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与自由‖文/子夜

 522小窝 2023-02-27 发布于河北

爱与自由

爱与自由有怎样关系或者说牵连?关于爱与自由的问题,时常思考。
爱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与追求,无论我们是承受者还是给予者。没有爱的时候,自由就成为另一种精神慰藉——心灵上的或行动上的自由。心灵上的自由最难得。如我们读书获取宁静,不忧心世俗,给灵魂最大的自在,那是永恒的可贵的自由。行动上的自由包括一种放纵的自由。会有人说:为什么要说放纵的自由,那根本就是放纵,不该提起!当我们站在理智的位置时,凡与观念所冲撞的东西,都生了一定不允许性。如人们看见一位妓女花枝招展地挥手,便指点她的放荡。如若一个人了解她全部的遭遇:她在父母吵架中成长,母亲抱怨成瘾,父亲软弱嗜酒无稳定工作。作为长女的她自小被母亲如男娃般打扮,直到她八岁弟弟出生,母亲给她买第一条裙子,可她一点也不喜欢,还被母亲嫌弃“你看人家姑娘都穿得粉粉的,女孩子喜欢的你怎么不喜欢”?到十岁时父母离异,她跟了父亲,时常受发酒疯的父亲打骂。十四岁时她喜欢了一个男孩,开始留长发穿裙子打扮自己,也向喜欢的人表了白,就当她以为自己可以开始梦般的美好时,她的梦被狠狠打碎。父亲的追债者强暴了她,她向父亲哭诉以为能得到安慰与温暖,谁想父亲说“反正已经这样了,也不会有男生喜欢你…”他怂恿女孩做了现如今这职业来替自己还债。你说这世上哪会有如此凄惨的事,如此残忍的父母,只有小说里才会有这样的离谱。朋友啊,这世间存在一切,我们所未曾见过的,往往正是我们的幸运,但这确是存在的他人的不幸。若一个人知道了她的故事,又怀有悲悯众生而非高尚的心,他见女人招呼客人时,断然是说不出一句指责的言语。她失去了自食其力的本事或者说对美好的信心,这就只能是她的工作。除非有这么一个男士站在她面前说:“坏的是他们,我带你走,我爱你”。是的,只要他说的足够坚定,叫她看见满眼青睐,繁华处便少了一位这样风姿的女人。瞧,又迂回来了,有了爱,放纵的自由是可以消失的。自由或爱,都会使人获得幸福感。
我们能够为爱去付出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若能给予爱的同时给予自由,那是真正可贵的爱,因为爱从不是束缚。关于这,由回忆七岁时的事件中再次感悟。那日与同学结束玩耍时,月已高悬,独自走在回家的小径上,往来无人。忽见一簇草中舞动着一点微弱亮光,欣喜瞬间打散了一人夜行的恐惧,多稀罕啊,有幸见萤火虫。我轻轻上前,缓缓伸出手,靠近它,然后双手一合,手掌的肌肤感受到了它身体的触碰,不敢闪一丝缝隙,生怕它飞走。轻声安慰说:“别怕,你一人在那多孤单,和我一起回家吧。”快步往家赶。回到家母亲问我手里藏了什么,说:“找个玻璃瓶放进去不就好了。”我于是找来一个空的玻璃质牛奶瓶,把它塞了进去,又用东西紧紧堵住瓶口。关上灯,静静地观望着桌上的瓶子,它在里面振动着翅膀,我想那就是它的小马达,抖亮了尾端的灯。到我睡去前,瓶子里的暖光一直亮着。第二日是周末,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桌前,我的房间采光不大好,白日也需要亮起灯才看得清,我没有开灯,也没有看见那让人安心的荧光。借窗外透来的微弱光线,我看见它躺在瓶底,一开始以为它在睡觉,可好一会儿也不见动,一股不好的感觉蓦上心头。我拿起瓶子将它倒出在手掌心,这才感受到毫无生气的僵硬。我就这么捧着它的尸体,许久未缓过神,不愿相信这事实。直到母亲问我干嘛愣在那里,我轻缓地说:“它死了......”
“谁死了?”母亲问。
“萤火虫”
母亲又询问了我两句,然后笑着说:“谁叫你把瓶口堵死的,它也需要空气啊。死了就死了呗。”母亲说完便下楼去了,而我本就难过的心更加自责,潸然泪下。对不起,无尽的内疚,忏悔道:我以为把你带回来你就不会孤单了,可我太蠢了,对不起,我害死了你…那时,我进行了人生第一次关于爱的浅短思考——什么是爱?我是爱它的吗?不,这只是自私,只是看见它便十分高兴,想要把它带回家。它或许并不孤独,在草虫里飞是它的自由与快乐,我却自作聪明,实际上孤单的是我,是我需要它陪却不好意思说。口口声声说的喜欢,确是轻而易举地害了一条本该自在的生命。我的自私、自以为是、愚蠢呵……害怕爱意会变成一种伤害,伤人伤己,后来便将“爱”变成了浅浅的“喜欢”,如遇见一朵芬芳的花时,只上前深深一嗅:“好香啊”,再不伸手去摘,它是一朵花,就应当在属于自己的的地方待时绽放。
关于爱与自由,也许爱的分量略大。它能让人放弃包括偏离了轨迹的自由,而如若爱一人达到了最高层次,便也能给予人爱的同时给他自由。我的爱是你的,你的自由也是你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