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影像诊断

 GRINT 2023-02-26 发布于广东

一、定义: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是头颈部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血供丰富,具有一定侵袭性,起病于青春前期,常见于青春期(10-25岁)男性,平均15岁,25岁以后肿瘤停止生长,极个别病例可自行消退萎缩。

二、病因:不明确,可能与性激素发育不平衡、炎性刺激有关系,有雄性激素依赖性。肿瘤起源于后鼻孔侧壁,主要累及鼻咽顶部和翼腭窝。鼻咽纤维血管瘤血供丰富,术后复发率高,根治困难。

三、临床表现:

主要为反复发生鼻塞、鼻出血、口出血及鼻腔分泌物,还会有贫血、易疲劳。

  • 肿瘤侵入眼眶-眼球移位、运动受限、复视、凸眼;

  • 视神经受压-视神经萎缩、视力下降;

  • 侵入翼腭窝或颞窝-面颊或颞部隆起;

  • 咽鼓管口受压-听力下降、耳鸣;

  • 三叉神经受压-三叉神经疼、耳内放射疼;

  • 侵入颅内-剧烈头疼及其他脑神经受压症状;

四、影像表现及分期:

CT检查:可见鼻咽部和鼻后部圆形、类圆形或呈分叶状软组织肿块,翼腭窝扩大是本病特征性表现之一,增强后明显强化并接近于血管密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侧鼻咽部块侵及右侧筛窦、鼻腔,局部骨质受累及

图片

右侧鼻咽部肿块侵犯右侧鼻腔及邻近翼下颌窝

MRI检查:在T1WI上肿块呈低或等信号,T2WI上呈稍高信号,增强后T1加权信号明显增强;肿块内或周围有时可见低信号流空血管影。

图片

①局限于鼻咽腔,信号均匀,边界清,明显强化       /     ②肿瘤强化明显,扩散至鼻腔、蝶窦,鼻中隔受压

图片

2A-C:男、16岁,左侧鼻咽、鼻后孔区软组织影,呈等T1、长T2信号,内有长T1、长T2囊变信号,增强前后明显强化(囊变无强化)。3A-C:男19岁,右侧鼻孔翼腭窝T1、长T2信号分叶状软组织,增强后强化明显,且增强前后可见明显的迂曲条状流空血管信号。

肿瘤分期;

  • Ⅰ期:局限于鼻咽部、后鼻孔及蝶窦;

  • Ⅱ期:突入翼腭窝、筛窦、上颌窦及翼上颌窝;

  • Ⅲ期:肿瘤向外侵入颞下窝、眶外侧;

  • Ⅳ期:肿瘤向颅内扩散,侵及海绵窦、破坏颅骨;

 五、鉴别诊断:

  1. 纤维性鼻息肉或后鼻孔息肉:发生部位相似,但鼻息肉质较软,不易出血,触诊易活动,多有蒂发源于鼻腔或鼻窦;

  2. 颅咽管瘤:发病年龄与部位部分相似,但该病首先侵犯鞍区垂体,且多为囊实性包块,有钙化;增强强化方式均不同;首发症状多为内分泌症状如-发育停止,生长缓慢,肥胖等;X线可显示蝶鞍破坏。

  3. 鼻咽癌:该病为恶性肿瘤,与EB病毒感染有关,好发年龄相比较大,好发生于咽隐窝、鼻咽顶、侧壁;表现为咽隐窝变浅、消失;回缩性血涕是早期典型表现之一,很早发生淋巴结转移,后期血行转移多见。

    图片

 鼻咽癌: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块,左侧咽隐窝变浅、消失,增强后明显强化,周围肌肉受累及

本平台属于个人公益性医学影像类学习交流平台,个别转载图片只用于学习使用,不希望被转载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我将立即进行除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