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奇案:南朝名士谢脁因告发获死案

 风云际会2009 2023-02-27 发布于安徽

谢脁是南朝齐著名文士、诗人。年少时他便小有名气,长大后特别长于五言诗,并且写得一手好草隶。唐代诗仙李白颇为推崇谢脁的诗。齐敬皇后迁葬时,正是谢脁写的哀册,其文采在齐朝无入可媲美。谢脁如果专心于诗文,可能将取得更大的成就。然而,在那“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的封建时代,谢脁最终耐不住寒窗,误入仕途,还削尖了自己的脑袋打算往上钻。不料“尘网”恢恢,你谢脁岂能对付得了?所以,恶梦醒时,已劫数难逃。

谢脁27岁出仕,因其文名到处受到赏识。因而这段仕途,尽管偶遇小波折,总算比较畅达。可一心向往“大鹏一日同风起”的诗人,总是不满足于这种爬行式的升迁速度。

显然,想升迁需要机会;机会,则需要等待。

齐大司马、会稽太守王敬则是高帝、武帝时的老将,此人居功自傲,皇上看起来对他礼遇甚厚,其实却对他暗怀戒备之心。所以,王敬则一直觉得惴惴不安。

永泰元年,齐明帝病重的日子里,突然无缘无故诏令光禄大夫张瑰为平东将军,还特别批准他设置军队,其中提防王敬则之意不言而喻。敬则获悉后,愤愤不平地说:“现在东边有什么人,不就想铲除我王敬则吗?想要对付我,我王敬则也绝非好惹的,绝不是坐等皇帝赐我毒酒之人!”

王敬则的女婿是谢朓,那个时候为徐州行事。太子洗马幼隆、王敬则的儿子派正员将军徐岳将王敬则的想法告诉谢朓,好拉拢谢脁一起举事。

岳丈与女婿同仇敌忾,这本来就是无可厚非的。因此徐岳说明事情经过后,开门见山地对谢眺说:“假如你不反对我们的计谋,我现在就回去报告太守了。”

听了一席话,谢朓沉默了许久。后来,他声音阴沉地说:“来人,给我拿下反臣徐岳!”

谢朓无视徐岳的大声谩骂,将其绑在坐骑上,亲自飞马策鞭把岳丈谋反的情况禀报给朝廷。

皇帝当时病情恶化,可听到这一汇报,依然强打精神,随即部署兵马,铲去了王敬则的“大本营”。这件事后,皇帝特奖了谢脁,破格提拔谢朓为尚书吏部郎。

谢脁苦苦经营多年才做到太守之职,这一次告发岳丈,却平步青云,必定是千恩万谢,为表示谦让连上三表,皇上自然不可能准奏。

自越级晋升后,谢朓心情尤其舒畅,却不知其妻因杀父之仇,早已对自己恨之入骨。直到妻子怀揣砍刀准备杀谢脁时,他才忽然明白,到底还是父女情深啊。从那以后,谢朓再也不敢见妻子了。

没过多长时间,明帝病故,太子东昏侯萧宝卷登基。在东宫时东昏侯就不喜欢学习,终日由着自己的性子,尽情嬉戏玩乐。当上皇帝后,依然本性难移,不仅不接触朝中大臣,反倒专信左右侍卫和宦官。

东昏侯日益丧失帝王的德行,慢慢地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所以,辅政大臣江祀、江祏兄弟便密议废黜皇帝,另立其堂兄始安王萧遥光为帝。

一天,江氏兄弟同始安王三人一起来拜访谢脁。他们声称为了国家永固,当废东昏侯,立遥光为帝。始安王也向谢朓表示,此举如果成功,他将当谢脁为自己心腹。

任凭他们山盟海誓磨破嘴,谢朓依旧一言不发。

连续几天,始安王等人不断以厚禄高官拉拢引诱谢脁,弄得他非常紧张。他确实不敢铤而走险,怕重蹈岳丈之覆辙,也不敢得罪大权在握的始安王与江氏兄弟。所以,谢朓整天失魂落魄。眼前一会儿出现岳丈被斩首时的惨状,一会儿又闪出妻子拿着刀恶狠狠地向自己砍来。没几天,谢朓就—病不起了。

谢脁躺在病榻上,头脑倒清醒多了,他回忆起先帝因他告发岳丈有功嘉赏自己时的情景,他当时真像做梦一样,又仿佛驾了祥云,猛然间就登上了他想都没敢想的天堂。这样的机会此刻又降临了,为什么他不再次抓住时机呢?一想到自己又能升官加禄,不由得神轻气爽,病痛也一下子消失了。

然而,一想到东昏侯整日嬉戏游宴,不见众臣,谢朓又恨又急。自己既非东昏侯亲信,又非辅政大臣,想见东昏侯是没有机会的。但是这件事情又不宜拖延,谢眺把始安王等人的计谋透露给太子右卫率左兴盛。没想到左兴盛清楚里面的风险,不愿将自己卷进这一漩涡。

谢脁离开左兴盛家,忧心忡忡,情急之中,又来到卫尉刘暄家。谢脁认为刘暄是建安王宝寅的亲信,就算要废立,他也定不同意立始安王萧遥光。谢脁再三向刘申明:一旦始安王称帝,将对他怎样不利,欲怂恿他告发始安王和江氏两兄弟密谋废黜一事。

刘暄听完此番话后,看起来果然十分吃惊:“哎呀。这怎么了得……”刘暄斩钉截铁地表示,必须告发此事,决不让那些人得逞。谢脁总算觅得“知音”,心里的石头也终于落地了。他心满意足地回家静候佳音去了。

出乎谢朓意料的是,刘暄居然也是主谋之一。谢朓刚离开刘暄家,他就飞身上马,前往始安王府,把谢朓欲告发他们的事报告了江祏和始安王。

始安王获悉此事,气愤之下准备将谢朓赶出京城。江祏则态度鲜明地要求除掉他。其实当初在谢朓新贵时,江祏常去他府上,而他自恃才高,根本看不起江氏兄弟,曾多次嘲弄他们。江祏因此一直耿耿于怀。谢脁如今落入自己手中,此仇不报,更待何时!

因为江祏的一再坚持,始安王萧遥光也乐得卖个人情,随即以皇帝的名义诱召谢脁。谢脁以为已大功告成,自己又将加官晋爵了,就火速跑来。不料,迎接自己的却是冷冰冰的枷锁。

始安王萧遥光把谢朓交付廷尉,然后指使刘暄和江氏兄弟等人联名上奏,声称谢朓秉性奸险,自打告发其岳丈王敬则叛逆越级升迁后,就日益欲壑难填,居然在宫廷内外到处散布谣言,诽谤亲贤,贬低大臣,藐视圣上,计谋之阴险,言论之恶毒,使朝廷上下惊骇。最后奏书一致请求将其斩首。

东昏侯才不管他三七二十一,一张金口,下诏将谢脁交由御史台审问。

始安王等得到圣旨,当夜就在狱中把谢朓处死。

临刑前谢朓悔恨不已,仰天长叹道:“天道恢恢,不可欺瞒。我虽未杀敬则,敬则公却是因我而死的啊!”

谢脁被诛时才36岁,真可惜了他那满腹的诗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