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芍药汤

 修和 2014-04-27

芍药汤

芍药汤,中药方剂,出自《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主治:湿热痢疾。泄泻、痢疾初起,身热,头痛微汗,腹痛而渴,脉弦。 现主要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肠炎等证属湿热内蕴者。
3

1 来源  刘河间《医学六书·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之中泻痢论

2 组成 :芍药15~20g 、当归9g、黄连5~9g、槟榔5g、木香5g、甘草5g、大黄6g、黄芩9g、官桂2~5g

3 用法 

  上四味,哎咀。以水6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次服。

4 现代运用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肠炎,急性肠炎属湿热者。

5 临证加减 

  热毒重者,加白头翁、金银花;苔黄而干,热盛伤津者,去肉桂,加乌梅。

6 病机 

  湿热疫毒,壅滞肠中,气血失调。

7 辩证要点 

  痢下赤白,腹痛里急,苔腻微黄。

8 功效 

  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9 主治 

  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10 配伍特点

  气血并治――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通因通用――使湿热积滞从大便而下。

  寒热共投――寒凉中寓以辛热,使寒而不遏,以防冰伏(主要是热者寒之)。

11 方解 

  本证为湿热雍滞肠中所致。湿热下注大肠,雍滞气机,肠中积滞不化,湿热与气血瘀滞相搏,而成下痢脓血。方中重用白芍,用其止泻痢腹痛之功。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燥湿,而解肠中热毒,以治湿热成痢之本。大黄苦寒,邪热祛积破瘀,泻肠中之湿热,使积滞、瘀血去,则下痢可止,此为“通因通用”之法。又以木香、槟榔行气导滞;当归柔肝和血,与大黄合用,又有行瘀之用。即所谓“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肉桂辛热,配在苦寒药中是为反佐,可防止苦寒伤中与冰伏湿热之邪。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12 临床应用 

  1.本方以痢下赤白,腹痛里急,苔腻微黄为辨证要点。

  2.本方现在多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肠炎,见有下利,腹痛里急,属湿热为患者。

13 药理作用 编辑本段

  主要有抗菌,抗炎等作用。

  1.抗菌、抗炎 芍药汤在1:5、1:10时有杀菌作用,1:20时无作用;对感染痢疾杆菌芍药汤组小鼠存活6/10只,无槟榔芍药汤组无一存活,两组差异显著,此方给小鼠腹腔注射,每只0.3ml,合生药0.41g,可消除巴豆油混合致炎液所致的小鼠耳廓炎性肿胀。 2.对离体肠管活动的影响 本药在剂量为4×10-2,2×10-2,1×10-2时,能使家兔离体肠管活动出现急剧而短暂的张力上升,很快转为下降。方中减去槟榔,抑制作用仍存在,但无兴奋现象出现。

  3.急性毒性作用 小鼠按100g/kg口服给药,72小时小鼠死11/12只;死亡小鼠肛门见潮湿、似“拉稀样”。若方中去槟榔后仍按同样剂量给药,则无动物死亡。提示槟榔在方中是能产生毒性的主要物质。

14 注意事项 

  痢疾初起有表证者不宜使用本方,久痢及虚寒痢亦不宜使用。

15 附方 

  1、黄芩汤:黄芩9g,芍药9g,甘草炙3g,大枣4枚。功用:清热止利,和中止痛。主治:热泻热痢。身热口苦,腹痛下利,舌红苔黄,脉数。

  2、香连丸:黄连二十两,用吴茱萸十两,同炒令赤,去吴茱萸不用,木香四两八钱八分。功用:清热燥湿,行气化滞。主治:湿热痢疾,脓血相兼,腹痛,里急后重等。

16 歌诀 

  芍药汤中用大黄,芩连归桂槟草香

  清热燥湿调气血,下利腹痛自安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