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中的微量元素——铜(Cu)

 旭出本元 2023-02-26 发布于山东

单元素的生理意义 / 2020-09-11 17:28:20

        铜是人类认识并应用最早的金属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铜。铜是第29号元素,原子量为63.54,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正常人体内的含钩为。100~150毫克,广泛存在于人体的所有器官和组织中,以肝、肾、心、头发和脑中最高,脾、肺、肌肉、骨次之。肝脏是储存铜的仓库,含铜量最高,在铜的代谢和内环境稳定中起着核心的作用。铜主要由十二指肠吸收,胃及小肠也有一定的吸收能力,铜主要是通过胆汁由肠道排出,少部分由尿、皮肤、指甲、头发排出。铜吸收后,经血液送至肝脏及全身,除一部分以铜蛋白形式储存于肝脏外,其余或在肝內合成血浆铜蓝蛋白,或在各组织内合成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歧化酶、酪氨酸酶等。这些铜蛋白和铜酶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铜的主要生理功能

1.维持正常的生血机能,铜有很强的促进血红蛋白合成的能力,能使人体更好地利用铁,摄入血循环的铜在数小时内即有60%~90%被肝脏吸收,摄入8小时后,由肝脏合成的铜蓝蛋白逐渐重新返回血循环。在铁参与形成血红蛋白的过程中,铜声关键性作用,即在二价铁转变为三价铁时,必须依赖血浆铜蓝蛋白的氧化作用。如果体内缺铜,血浆铜蓝蛋白的氧化活性降低,必然导致铁的价位转变发生困难而容易引起贫血,临床上也经常发现有些缺铁性贫血的病人在单纯补充铁剂时效果并不明显,当加用含铜制剂后,贫血很快得到纠正。

2.维护骨骼、血管和皮肤的健康。铜是许多酶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赖氨酰氧化酶,由于它的催化作用,才构成既有弹性又有一定硬度的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由这些蛋白质构成的血管、骨骼、结缔组织,不怕血流冲击,骨骼也不易脆裂,并使关节活动自如,皮肤柔韧。缺铜时骨骼结构疏松易碎,发育停止;心脏、,主动脉和大血管中弹性蛋白含量降低,组织张力降低从而易发生动脉瘤和动脉硬化,导致冠心病等;皮肤也由于胶原和弹性乌含量降低而发生相应的病变。

3.维护毛发和皮肤正常的色素和结构。铜酶酪氨酸酶能催化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缺铜时黑色素生成障碍,毛发和皮肤色素脱失,引起白癜风,铜酶硫氢基氧化酶有维持毛发正常结构,防止角化的作用。

4.维护脑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铜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能促进髓鞘形成,并与儿茶酚胺的合成有关,这些都直接影响脑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缺铜可导致脑组织萎缩,灰质和白质变性,神经原减少,从而使人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反应迟钝、嗜睡以及步态不稳、运动失常等。

5.参与葡萄糖和胆固醇的代谢过程。铜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对血糖的调节也有重要作用。缺铜时葡萄糖耐量降低,对某些用常规疗法无效的糖尿病患者,给以小剂量铜离子治疗,常可使病情明显改善,血糖降低。

6.铜能提高体内白细胞的吞噬消灭细菌的能力,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二)缺乏铜的危害

1.人体缺乏铜将使机体铁质吸收减少,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容易发生贫血,引起消化不良、肾病和生长发育停滯等。

2.记忆衰退、思维紊乱、神经系统退化、应急性差、反应迟钝,甚至步态不稳、运动失常。

3.头发变白、白癜风、牙齿脱落,易患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

4.胆固醇升高、血管壁的脆性增加、动脉硬化、冠心病。

5.男性睾为能低下。女性缺铜就难以受孕,即使受孕也会因缺铜而削弱羊膜的厚度和韧性,导致羊膜早破,引起流产。

(三)人体对铜的需要量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膳食铜的摄取量

分组

每日适宜摄入量

半岁前婴儿

0.5~0.7毫克

半岁至1岁

0.7~1.0毫克

1~3岁

1.0~1.5毫克

4~6岁

1.5~2.0毫克

7~11岁

2.0~2.5毫克

11岁以上至成年

2.0~3.0毫克

(四)需补充铜的人群

1.缺铁性贫血患者:铜有助于血红蛋白及红血球形成。

2.全面营养不良和长期腹泻者:补充铜可以减缓症状。

3.滥用药物或酒精者:铜可维护血管与神经的健康,对消除滥用药物或酒精所引发的神经危害有帮助。

4.骨质疏松症患者:铜对防止骨质疏松症有益。

5.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铜能维护血管和骨骼的健康,帮助结缔组织、神经的正常运作。

6.更年期妇女:可减缓骨质流失。

(五)铜过量的危害

患先天性铜代谢障碍疾病“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会有慢性铜中毒;用铜管做血液透析的病人及使用铜化合物作杀虫剂的工作者会发生铜中毒:另外,食用与铜容器或铜管长时间接触的酸性食物或饮料,也会引起轻度铜中毒。铜过量的毒性反应包括:口腔有金属味、流涎、上腹疼痛、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眩晕、虚弱、坏死性肝炎、黄疸、肝硬化、癌症等。

(六)摄取须知

1.在食物烹饪过程中,铜元素不易被破坏。只要平时摄取足够的绿色蔬               菜、动物肝脏和全谷类食物,就不必担心缺铜。

2.使用铜锅具或铜水管,也会溶出少量铜为人体所摄取。但如果以铜制的           容器保存酸性的食品,或用铜制锅具来料理酸性食材,会造成食物中毒。

3.在饭后不要立即服用维生素C,因维生素C会妨碍铜的吸收。

4.摄取过量的锌,将导致铜及铁的流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