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陈百贵 | 憨福的奇遇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憨福的奇遇(小小说)

                       文/陈百贵(山东临清)

    我们这一带有个习惯,长辈呼唤小辈,大人呼唤小孩时,往往在名字的前面,加一个“憨”字。比如你的名字叫“福”或“贵”,他们就叫你“憨福”“憨贵”。这里透露着浓浓的乡情,这乡情又亲切,又淳朴!假如你是游子,当你听到有人这样称呼你时,那就说明你已经到家了。心立刻就踏实下来。要是有人恭恭敬敬地,叫全了你的名字,心里倒有一种生疏感,觉得怪别扭的。

    憨福就是这样,三十岁了,大人小孩见了他,还都叫他“憨福”。他的全名叫贾光福,如今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三十年了,没人叫过他的全名,因为他至今也没娶上媳妇。没娶媳妇,不算成家。没成家,就是小孩。所以这个“憨”字,到如今也没去掉。

    憨福的母亲长年有病,父亲在他十二岁的时候,腿又摔断了。所以,他连初中都没上,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从小养成了勤劳、勤俭的好习惯。如今在一个工厂里打工,上下班骑着辆脚蹬三轮,见到可卖钱的垃圾,就拾到车上。人们都说,憨福这孩子不孬,就是命不好,太穷了!这句话,咋一听是好话。可是,潜台词就不是好话了。潜台词是:这孬那孬,数穷最孬。你看现在:感恩的、下跪的,都是穷人。憨福人品好,干活实着,大小老板都愿意用他。他还乐于助人,所以大家说他:人不孬,就是命不好,太穷了,也是实话。

    憨福,正因为人品好,最近碰上了一件事,竟然几乎改变了他的命运。

    这天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还没有一竿子高。清风吹来,清爽宜人,还有点淡淡的花香;好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憨福蹬着三轮车,兴冲冲地上班去。凉风一吹,精神头也上来了,嘴里竟哼哼起小调来。憨福一上大公路,见路边上躺着个老太太。汽车电车,来来往往,谁也不敢停下来施救。就连步行的人,远远地看一眼,也都匆匆地离开了。憨福赶忙过去,一看,老太太还没死。赶忙扶起老太太,让老太太半躺在他的怀里。就喊了起来:“过路的老乡们!谁给俺打一下120,这个老太太出车祸了!”他不喊还好,一喊,人走得更快了!

    正无计可施,一辆黑轿车驶来。憨福灵机一动,把老太太放在地上。跑过去,在车前一跪,喊道:“开车的大叔,行行好吧!俺娘的腿被车轧断了,帮忙打个120吧!”喊着还真哭了起来。

   “碰瓷儿呀?不要命了!”开车的一边吼着,一边想绕过去。

   “俺娘的腿被车轧断了,行行好,打个120吧!”憨福哭着说,跪在车前,就是不起来。开车的无奈,摇下玻璃,向老太太这边看过来,老太太也扭过了脸来。

   “吁——这是你娘?”开车的下了车,瞪起了眼珠子,问憨福。

   “是。”

   “胡说!这是俺娘……”说着,就向这边跑过来,正要哈下腰拉老太太,从车里又走下来一个妖艳的妇女。

   “别忙呀!等我照完相再说;这可是第一手证据。”妖艳女人扭扭捏捏地走过来,围着老太太用手机拍起照来。

   “照什么照,还不把你娘拉医院去。要不,赶快打120呀!”憨福急了眼。

    憨福一催,开车的才掏出手机,嘴里小声嘟囔了一句,“先拨打122吧!”

   “打什么122呀?救人要紧,先打120呀!”憨福着急地说。

    开车的也不理憨福,拨通了122.汇报了在什么公路,多少公里段,发生了车祸。汇报完了,又拨通了120.

    憨福见他打了120,刚要走,开车的一把抓住了他:“你先别走,等122来了,做完笔录再走。”

   “怎么?你怀疑人是我撞的?”

