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采”的感觉

 家有学子 2023-02-26 发布于甘肃

古人修辞文赋高妙,总是喜欢把简单的哲理形容得天花乱坠,却很容易让后人产生云里雾里的感觉。

其中不乏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粹。但是如若没有理会进去,就不识“庐山真面目”了。

文章图片1

譬如说“神采”,作为书法审美的感觉”,是双方之间的共鸣,是反映主客之间产生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出自书家与欣赏者内心深处,只能意会,感受、感知,但看不见摸不着。

但在不同时代、不同书家言论中,皆有不同的说辞。

唐张怀瓘《书议》评王献之书云:“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行草,又处于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也!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执行草之权,父之灵和,子之神骏,皆古今之独绝也。”

文章图片2

张怀瓘的这段经典评论,对王献之书法艺术风格以“古雅的文采”给予准确的评价,可以说将王献之书法“神采”描写的栩栩如生。

这里,张怀瓘对王献之书法的“感觉”产生了共鸣,但不能代表每个人都是同样的感受。

类似的书论举不胜举……

感觉到了,就会产生美的愉悦,反之,就是云里雾里。

感觉虽然是个性化的东西,难有一个定式标准,但这不等于就是因人而异的随心所欲。

“感觉”也不都是相向而行的,有时甚至会相背而行。譬如书法的“神采”并不就是“二王”书法美的代名词,徐渭、傅山、甚至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等也都有“神采”的成分,“远近高低各不同”,就看能否感觉到。

感觉也不同于“味道”,“味道”只停留在肉体器官,而感觉是一种由心而生的欲望、愉悦、希望、甚至理念。

文章图片3

譬如我们说晋人风神、晋人风骨、晋人风度,都是一种感觉。那个时代的士大夫们向往风流倜傥,玉树临风,自由潇洒、不滞于物的精神世界,从极目驰怀、心畅自由的心灵出发,寄情于一种最优美、最能表现自己的书法艺术。“心如明镜”,“纯如皓月“的精神境界,反映在书法中是那般的恬静优雅,这就是“二王”为代表的书法中的一片神机。无法而有法,法无定法,点画如行云流水,却一点一拂皆有情趣,字里行间又如庖丁之中肯棨,神行于虚。

在“法无定法”之间,“自由”贯穿于晋人书法的始终。“晋人结字用理,用理则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种感觉,是晋人萧散超脱的心灵关照;是超高妙招趋于心手相应之登峰造极;是能尽各字的真态却有包含风情万种与的美好。

这就是“神采”的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