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含堂经方治验——​​​​黄芩汤治疗​痢疾(细菌性痢疾)

 虚竹怀远 2023-02-27 发布于湖北

黄芩汤

【药物组成】

黄芩三两(9克);芍药二两(6克);甘草二两(6克),炙;大枣十二枚(6枚)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斗(2000毫升),煮取三升(600毫升),去滓,温服一升(200毫升),日再,夜一服。

痢疾(细菌性痢疾)

王某某,男,37岁,银行营业员。1992年6月2日初诊。

1年前因下利赤白、腹痛、里急后重等症,到市内某医院门诊,诊为细菌性痢疾,以西药治疗1周后,大便正常,其他症状均消失,但间隔月余,痢疾又复发,再服西药治疗,以控制其病情。如此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达1年之久。现症:主症、如上,面色淡黄,口苦,尿黄,气短,倦怠,食欲不振。舌淡红,苔薄黄,脉弦而虚。诊为痢疾,辨证为肠道湿热兼脾胃气虚。治宜清热燥湿止痢,益气健脾和胃。用黄芩汤合五味异功散加味,处方:黄芩10克,黄连10克,生白芍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6克,党参10克,茯苓12克,厚朴6克,陈皮3克,生姜6克,大枣-6枚。水煎服。

二诊:上药服5剂,大便已无赤白黏液,其他症状亦大为减轻,继以上药又服15剂,病愈。随访年余未复发。

按:本例痢疾,初病时以西药治疗,因未彻底治愈,以致反复发作,达1年之久。其现症,如下利赤白黏液,里急后重,口苦,尿黄,为湿热痢之特征;食欲不振,气短,倦怠,属脾胃气虚的表现。用黄芩汤加黄连以清热燥湿、敛阴止痢,五味异功散加厚朴以益气健脾和胃,治病与治体并重,方药切中证型,故能收到良效。

黄芩汤多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现代主要用于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腹泻(湿热型)、胆囊炎等。辨证当掌握其病机要点为少阳邪热内迫肠胃。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