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糊蓬/张家喜

 兴凯湖文化在线 2023-02-26 发布于黑龙江





诗人档案

张家喜 鸡西市作家协会会员,密山市作家协会理事,1961年出生。曾在独木河学校、虎林职高任教。八十年代开始酷爱文学,喜欢散文阅读和写作。有诗歌、散文作品发表在《速读《雪花》《河南科技报》《黑龙江林业报》《奔月诗文》《文学月报》《鸡西矿工报》《双鸭山矿工报》《兴凯湖文艺》《密山群众文化》和兴凯湖文化在线等报刊和微信平台。


原创诗歌



 糊蓬


    文/张家喜(黑龙江密山)    

从前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忙年,好像不到三十那天,就总有忙不完的活。糊蓬便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从我记事时起,过年前家里都要糊蓬。

家里的木刻楞老房子已经很破旧了,可我的二哥每年过年都要张啰刷房子,糊炕、糊蓬。那时也买不起白灰,就到村北的大壕沟里刨几筐黄泥土刷墙。刨回来的冻黄泥土,化开了用水搅拌成泥浆,用一块抹布粘着泥浆往墙上刷。

糊蓬却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

每年都是父亲和二哥负责糊蓬,我们刷浆子、递纸。白天没有时间,一般都是晚上进行。

糊的时候,两人先对好报纸要糊的位置,然后用那种短把的扁苕帚,托着报纸的中央,从中间往四外刷,这样就不出褶。

最初那十几年,村里家家都用旧报纸糊蓬,等到后来日子好一些的时候,多数人家开始用花纸糊蓬了。花纸糊蓬的技术含量还要高一些,花纸一边的边缘有一条白边,糊的时候一张压一张的白边,对不好,白边就露出来了。花纸糊蓬糊墙,糊出来的效果当然要比报纸好得多,花纸都是花花绿绿的,糊出的效果像结婚的新房一样喜庆。报纸糊出的效果也不错,一进屋也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墙一刷、蓬一糊、年画一贴,年的氛围一下子就浓了。

农村用报纸糊蓬的历史,应该是很长的。记得86年,我结婚那年和爱人大年初四到清河二队她姑姑家拜年,看到她姑姑家那低矮的木刻楞毛草房里,天蓬和四面的墙都是用报纸糊的。坐在炕上,就能读到墙上报纸的文章。这种情况,和孙犁的散文《报纸的故事》里记述的很相似。

1984年,我在天津出版社邮购了二本孙犁的散文集《尺泽集》和《晚华集》,在《尺泽集》里有一篇散文报纸的故事,写他35年订了一份《大公报》,妻子要用他的旧报纸糊蓬糊墙。他写到:

我把报纸按日期排列起来,把社论和副刊的一面,糊在外面,把广告部分糊在顶蓬上。

这样,在天气晴朗,或下雨刮风不能出门的日子里,我就可以脱去鞋子,上到炕上,或仰或卧,或立或坐,重新阅读我喜爱的文章了。

我姑姑家就住在我家房后,每年过年,父亲和哥哥都要给姑姑家刷墙、糊蓬。姑姑家住的也是木刻楞房子,但姑姑家收拾的干净利索。

我还记得我最后一次糊蓬。

那年,城里来了三个女代课老师。校长说安排她们住学校的原来是知青老师住的旧宿舍。宿舍年久失修了 ,墙要重新抹,蓬要重新糊。

那是一栋三间木刻楞毛草房,是以前老师的食堂和宿舍,东边一间现在是孙老师一家住。我们去了一看,天蓬纸全掉下来了,墙泥掉了许多,看样子,得花一些时间才能收拾好。

我和孙老师提前到了,十分钟后,三个新来的女老师也到了。其中小个子柳侠说:

“这地也不平呀!”

高个子卢红伟说:“打上水泥地面就好了。”

柳对着正往下撕蓬纸的孙老师说:“学校给打个水泥地面呗!”

孙老师笑了:“倒上点水和和,不就成了水泥了地吗?”

大家都笑了起来。

孙老师往下撕搭拉下来的纸,我用扫帚扫灰,屋里一下乌烟瘴气。可能是怕灰呛,三个女老师跑到院子去了……

学校的老师都来了。女老师先擦蓬条子上的灰,蓬条儿上有灰浆糊不粘,男老师糊蓬。

炕上的顶蓬糊完了,又站在课桌上糊地下的。大家说说笑笑好不热闹。柳和卢都挺爱说说笑笑,另外一个女老师钟丽雅不大说话,也不说笑。

毛老师不管干啥都爱提点建议,做事前爱作预言,他说话语速较慢,一字一板每说一句都要作一下停顿,总爱说“我认为“。他说:“我认为,浆子应该刷在蓬条上,那样能省几斤面。”

孙老师说:“用不了几斤面。”

我说:“怪不得毛老师家银行存款多,太会过了。”

大家都哈哈大笑,大概笑这笔账毛老师算得够细的。

先往蓬条儿上刷浆子的确能省浆糊,但刷浆子要麻烦得多。

毛老师家不是坐地户,是从鸡东搬来的,他是老初中毕业,和我表哥徐海真都是建国那年的生人,他孩子都上初中了,和我一年考上民办一起转为公办老师的。他和爱人能干会过日子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开学时,他找校长要求当班主任,说他家三个孩子负担重,因为从那年开始,班主任补助五元钱。当时是我三哥一直当初一的班主任,最后,我三哥把班主任让给了他。

后来,我看到钟老师在刷浆子的时候,把一张报纸看了又看,然后叠起来装进了衣兜里。这些旧报纸都是我看过的,好的文章我都做了剪报。看样子钟老师是挺好学习的,我知道教材过关考试,她考的高中教材还打了八十多分。二年以后,钟老师果然考上了哈尔滨一个林业大专。

五点了,第一层还没糊完,说明天再糊,我和英语老师学刚先回了学校。

这是我最后一次糊蓬,我家早已盖了新房,天蓬是蓬条子抹的白灰,再也不用糊蓬了。

是年,1982年。


【在线编辑:林兆丰】

顾问:孙文斌  沈晓密  秦 萌  郭亚楠  鄂俊光  于浩  张磊晶  刘俊

主编:林兆丰 13115477919(微信)

制作:腊梅 15045786778(微信)  主播:安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