   “现场就你一个人,说不清,不能走。”

    这一阵,看热闹的人围了上来。老太太咬着牙、闭着眼,一语不发。一条腿筛糠似的哆嗦着。

    122快,120也不慢,呼啸着相继赶来了。122又是拉绳,又是拍照,又是做笔录。做完了笔录,憨福又要走。老太太说:“孩子,别走,跟我上医院。”120一看老太太神志清醒,就直接把老太太抬到了救护车上。开车的把憨福推到了车上:“事完不了,想溜,没门儿!”

    老太太右边小腿骨折,需要立即手术。老太太对开车的说:“好好对待这孩子,这是你娘的救命恩人。”

    开车的看了看憨福,呲了一下牙,脸上浮出一点笑模样。

    憨福趁机说:“老太太,接下来有你儿子伺候你。我还得上班呢!你好好养着吧!”

   “别忙别忙,等我做完手术再走。”

    老太太进了手术室,开车的嘱咐憨福在这守着,就拉着妖艳女人出去吃饭去了。老大一会儿才回来,给憨福捎了两个烧饼。憨福看见吃的,真觉得饿了。下午了,早饭还没吃呢!

    第二天,老太太醒了过来。事故科也送来了信儿:从摄像头录像分析,憨福是在事发后半小时才赶到的。憨福是义举,应该表扬。肇事车辆,应该是刚想上道,就撞了老太太。肇事后赶忙倒回去,溜了,所以,摄像头没抓拍到影像。不过,我们一定努力破案,还老太太一个公道。

    开车的拿着这张纸,像吃了烟袋油的蜥蜴——颤抖了起来。交警人员走了,他都不知道。

   “这个挨天杀的!撞了人就跑,真缺德!”妖艳女人骂起来。

    憨福说:“看看,真不干我的事吧?老太太,你好好养着。我得走了!”

   “你别走,孩子。在这儿伺候我两天,咱娘俩有缘。”老太太恳求地说。

   “对了!你别走。在这伺候病人,工钱少不了你的。”开车的巴不得有人伺候,赶紧说。

    妖艳女人,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在病房里来回踱步,晃得人头晕。

   “孩子,别走了!等我出了院,咱娘俩过日子。”老太太看着憨福,眼里浸出了泪水。

   “那,那……”憨福看着开车的,不知说啥好。

   “他呀!”老太太看也不看开车的,只盯着憨福说,“这个儿,我不要了!就咱娘俩过日子!”

    老太太刚做完手术,身体虚弱得很。一会儿又睡着了,轻轻地打起呼噜来。

    憨福趁人不注意,悄悄地溜出了医院。

                                                                     2018.6.2日

【作家档案】陈百贵,网名:永远在路上。生于1955年,山东省、临清市人,农民。喜欢用文字记录永远在路上的情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任临清市作协理事,聊城市作协会员。后撂笔多年。自2016年11月份又重拾旧艺,作品主要发表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并在2017年《移动杯》全国古诗词征文大赛中获得三等奖。春之美诗文大赛中获网络文化传播奖。小说、散文主要发表在《兴凯湖文化在线》平台上。论文发表在《思与远方》平台上。格律诗、词、散曲和现代诗歌发表在《古风文化联盟》《西楼文苑》《元旭文化》《#情歌王子爱心网络联盟##海纳百川文学社#》《海岸诗歌》《凌南文学》《晨光文艺社》《云中诗刊》《黄河诗刊》《龙凤子》《诗书画影篐》《漠北劲草》《诗和远方》《文峰书院》《梦之旅,原创文学网》《中国诗歌网》《凤凰新闻》《全球诗歌网络文化传媒集团》《世界作家原地》《涡水文苑》《采菊东篱诗歌》等平台上。现任:#情歌王子爱心网络联盟##海纳百川文学社#一社社长。全球诗歌网络文化传媒集团编辑部副部长,现代诗歌创作集团总裁,辽宁总社主审。作家天地文学院宣传部长。诗观:认真做人,快乐创作,与文学同行。

【在线编辑:林兆丰】

顾问:孙文斌:小说家

          沈晓密:散文家

          秦    萌:《北方时报》“乡雪版“”编辑

          郭亚楠:作家 《创业者》杂志编辑

          鄂俊光:《龙煤风采》杂志编辑

          于   浩:《龙煤专刊》副刊编辑

          白    雪:作家

          张磊晶:作家

主编:瑞雪       制作:腊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