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北瓷王·吉象转心瓶》丨南北世家国瓷泰斗,毕生唯一联袂,打造御窑第一瓷。

 好书风 2023-02-27 发布于重庆
两大官窑八项绝技,建国首次融合,献礼奋进新百年。

南北世家国瓷泰斗,毕生唯一联袂,打造御窑第一瓷。

图片

两大皇家官瓷

八大御窑绝技

图片

适逢建国以来最伟大的新元年,中国陶瓷界南北第一官窑,中国南北制瓷第一世家,中国陶瓷两大泰斗,百岁年纪封山联袂。钧瓷界、景德镇制瓷界扛鼎四大家,共同打造《南北瓷王·吉象转心瓶》,以最高水准,致敬经典,献礼时代。这是这一陶瓷国宝300年来首次震撼烧成,这一兼具皇家绝技和时代意义的艺术瑰宝,用以献礼祖国新百年征程。以国色之姿祈愿国泰民安。

图片

《南北瓷王·吉象转心瓶》以洋彩瓶颈及粉彩内胆、炉钧釉腹壁、洋彩底座三部分烧造后组装而成。

图片

《南北瓷王·吉象转心瓶》作品撇口束颈,两侧以象头瓷雕装饰,寓意万象更新,天下太平。

图片
瓶口

口足皆以轧道工艺锥剔凤尾形卷草纹,尽感吉利祥和,富贵延绵之意,肩部,颈部凸雕如意云纹各一周。独具喜庆纳吉,富贵圆满的美好寄寓。

图片
瓶颈

图片
底部

转心瓶内部瓶胆以粉彩为主,大清国色显华贵之气。

图片
瓶胆

图片
内部瓶胆

腹部炉钧釉蓝绿等多彩交相辉映,细腻中见大气,简约中见华丽。

图片

腹部

图片

转心瓶底部

图片

《南北瓷王·吉象转心瓶》作品融钧窑、景德镇窑两大皇家官窑工艺。粉彩、扒花、珐琅彩、青花、转心、炉钧、瓷雕、描金八大御窑绝技于一身。其中描金部分采用黄金加工提炼的上等金料,在瓷器上描金加彩。内壁粉彩绘制福寿蟠桃九支,吉祥瑞鸟一对,整体内外兼修,御窑绝技,钧窑传奇,大师绘制,交相辉映,融会贯通。更是对乾隆官窑八千万国宝的一大超越之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南北瓷王·吉象转心瓶》按照中国瓷器最高官窑发行标准,首次融中国南北顶级官窑于一器,超越北宋赵佶官窑与大清乾隆御窑,达到中国官窑御制史的巅峰。

图片

原型为御窑珍稀至宝

两岸故宫都无此藏品

图片

《南北瓷王·吉象转心瓶》以清乾隆 御制胭脂红地番莲花卉套炉钧釉太平有象转心瓶为原型打造。清乾隆 御制胭脂红地番莲花卉套炉钧釉太平有象转心瓶全球仅一件,清末流往法国,后被香港藏家7000万拍回,历次出现均创记录,是艺术市场的绝对明星,被称为御窑珍稀至宝,两岸故宫,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均无藏品。

图片

乾隆太平有象转心瓶,是中国拍卖历史30年来唯一一件两度上拍并且两度刷新拍卖纪录的王者重器。




图片




图片

是中国陶瓷收藏第一人翟建明眼中的神品,更是故宫博物院都没能藏到的顶级国宝。此外内饰粉彩瓷为釉上彩之皇冠,是大清国色,在中国陶瓷拍卖市场上一直是炙手可热的顶级明星,是中国工艺美术品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片

因乾隆瓷胎洋彩炉钧釉转心瓶全球仅一件,被誉为御窑第一珍稀至宝。两岸故宫,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均无藏品,所以《南北瓷王·吉象转心瓶》一经发行便得到了各界高度肯定。

图片

南北世家双泰斗

景钧双艺四大师

开山即封山

出品即绝品

图片

《南北瓷王·吉象转心瓶》是南北瓷王,新中国两大制瓷泰斗的毕生唯一联袂。是钧瓷界、景德镇制瓷界两大官窑世家。历史首次珍稀合璧。四位扛鼎大师的唯一跨界合作瑰宝。开山即封山,出品即绝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南北世家双泰斗 景钧双艺四大师

