希望哪怕不能为儿女们做饭了,也要给自己做饭,哪怕难吃,哪怕做坏,他们也不想牵累儿女。

“攻占厨房”的战争还在继续,并且如火如荼。我想无论胜负,我们都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的父母——还能战斗。

【作家档案】 徐翠华,1968年03月21日出生于密山市,本科毕业,在兴凯湖边长大,大学毕业后曾在多个乡村任教,现任教于实验中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爱好文学,偶有创作,不成气候,受兴凯湖文化在线笔友影响,小试文笔,调一款心灵鸡汤,与笔友共享。2011年在鸡西市“喜迎十八大、红动鸡西、唱响鸡西人精神”大赛中,获二等奖。黑龙江省煤矿作家协会会员、密山市作家协会理事。有诗歌、散文在《鸡西矿工报》、《创业者》以及网络平台发表。

 【在线编辑:林兆丰】

声明:原创作者作品抄袭剽窃责任自负

顾问:卢伟光:作家 《鸡西矿工报》副总编辑

       孙文斌:小说家

       沈晓密:散文家

       秦   萌:《北方时报》“乡雪版“”编辑

       郭亚楠:作家 《创业者》编辑

       鲁学民:诗人 学者 鸡西市新闻传媒集团副总经理 总编辑

 主编:瑞雪  制作:腊梅 微信号:131154779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