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康(1947—),男,副主任医师。1966年于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毕业后留在上海市中医推拿门诊部工作。1976年上海市中医推拿门诊部与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合并成立上海中医学院附属岳阳医院,并在此院工作至退休。1973年拜丁季峰老师为师。1974年至1975年参加在上海中医学院举办的“第二届卫生人员提高班”学习。1984年至1985年参加上海中医学院举办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推拿师资进修班学习”。1987年经上海市卫生局统考合格由医士晋升为住院医师。1988年底由上海中医学院组织考试合格,专家委员会评审破格晋升为主治医师。1990年底至1993年底参加由卫生部、人事部、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学习,拜全国名老中医丁季峰老师为师。1993年继承班满师合格,晋升为副主任医师至今。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后关节半脱位等临床疑难疾病及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推拿治疗。 一、技术渊源 尾骨脱位多因骶尾部外伤导致,由于位置的关系,尾椎不像颈、腰椎那样需要负重,所以大部分医生只是对症处理,开些止痛剂,嘱休息10日了事。许多患者因得不到正确的处理,使患处在大便或坐位时产生疼痛不适症状而烦恼。 20世纪70年代正处于“文革”时期,是氏在“卫生人员提高班”学习,当时实行开门办学,是氏就在奉贤县泰日公社卫生院实习。一日来了个患者走路蹒跚,进入诊室后不就坐。在了解病史时说:“在劳动休息时坐在锄把上,二人开玩笑推推搡搡,不料屁股一扭正好卡在臀沟中的尾骨上而产生剧烈疼痛,于是前来就诊。”是氏嘱患者俯卧在诊床上检查骶尾部时压痛明显,于是诊断为“尾骨脱位”,遂用肛指顶托予以复位,听到“喀嗒”声响后,嘱患者下床行走及坐已如常人一般。此后是氏将此法带到自己医院,传给科室同事,希望大家能掌握此法去解除患者的痛苦。因此病在患者的隐私处,偶尔遇到此病,接诊医生常把此类患者介绍到是氏处就诊不在少数,虽然病程长短不一,但都能获得好的疗效。 二、适应病证 尾骨脱位。 三、操作方法 当明确尾骨脱位之后,嘱患者胸膝卧位于诊床上,医者站在患者左侧,以左手掌放在患者骶骨部,中指放在骶尾交界的肛门上方,右手戴一次性手套(如无手套可用避孕套代替套在中指也可),中指稍涂润滑油(医用石蜡油或食用油)插入肛门,手掌向上使中指抵住骶尾骨的前缘向上顶托,同时向肛门外退出,当尾骨被顶到与骶骨结合的原位时,左手中指能感受到里面尾骨的滑动,当复位时听到“咯嗒”声,说明复位已成功。嘱患者下床坐或行走已无痛苦感。 四、理论阐述 尾骨脱位常见于骑跨伤,如老式的男式自行车车身是三角架,如有特发事急刹车来不及下车时就可能会撞在三角架的横梁上产生尾骨向内脱位而受伤;也有在运动时不小心滑跌尾骶部着地而产生脱位等。当患者就诊时要确诊,除了上述外伤史外,在臀沟骶尾交界处常有明显的压痛,拍X线尾骶侧位片常见尾骨成角脱位畸形改变。常见症状是不能正坐、行走不便、骶尾部疼痛。当骶尾部因运动不当造成外伤导致尾骨与骶骨之间位置改变而脱位。当尾骨脱位后使原来固定骶尾骨的肌肉韧带损伤而引起出血、肿胀、疼痛,从而影响行走及正坐,给生活带来痛苦和不便。中医认为尾闾部外伤脱位,筋脉受伤,气血瘀滞而肿胀疼痛。如不能及时整复,受伤后的瘀血逐渐机化且占据原尾骶关节的位置,给复位造成困难。如急性期没有复位处理,日久后尾骨尖对直肠、肛门的刺激,尤其大便时大便干硬产生刺激导致疼痛不适加重,有些因疼痛不敢坐而影响日常生活。如能及时复位恢复正常即可避免日后的不适。 五、注意事项 (1)尾骨脱位后须尽早整复,以免留下后遗症。整复后即可恢复正常,不需固定及休息,但不能再次受伤,如乘车时颠簸等可能会造成不适。 (2)有些不小心摔跌波及尾骨底部,X线显示有尾骨脱位及骶骨骨折时,除了可作尾骨顶托复位外,还须作骨折部位的处理,须有伤骨科采取外固定、休息等治疗措施,以降低骨折愈合后后遗症的发生概率。 六、典型病案 患者:是某,女,38岁。 初诊时间:2017年1月29日。 主诉:尾骶痛1日。 病史摘要:昨天打羽毛球后退不慎跌倒,尾骶部疼痛难忍,起立困难。急送医院就诊。经X线摄片示:尾骨脱位。给予口服止痛药片治疗,半个月卧床休息处理。当晚患部疼痛难以入睡,第二日午后仍不能下床。 西医诊断:尾骨脱位。 中医诊断:尾闾外伤脱位。 辨证:尾骶外伤、筋膜受伤,气滞血瘀。 治则:理气活血化瘀。 治法:肛指顶托复位。 效果:诊查后立即予以肛指顶托复位成功。治疗后马上下地就能刷牙洗脸,坐下来共进晚餐。 按:因诊断明确,整复及时,复位后症状即刻消失,至今未见患部有不适感。 尾骨脱位大多因意外外伤所致,原固定尾骨的韧带及周围肌肉等软组织损伤出血而产生疼痛。尾骨的前缘是直肠、肛门,脱位后尾骨尖对这些组织可产生不良刺激,尤其当干硬的大便经过此处时可产生疼痛。尽管尾骨在人体属退化组织,可有可无,但是一旦受伤脱位对坐姿就会造成影响。只能半个屁股坐,整个屁股坐下就会产生疼痛而影响生活。所以是氏认为尾骨脱位后必须及时复位才能避免发生日后的患部不适感。是氏对这种尾骨脱位未经正确复位治疗而留下后遗症的患者,先后也纠正过不少于10例。此类患者受伤时间久后,患部因受伤出血造成气血瘀滞而疼痛,日久血肿机化占领了尾骨原来的位置,给复位带来一定的难度,不能一次到位,可能要经过几次复位才能改善症状。希望本文所提治法能广泛应用于此类患者而造福于人类。 图片来源于39健康网,由海上杏林寻珍编辑整理,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不用于商业用途。文章所涉文字及图片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文中涉及治疗,仅供学习参考,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