图片

中国瓷坛南泰斗王锡良,被誉为大师中的大师,为景德镇首位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人,37岁成为与傅抱石、关山月齐名的殿堂级大师,也造就了陶瓷艺术拍卖市场上“无王不成拍,破亿第一人”的神话。

图片


中国瓷坛北泰斗苗锡锦,是唯一健在的“复活钧窑”五老之一,所创的苗家钧窑是唯一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研究基地”的窑口。承担了世博,奥运的双国礼制作,是第一位为钧瓷立传的人,为钧窑的学术体系构建做出极大贡献,他的“宋釉今烧”获中国古陶瓷学会权威认证,轰动陶瓷界。

《南北瓷王·吉象转心瓶》是中国南北第一陶瓷世家史上首次联袂,南北瓷王双泰斗毕生唯一结合,四位大师共同打造之国宝重器。作品融钧窑、景德镇窑两大皇家官窑工艺,粉彩、扒花、珐琅彩、青花、转心、炉钧、瓷雕、描金等御窑绝技于一身。尤为珍稀之处乃中国官窑制瓷史顶级转心绝技,工艺繁复、成本高昂、成品凤毛麟角,是中国陶瓷史的标杆产品和里程碑大作,也是大宋官窑钧窑文明与明清御窑景德镇窑文明的珍稀合璧巨作。

图片

无官窑不藏瓷

无转心不至极

图片

转心瓶,中国御窑瓷器工艺巅峰之制。其工艺繁复,是中国官窑制瓷史中的顶级绝技,以18个月方成一器。创中国官窑瓷器烧成历时纪录,烧成珍品凤毛麟角,即使康乾盛世之时,乾隆皇帝都仅得一尊珍玩,而不能奢求一对。

转心瓶制作极其困难,步骤繁琐,从拉胚至施釉、轧道、彩绘,各部分分别烧造,再套叠而成,每一部件尺寸需经过精心计算,须一丝不苟,对胎料把握、成形工艺、烧造温度等皆有极高的要求。一旦出现少许变形便会前功尽弃,成品率极低。由于技术难度极高,烧成颇为耗时。据《活计档》载,乾隆十八年五月十二日曾命景德镇“烧造斗龙舟打筋斗人转旋瓶一件”,而唐英烧成送到,已是乾隆十九年十一月初四日,费时达十八个月之久。




图片





工艺复杂、成品率低、耗费工时长,使其制作成本极高。乾隆二十八年至三十年间,督陶官海福共烧造捐贡瓷器九百六十一件,大多耗费不足5两。转心瓶之成本普遍较高,如百子太平大转瓶,银55两。所列成本最贵者,为“丹凤来仪转瓶”,耗银达60两之多。且转心瓶无法一次烧制成功,如前述丹凤来仪转瓶,成功一件,烧造破损两件,破损的花费是120两银。相当于成功烧制一件转心瓶的所有成本可高达180两。据学者考,乾隆年间正一品官一年的俸银不过180两,仅够成功烧造一件转心瓶!无怪乎唐英上报乾隆,提及新创的瓷器样式“工料不无过费,故未敢多造”。或许是考虑到成本和成功率,乾隆皇帝下旨,此后按节日进贡十数件即可,成对最好,单只也行。故留存至今的转心瓶数量极少,件件精品。




图片





乾隆二十二年,副催总五十不小心将“洋磁转旋瓶三件”磕坏二处,不仅被罚钱粮一年,还被重责四十板。可见清宫对转心瓶的重视程度,远非一般瓷器可以比拟。自设计、成造,至运输,自唐英、协造官、催总、副催总,至每一道工序上的艺匠,方有今日我们所见之绝世佳作。存世的每一件转心瓶都凝结着无数人的心血,诠释着鼎盛王朝的审美与追求,可谓无价之宝。

《南北瓷王·吉象转心瓶》静物欣赏

转心瓶是乾隆时期的御用陈设瓶,是皇家风范的典型意象。《南北瓷王·吉象转心瓶》是中国南北官窑两大第一世家,融汇中国陶瓷两大官窑技艺,八大御窑绝技,历时18个月窑火凝珍,深蕴着中国传统设计思想和深邃内涵,尽显盛世之风。也是借此器传达了对伟大祖国盛世的祝福。



图片

图片
瓷坛泰斗 百岁瓷王丨王锡良

图片
苗锡锦 苗长强父子丨钧窑活化石 当今钧瓷第一人

图片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图片
转心瓶丨极尽繁华下的产物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