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氏论坛|吴氏历史世系中的几个问题(探讨稿)——吴湘文

 天南尘封 2023-02-26 发布于福建


二十多年以来,各地吴氏宗亲掀起一个修谱热潮,但历史悠久,战火兵乱,诸多因素,不少珍贵家族资料佚失,一时无法考证,众多历史世系遗留问题纷争又重摆在族人面前,给修谱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有感于此,笔者不自量力,将自己的探讨所得,重新整理,以求教于专家学者及宗亲。
 

1、 上 世 源 流

图片

吴,它的原始意义就是表示一个人在奔跑一边高声喊叫一边回头顾望,吸引野兽出现,以利后边族人射杀,这是先人狩猎情景和象征,也是吴的由来,自然而然也就成了部落(族群)的“名称”,在《山海经》中就有区吴山、鹿吴山、漆吴山、天虞山、薰吴山及吴林山等诸多地名的记载,足以见证吴人活动的范围和影响之广,继之就有了黄帝之母吴枢及吴权后裔,吴贺后裔,商均后裔等有关吴氏的传说和记载,而这些随着历史的进展,也逐渐融入吴泰伯家族中,我们必须从这一高度认识吴氏,吴泰伯的三让高风正是先人狩猎时那种为家族不顾个人安危的大无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回过头来,从黄帝到吴泰伯,既是吴氏历史的起源,也是中华历史文化的一部份,从考古学和历史学出发,我们今天从甲骨文、金文及后来的竹简是尚未找到完整的历史世系。在《山海经》、《诗经》、《竹本纪年》等古籍中有的只是零星传说和记载,司马迁修《史记》(公元前104)时离黄帝约2600年,距吴泰伯也有1200年,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势必留下至今尚未破解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周本纪”中有“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

古代农耕是国之根本,稷为百谷之长,所谓“社稷”也应源于此,这里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后稷”是管理农耕的一方“诸侯”,封地在邰,同时是世袭的,单从帝尧(公元前2311~2214)帝舜(公元前2213~2184)(公元前2183~2175)就已136年且不说到“夏后氏政变”又过了若干年,在《竹本纪年》中有“帝少康三年(公元前2052)復田稷,后稷之后不窋失官至是而復。”从时间上来推算从弃到不窋近300年时间,《山海经》上有“稷之孙曰叔均”的简单记载,因为从弃到不窋世系资料佚失,故司马迁只能采用了泛指说法“后稷卒子不窋立。”而不说“弃

图片


 
此表据《史记》中的“五帝本纪第一”及“周本纪第四”整理,有二点着重说一下,一是将“后稷”调换为“弃”,二是从“弃”到“不窋”改用省略号“……”表示更突出,以还原历史的真相。

后来吴氏族谱中出现了从黄帝到吴泰伯26代的说法,近几年又陆续出了33(《吴氏联气堂族谱》)42(《周氏族谱》)45(《阎无氏宗谱》)等说法,对此笔者认为对这些说法要深入探讨和考证,纸上的东西要和考古相结合才是科学的态度,决不能人云亦云,急功近利从明清、民国以来未经考证的族谱中去全盘照抄,只能是自欺欺人。

从历史发展来说要在二千多年前司马迁18代的基础上去寻求符合当代人类生育规律的代距完整宗谱世系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这个问题和中国历史上夏商周断代问题一样还是留给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去探讨去解决吧。
 
2、 吴 氏 宗 谱
 
司马迁的“吴泰伯世家第一”是一篇“吴国史”对家族世系的记载是不能那么详尽,据此我们列泰伯、仲雍以下二十一世分支简表。

图片

 
另外在“卷十八汉兴以诸侯王年表第五”对长沙国——吴芮世系也作了记载,稍后班固在《汉书》中对吴芮家族有了较详细的说明,这些都是官修的国史,同一时期民间有没有代代相传的家谱世系,我们目前尚未发现。

汉恒帝永兴二年(公元154)吴郡太守糜豹受恒帝敕令建成泰伯庙寻访泰伯子孙正脉源流主祀,泰伯四十一世孙如胜,以家藏世系进奏朝廷,恒帝览而制曰:“贤哉吴泰伯,庆泽弥流长”后议定由如胜次子允承为奉祀侯,永主庙祀。
这就是吴如胜创修的吴氏第一部《吴氏宗谱》也为各姓氏宗谱中至今存世最古老国宝级的谱牒。

