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专刊:散文】清明/姜玉峰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清明


          文/姜玉峰黑龙江密山)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节标志着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的时间。
清明的习俗有:祭祖、踏青、插柳、放纸鸢……。
清明节是由“寒食节”改名为“清明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春秋时期介子推为晋文公“割股奉君”和“隐居不言禄”的故事,让后人惋惜流泪。最终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更加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以示怀念之情。晋文公还下令,这一天不准起火做饭,只能吃寒食,所以叫“寒食节”,后来人们才将寒食节改名“清明节”,也是为了怀念已逝的亲人。
清明节祭祖扫墓,是小辈对祖辈的缅怀,也是教育小辈们,珍惜美好的生活。
这个季节,天气在慢慢的变暖,闲暇时我们带着家人一同去踏青、春游,感受以下春天的气息,放松一下心情,不失为一种幸福。微风的周末,还可以陪孩子到的户外放风筝,感受一下:“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美好。
关于清明的饮食,南北方有所不同,南方会吃青团(艾叶汁做的粘团团),绿色的青团寓意;希望(绿色代表希望)年年(粘粘)好运,。北方则会吃鸡蛋,鸡蛋(吉诞)寓意;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祈盼风调雨顺,家国安泰。
在清明这天,要和家人和朋友们互道一声:“清明节安康”以表达祝福。清明节在我国也越来越受重视,已经被列入法定假日,三天的小长假,可以带着孩子,回家看看年迈的父母,陪父母一同去踏青,无论看什么风景,她们都会感觉很美,因为你的陪伴是她们心里最美的风景。不管我们多忙,都应该抽出点时间,常回家陪陪父母,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那会儿的清明节你就只能扫墓留遗憾了。
清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一定要给自己留一个美好的回忆。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从清明开始,带上善良和感恩,去遇见最好的自己。

作家档案

姜玉峰,女 基层医疗工作者,喜欢偶尔写写自己的心情日记。在《兴凯湖文化在线》《鸡西文联》《兴凯湖文艺》等多家公众号和报刊上发表多篇诗歌散文多篇。


【在线编辑:林兆丰】

顾问:孙文斌  沈晓密  秦 萌  郭亚楠  鄂俊光  于浩  张磊晶  刘俊

主编:林兆丰 13115477919(微信)

制作:腊梅 15045786778(微信)  主播:安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