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根溯源|潮阳溪头下厝乡吴氏远祖溯源 ○ 吴允青

 天南尘封 2023-02-26 发布于福建

远祖溯源
吴姓遍布中国各地。世界各地。据一九九五年统计资料表明,全国族人有二千多万。在十九个大姓中占第十位。海外吴姓之后裔有四百六十多万。
福建是吴姓分布较多,较集中之地域。也是历史上吴氏宗族较早到达之省份。吴姓主要分布于崇安、安溪、永春、同安、厦门、漳州、云霄、龙岩、宁化、莆田、上杭等市县。
据《吴氏宗族宝鉴》序所载,开闽(福建)始祖吴祭,字孝先。为泰伯六十二世孙。原居河南光州固始(今固始县)。唐时与王审知(唐武后宰相王方庆第五子王晔之玄孙,也是河南光州固始人,任威武军节度使。)一同入闽平黄巢起义。很快统一八闽之地。公元九零九年,王审知受封为闽王。孝先公受封为威武大将军。正式建立闽国。孝先公堂祖六人,乃建安刺史吴惠达之后代,即吴荫、吴发、吴祭、吴瑞、吴良,吴斌。于光启元年。(公元八八五年)。举族南迁,称为吴氏六祖,同行也有吴仁禄。分居于惠安,福州、泉州之间。而惠安大吴吴氏一支,始祖吴仁禄,系延陵季子之后裔。原居河南光州固始,乃唐朝开成戊午进士,官博士迁户部大司徒。于惠安大吴传代一千余年。世誉为名宦乡贤裔,忠臣孝子家,丕显昌盛,繁衍于闽南各市县,为闽南望族。其一分支后裔于泉州府,创居五世后至吴诚庵公一支系再移居福建漳州府漳浦县,封官屯田于福建云霄兴创,繁衍传代,世居其地,而诚庵公之第三子真三公,第四子真四公,第五子真五公等于元朝时,一同进入广东省潮阳县等地开拓兴创。真三公,真五公则定居于溪头下厝乡(古称芦溪华岩堡)。真四公则定居于潮邑下洋乡等地。
诚庵公之其他后裔之支系,除原于福建云霄、晋江等地繁衍之外,有的进入潮安、澄海、普宁等市县开拓兴创。溪头下厝乡真三公(清流祖)另一支系即长子均渭公于惠来靖海任军官。并于靖海创祖繁衍,其后裔子孙每年都到潮阳龙溪犀牛望月一世祖(清流公)之墓祭扫。
诚庵公派下之后裔,枝荣叶茂,兴旺昌盛,历代各种人才辈出不胜枚举。旅居海外宗族也不计其数。成为各地之望族。
诚庵公乃延陵世系吴仁禄后裔支系之一,也系潮阳县溪头下厝乡,下洋乡,惠来靖海,潮安、澄海、普宁、福建云霄等地诚庵公后裔之吴氏宗族之始祖也。
妣夫人陈氏
始祖考诚庵吴公。讳福友,字邦直。兄弟二人,公居长房。
妣夫人梁氏
公生于元朝大德戊戍年七月二十日吉時。享寿七十二岁。公妈合葬于福建省云霄县,西门外坡头山,形似琵琶,立阳碑墓。
公有五子,长男讳真一、次男真二、三男真三、四男真四、五男真五。皆出于陈妈之腹。
公于元朝黄封之官即:累授至吏部尚书,黄元赐百户屯田,诰封都督同知,驰封吏部尚书。
外祖舅昆岗陈公,系元朝王铃卫将军。讳陈政之子。与真三公,真四公,真五公兄弟三人同入潮阳县。陈舅及真三公、真五公卜居芦溪下厝乡。古称华岩堡。而真四公则卜居于下洋山下陇乡创祖,繁衍传代。除真四公之外诅先祖及陈舅于清朝康熙年间,神主始请晋祠(吴氏家庙)。以上诸祖,自古每年定于农历六月廿一日做个大忌。至近代才改为春秋分二祭。
外祖舅之灵柩,葬于南山小龙溪,土名红桥之山地。穴墓坐东南向西北。后被黄竹岐乡(西岐乡)姓陈者将外祖舅之风水承认去作为祖墓。
本县下洋山下陇乡吴姓系真四公祖叔之后裔。其吴氏祖祠龛内有立外祖舅妗之神主与祖一同享受敬祀,又有普宁县,土名碑头乡之吴姓,也系报亲宗派下之子孙。其吴氏祖祠龕内亦有立外祖舅妗之神主同祖享受敬祀。
本乡五房之先祖真五公祖叔,昔与吾一世祖真三清流公同于溪头下厝乡开创。其子孙亦建有祠宇奉祀真五公。素称五房祠,坐东向西,龛内亦有立始祖诚庵公之神主敬祀。
清朝光绪已卯年十二月十六日子時。吾始祖诚庵公之神主晋龛于潮阳县城吴氏祖祠(又称文祠)。匾书至德堂。下厝乡吴氏子孙出资花边银三百元洋赞助。
公神主塑于中厅左龛上中位。神主题文:显始祖考诚庵吴公妣夫人陈氏、梁氏。皇封官累授至吏部尚书。皇元赐百户屯田,诰封都督同知,驰封吏部尚书,诚庵公府君神主。云霄东川公祖叔及其官职也题神主晋于文祠。
录自吴允青编撰《延陵吴氏建衡公家谱》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