唐贞观二年(公元629)泰伯63世孙吴若远(字伯高)鉴于《吴氏宗谱》自先祖吴如胜创谱迄今已愈400多年未续,遂陈献本支系谱表奏本至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谱成历时20年,倾注了毕生精力为吴氏后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文化遗产。
吴氏第三次修谱于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由吴若远之孙吴兢继承祖父遗志续修宗谱。

前三谱的序言分别为东汉吴郡太守糜豹,唐名宦于志宁(《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有传)唐长垣县尹吴兢所作。

历史考据是以最早出现的文字记载或出土文物为依据,这是历史学界的共识。以上是吴氏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三次修谱都得到朝廷的承认,也最为可信,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官修也是国史的一部份,可惜的是这三部原谱在国内至今尚未发现,如胜谱据说已流失美国,我们现在只能在后世续修的族谱中见到序言及世系图,也期望祖地宗亲能发掘到新的历史资料和文物。

如胜谱开了吴氏修谱的先河,自吴兢之后又有不少吴氏分支族谱出现,宋真宗赵恒,宋徽宗赵佶及范仲淹、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朱熹、文天祥、宋谦、刘伯温、海瑞等帝王名臣纷纷为之作序,这是我们吴族的光荣和骄傲,可千年沧桑、战火人祸、这些原谱大都已失传,没能保存下来,我们今天也只能在近代(清末民国)的吴氏续修谱中见到其一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推《锡谱》。

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在吴兢修谱后又一个400多年,泰伯80世孙吴应诚在吴氏前3谱的基础上进行编修,因为是以祖地无锡、常州、苏州、江阴和宜兴等地分支世系为主,故称《锡谱》或《吴氏祖谱》即今天所称的《吴氏大统宗谱》的由来,且明清以来一直延修至公元2009年已是第13次续修(连前3谱,共16),“十六修”至今出版了分支谱16部共166支,因同前3谱连接,又是在祖地,从而确定了其在众多吴氏族谱中的独特历史地位。

话说回来,锡谱立谱早,有较完整的分支世系,但离吴兢修谱毕竟有400多年的时间,而且只是征生——吴汉——吴如胜支世系中的部份分支,没有形成全征生世系,更谈不上季札世系,而众多吴氏分支繁衍国内外,需要进行搜集、考证、整理。我们赞成、支持祖地宗亲对锡谱进一步续修,求实,为吴氏修谱树立了好的榜样。

关于《锡谱》最重要的核心是《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公世系图不分卷》,该件现藏于美国犹他家谱学会图书馆,共3页,笔者近年请广州图书馆家谱查询中心代为联系,没有结果。

在吴兢续修后89年即公元819年,黄茅为安徽休宁(新安系)族人代修的《徽谱》出现,首先黄茅并非吴姓族人,对吴氏历史世系并不完全了解,应该也没机会见到官方承认的前三谱,尤其是“如胜谱”,只能从《史记》上搞了个诸樊——夫差作为谱头,中间接上《汉书》中的长沙王吴芮,再加上后来的新安世系,似乎是完整无缺,后来人是照抄无误,可惜黄茅原谱也早已佚失,我们无从进一步评论,今天能见到的是明清甚至今人续修的《徽谱》和《赣谱》。《锡谱》在康熙辛卯(公元1711)重修时就有《延陵吴氏宗谱辨》以《辨跋》对其进行批驳,三百多年的时间过去,“微谱说”的人们至今未对“黄茅谱”作一下正面回应。

从东汉的如胜谱到后来的《锡谱》多次续修,都只能是吴氏世系中的一小部份,能否创各姓氏之首,修编一部相对较为完整,系统性的吴氏大族谱是多年以来吴氏族人的一个梦。

19981128日《中国吴氏通书》第一次组稿会议开始,各地纷纷成立编委分会,费时近3年,300多万字的书稿于20016月完稿,2002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关于本书现将其“后记”摘录如下。

