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联芹 | 诗意中的笔走龙蛇 ---海小粟诗歌《端午.墨香》浅析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作家档案

张联芹笔名花无语,绝句小说新文体学会(筹委会)执行会长兼伏羲绝学书院秘书长,白山作协会员。《西南作家》《中国魂》《山风》编委,《作家周刊》网站责任编辑。作品散见于《星星.散文诗》《山东文学》《微型小说月报》《新青年》《周末.新江北》《西南作家》《你我她》《兰坪》《作家周刊》《首钢日报》《廊坊日报》《襄阳晚报》《长白山日报》《蒙古贞日报》《公主岭报》《达州新报》《德州晚报》《三门峡日报》《关东诗人》《东方石化报》、苏里南《中华日报》、美国《伊利华报》等国内外报刊。作品在全国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

 诗意中的笔走龙蛇

--海小粟诗歌《端午.墨香》浅析
                          吉林 张联芹

端午是一个既让人心痛,又让人诗意蓬发的日子。这一天,所有的凝思和遐想都溶于笔端,飞扬出来的不仅仅是诗意,还有历史的厚重和笔走龙蛇。

五月的山坡是谁研制的一池绿墨?疑问起笔,带着深邃的内蕴和诗意款款而来,让人感受到的不仅是诗歌,还有一种源自于灵魂深处的思考和究问。谁说屈原的脚步渐行渐远?你看,他正从将军湖的波光中走过--一句话,打开了情感的闸门,奔涌而出的是深深的怀念和敬仰。

屈原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厚重的诗文,更给我们留下了一种品格和风骨。这种高洁是亘古的,在高洁中走入“欧柳颜赵”的走笔龙蛇:北大荒书法长廊里,一幅幅历史画卷被徐徐展开。通今博古,贯汇古今,让历史的声音再次回响。荣耀和耻辱、战争与和平、伟大与平凡、回忆与未来……圈圈点点都斑驳着历史、疼痛着时光!

在诗意而忧伤的端午、在浸染着墨香的北大荒书法长廊,聆听历史的声音、感受生命的厚重、体会民族的气节、敬仰人性的光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厚重,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源自于灵魂深处的感悟与归隐。

诗歌是语言的,而意境却是语言之外的。用凝练而又质朴的语言打动读者,是一首诗歌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本首诗作,用语深情而朴实,所选择的物象有大有小,大到一段历史几代人,小到一朵花一株野草……物象众多,却不繁乱。意象宽博而丰富,虚实相间中就在可见的表象里嵌进了思考。诗语跳跃却诗脉相连,从今日到昨天、从繁华到落寞、从端午到墨香、从一个人到一个民族……端午、墨香这条主线始终贯穿其中,让人在品味中感受香甜,抑或是悲苦。排比、隐喻、象征、拟人等写作手法的应用增加了诗歌的文学欣赏性;清新灵动的诗语增加了诗作的可读性;句式长短相间,增加建筑美感,目所能及之处无不彰显着诗歌的魅力和语言的精髓,凝练而耐品,犹如一尊烈火淬炼的陶器,精致高贵,却又带着自然的芬芳……

端午 . 墨香
——端午节与友同游北大荒书法长廊
作者:海小粟



是谁研了一池绿墨
洒了薄薄的翠色
浸染端午的山川和草坡
暖风轻扬诗人的衣袍 飘逸摇曳
似屈子的脚步从将军湖的波光走过
向着北大荒书法长廊
向着刀耕火种的历史
走入欧柳颜赵的走笔龙蛇
门楣高昂
仰望羲之长长的水袖
在白鹅百转的颈项边飘摇
每一道婉转的线条都在《兰亭序》里复活
碑林在一片欢畅的意向里劲健遒媚
叮咚的水声里群花恣意活泼
汇集万千种态势酝酿一场宏大的静穆
千回百转中一滴滴水墨
化为厚重的斧凿
一声声雕琢历史的皮骨

先辈的荣光渐渐清晰成闪耀的刺青
解开一条条彩色的丝线
翠绿的粽叶下面一场洁白的心思
包裹着古老的香甜和传说
端起一碗雄黄酒
采一束青蒿为笔
蘸上墨香  粽香  诗香与记忆的芬芳
写一首字字流香的端午
听江南龙舟的号子
听北大荒破土开疆的吼声
在碑林的四面八方轻轻回响

 在线编辑:林兆丰


顾问:卢伟光:作家 《鸡西矿工报》副总编辑

            孙文斌:小说家

            沈晓密:散文家

            秦    萌:《北方时报》“乡雪版“”编辑

            郭亚楠:作家 《创业者》编辑

            白    雪:作家

            张磊晶:作家

主编:瑞雪       制作:腊梅      微信号:1311547791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