吴氏家族历史悠久,由于诸多因素,一些吴氏家族如吴权后裔,吴贺后裔,商均后裔吴氏都已被历史所湮没,无法考证了。即使是人口众多的吴太伯家族,除了《吴太伯世家第一》记载的战国以前的完整世系外,其他如《元和姓纂》以及“二十五史”中的名人列传,记载的都是断断续续的吴氏先祖世系。《中国吴氏通书》的编纂,其资料除来自正史及古文献之外,主要是取材于当今的吴氏族谱和各地吴氏族人根据当地族谱整理出来的资料。在各地的资料中,互相矛盾的地方不少,本书在“典型世系”一章中已作了介绍。遗憾的是这些矛盾至今尚无准确的史料来加以辨析或澄清,这是《中国吴氏通书》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这也是其它氏族普遍存在的难题之一。几千年过去了,大天苍苍,大地茫茫,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或许永远被岁月所湮没!在历史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本书即根据各地资料去记录各地的情况,一为尊重各地族人的意见,二为列出差异和矛盾,为后人进一步研究吴氏历史提供线索和参考。

统计资料表明,在中国一百家大姓中,吴姓目前排名第十位,维4000万人。全国和各省市乃至世界各国,几乎都有吴姓人居住。然由于各种原因,至今编委会能收录到的宗支源流还很不全面,收录到的名人资料还很少,编委会热切希望各地吴氏宗贤今后继续提供有关方面的资料,待条件具备时,再作进一步补充、修订,使之更趋完善。是为记。

*——号是笔者加上,这是大实话,也是编修吴氏宗谱的现状。

笔者窃认为,说是“通书”其实是一本部份吴氏家族资料的汇编初集,首先涉及地域不全面,全国有近一半的省市没收录,即使有也不全面,祖地无锡只收进清末迁入大沿塘村吴氏一支,对于《锡谱》中各个分支像苏州、常州、江阴、宜兴等地吴氏分支却只字未提,更重要的是对各地吴氏分支祖源世系,基本上是照搬照抄不误未能作进一步的探讨和考证,但毕竟为吴氏修“统谱”打了头仗。

在《中国吴氏通书》编修的同时,2000年初《中华大统宗谱》(以下简称《统谱》)也提了出来,由于编修地在祖地无锡,加上“统”字的“权威”性,不少《中国吴氏通书》的编委又任了“统谱”编委,数百部(二千多册)归宗谱资料,海内外族人在泰伯陵敬立了《归宗碑》林,历时10多年换了三任编委会主任和主编,直到2015年才出版“完成”且有“千年第一谱”及“废谱”,“过在当代,害在千秋”各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争论的首项依然是“锡谱”和“徽谱”不过换了个题目叫“国史和家谱”,详情可阅看《统谱》各分卷及由泰伯吴氏祖地宗亲联谊会,祖地无锡《吴氏大统宗谱》编委会主办的《吴氏祖谱》简报1~4期及众多的吴氏族谱资料。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某些族人又推出所谓吴少微《吴氏正宗谱序》来证明《徽谱》的“真实性”。

该序言写于唐元和八年(813年),即黄茅撰谱的前六年(819年)而吴少微生于公元663年卒于749年,这一点可在《旧唐书》中得到傍证,卷一百九十有“微子鞏,开元中为中书舍人”而开元为唐玄宗713~741年间,这就是说作序时,吴少微已过世,退一步说,即使该序为吴少微所作,也就是说有“少微谱”先於黄茅的《徽谱》数拾年,那么该谱今何在,同样是失佚,最重要的是序中指出“肇自长沙王三子浅得新安山水之胜,贻后子孙居焉。”此时修族谱,《如胜谱》也过去400多年时间,吴少微恐怕也难以见到该谱,从吴芮到吴少微900年左右时间,因而有“衍到我考历二十九世。”但并没有点明出之诸樊世系,从诸樊到吴芮应该是黄茅所加,后人照抄不误。

其实单靠明清民国以来的几本前人抄下来的族谱、县志是不能令人信服的,近几年有人竟撰文提出“吴如胜改本属诸樊世系而接季札世系”。且“唐吴少微篡修《左台吴氏谱》,公开夫差是吴芮的先祖这一史实。”我们不禁要问依据呢?依据何在?对于吴氏历史世系的探讨,我们要有理有据,既要从史志地方志族谱及口口相传的历史资料中去探讨分析也要从实地调查和考古中发现问题,其实该文“纸上材料”之真实性,疑问重重,漏洞百出,刻意回避“黄茅谱”和吴少微生卒时间,这两个关键问题更谈不上用“地下之新材料”来说明问题,就想全盘否定一千八百多年以来的“如胜谱”,岂不令人可笑,而更令人奇怪的是该文还被收进□□□□□论坛文集,该人也由此“深感荣幸”,其实现在单就左台系内就存着不同看法,就很好说明了这个问题的实质。
 
3、 简子 世 系
 
200111月福建莆田芴石镇西天尾原《福建莆田吴祭世系宗谱》主编吴景銮送无锡的《福建莆田延陵郡<吴氏知本图世系>》一册一个新的吴氏世系出现于族人面前。

先来看一位福建宗亲关于吴祭家族世系宗谱的介绍。

吴祭家族原有一部非常完整的世系宗谱,保存在莆田黄石的一本原谱,因被第四代如嵩僧挟去杭州而失传,后由第十三代吴叔告状元和他长孙强老公重修。当时没有去找良公和瑞公之兄弟房派采访,即按吴如胜所修的锡谱、认为最正宗朝廷修编。在吴祭公之上代祖先全部抄袭或挂靠,是本征生和重道的混合谱,完全失去原有独特的夫概王世系。入闽时间是借奉旨与王审知入闽平息黄巢之乱为由,与福建史实不符,内容诸多失实,给近年来重编宗谱造成极大的困难。后来我们于95年发现了吴祭公第六代孙(下库派)保金公带去广东电白、吴川之两本谱,第七代孙延瑜公(东吴派)带去茂名的族谱,吴祭长子侃公带去南雄(后转迁新会等地)的族谱,97年从莆田黄石东甲村搜集到吴祭堂弟瑞公谱,并与堂弟良公第七代孙凤举公之藏本,共六本族谱内容相同(都是自简子至祭公止51)一代不差。再从状元谱中保留一页入闽前牒:介绍宁公始居建州继传几代之史实:与六本旧谱对照,内容契合,可证实这才是我族之原谱。再从墓兜村良公谱之序中写到:吴夫概王之后为光州固始,故光州固始之有吴氏自夫概始一则,这篇序文是良公第三十代吴汝来于乾隆一十七年壬申孟春重抄的。以此诊断,就否定了“状元谱”,而确定了我们这支源出光州传入福建之独特的夫概王渊源世系。

以上见“千古奇冤,何日昭雪?”一文,这也是“夫概说”的由来,这一看法我们留待族人今后进一步探讨,但已清楚告诉我们,简子世系很早就存在入闽吴祭吴良吴瑞家族宗谱世系中,至于说原谱被第四代如嵩僧挟去杭州而失传,这是一个有待揭开的谜,有待莆田宗亲进一步发掘历史资料,弄清史实。

既然我们把简子世系定为吴祭家族祖源,那问题也跟着而来了。

吴氏族人以季札公后裔为荣,在吴氏知本图中简子自然而然成了征生的兄弟,且不说在历史文献资料和考古中尚未找到真凭实据来证明,单是隔代年率”这一客观规律就出现了疑问,我们知道泰伯十九世季札公是出生于公元前576年,而谱中二十三世疏公仕秦始皇(公元前247~210)封为大将军,二十四世犨公仕汉高帝(公元前207~196)封为上代文学,若疏公五十岁为大将军,约公元前300年出生,二百七十年左右的时间,四代人显然是不合理,显然简子世系的上代存在隔代问题,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间世世系”。

另一方面,世系中吴宁为南齐(公元479~502)银台学士也设50岁当学士,故吴宁出生时间暂定为公元430年间,若以吴祭公元824年出生计算,400年间传了8代,“隔代年率”为50岁,明显也有错漏。
吴氏知本图同样是吴祭后人编修的联气堂族谱也出现了,在“《中华姬吴谱䋞》序”一文有如下介绍:
 

图片


再查《姬吴史踪》中有一图今录以下
 

图片


从其介绍及上图我们可以了解到该谱编修时间为民国癸丑年至戊辰年即公元1913~1928年,也就是并非原来的明谱”“清谱,而是一本民国编修的混合谱了,也确实如此,从“盘古开天地”到“梁山泊军师吴用”都可找到,我们不禁要问,这些资料从何出来,依据何在?!
另一方面该谱标为化州吴氏联气祠主编为川君发和《福建兴化珠玑里联气堂族谱》是否同属一版本呢?为何名称不同呢?据说“福建谱主编是川君均发是……种种问题使我们对《联气堂族谱》产生了诸多不解,难怪有关宗亲不想将原谱公开或说点什么?
为了进一步弄清问题,我们将吴景銮《吴氏知本图》送本(现藏无锡市图书馆)整理成下图
①简子世系
 

图片

图片


 
而《联气堂族谱》中却将祖居地莆田的简子世系来了个“砍头”先是将20世简子改名为偃作为馀祭儿子收录,至53世吴傥兄弟4人,基本照抄不误,并加上广东吴霸家族和延尉公吴雄,详见下图。
 
这就是“馀祭论”的起因,难怪图表中吴傥兄弟4人过后余祭就没后续世系了。
砍了“头”那对54世吴愉之上代祖源世系又该怎么安排呢?很简单接上征生系。

 

图片


这时吴榆之为52世,吴威过后,后续世系又接上原有莆田的“简子世系”。

图片

 
回过头来,《中华吴氏大统宗谱》部份采用了吴景銮的送本,并注明:①祭公世系祖源,多年来存在不同观点。主要有:祭公是夫概的后裔:祭公是吴王余祭的后裔;祭公是吴王夫差的后裔;祭公是季札长子逞之的后裔;祭公是季札次子征生的后裔。为了解决相关问题,由《中华吴氏大统宗谱》编委会牵头,福建、广东两省祭公后裔各支系代表于20081120~21日在福建泉州市召开了祭公祖源研讨会。会议通过决议,以流传在福建、广东各地的《吴氏知本图》作为确定祭公祖源的主要依据,并明确按“简子世系”、“简子即征生”原则理清祭公祖源。统谱暂按此次会议决议编排祭公支和与此有关支系的祖源。广大宗亲可以就祭公祖源问题继续考证。

笔者窃认为“统谱办”既认为“广大宗亲可以就祭公祖源问题继续考证”为何当时不提出“间世世系谱”的观点,并以此入编,另一方面照吴景銮送本,只涉及吴祭兄弟及堂兄弟诸人,像海南吴贤秀家族、泉州吴仁禄家族、莆田吴荫家族等的入修“安排”依据,又从哪里来?

话说回来,笔者窃认为,从莆田吴氏知本图和化州其他吴祭后裔族谱世系相同,这一点来看“简子世系”在吴祭及诸堂兄弟入闽时就已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联气堂族谱”说好听的是“混合谱”,不好听的有“拉祖配”之疑,当然这一点还须吴祭后裔宗亲进一步探讨,论证。
 
4、未 完 的 话
 
从以上几个问题的探讨情况来看,笔者窃认为,编修吴氏宗谱应该从历史出发,划分神话传说,间世世系,近世世系三个不同阶段,根据纸上的历史资料和考古的实物一步一步去弄清史实,这才是科学的态度,对于修谱,可商讨先编修吴氏历史源流首卷,后根据各地各分支现有老谱资料,参阅可考史籍进行编修,不为追求所谓“完整、完美”和“统字号”而“人云亦云”“强行挂靠”“随意安排”这是自欺欺人,愧对先祖,总之修谱要重在调研,去伪存真,弄清史实,对存在问题又一时解决不了的,用“间世世系”方式处理。一代人不行,就二代人、三代人,持之以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圆我们家族的“修谱梦”!

吴湘文

二〇二一年中元节

部份参阅书目:

《山海经》中华书局

《诗经》上海古籍出版社

《世本八种》中华书局

《史记》中华书局

《汉书》中华书局

《旧唐书》中华书局

《史华史表》新世纪出版社

*   *   *   *   *   *   *   *   *   *   *   *   *   *   *   *

《吴氏大统宗谱》十五修 第一、二册  无锡图书馆藏本复印

《无锡谱牒研究·吴氏专辑》无锡市谱牒研究会  吴氏大统宗谱(无锡)编委会2008

《吴氏祖谱》特刊1~4期  泰伯吴氏祖地宗亲联谊会()2009年 潮汕历史文化中心藏本复印

《吴氏文化研究》1~15期  南阳吴氏文化研究会

《泰伯论坛论文集》2~5

《福建莆田延陵郡  吴氏知本图世系》 无锡图书馆藏本复印

《化州吴氏总谱》无锡图书馆藏本世系部份复印

《吴氏联气堂族谱》复印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