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口味茶的发展史

 云语禅心 2023-02-27 发布于河南

来源:【中国食品报】

如果说茶和哪个形容词最不沾边,那恐怕是“恶心”了。以前听说一句名言:世上难道有一朵丑陋的花吗?后来就见到了巨花马兜铃。今天就介绍几种“恶心”的茶,给重口味的茶友们。

虫屎茶,流行于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鲜茶叶浇洗米水,茶叶里生出来的米蛀虫,以茶为食,虫屎留于筛底,即为米虫茶又称虫茶、虫屎茶。

据了解,虫屎茶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粗蛋白、氨基酸、维生素C及多酚类物质等。投入盖碗,加开水,慢慢渗出红色丝状茶汁,片刻后整碗橙红透亮。喝下一杯,味道温和清甜。

文章图片1

除了这种虫屎茶,茶叶还有什么新鲜的喝法呢?

热茶兑白酒。喜爱喝茶的纳西族人除了喝盐茶,还有喝“龙虎斗茶”的习俗。这种茶的制作方法是先在陶罐中烘烤茶叶,待茶叶焦香,加入开水熬煮三五分钟,再兑入白酒饮用。据说,该茶香高味酽、生津止渴。

《金瓶梅》是反映明代后期社会百态的长篇小说,其中涉及饮食生活的内容细腻而丰富,也常提到饮茶。书中第二十一回述说在一个下雪天,吴月娘亲自扫雪,烹江南凤团雀舌与大家吃,“白玉壶中翻碧波,紫金杯内喷清香”。然而小说中人物很少喝清茶,往往在茶中掺入其他配料,这属于泡茶。泡茶,如果是茶和水果、香花之类的搭配,似乎还是清香美妙,而当“土豆茶”“盐笋茶”“芫荽芝麻茶”登场,就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芫荽,即香菜,芫荽和芝麻的这种搭配,感觉离火锅不远了。

古时盛行的清雅之风,要感谢茶圣陆羽。因为茶圣陆羽不但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而且开启了饮茶的新风尚:“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这是三国到唐代荆巴地区的煮茗方法。想象一下,辣的葱姜、甜的枣子橘皮、酸的茱萸、凉的薄荷,加上盐熬煮……陆羽称其为“斯沟渠间弃水耳。”

茶和咸味搭配起来容易恶心,那就洋气点,甜丝丝的不就没事了吗?

尽管英式下午茶风靡全球,其实最先往茶里加奶的却是法国人。而最早往茶里加糖的事,据说是荷兰人。荷兰人最早喝绿茶,后来喝武夷红茶,都是清饮。据记载,1627—1631年,荷兰人在东印度群岛看到有中国饮茶者含着糖块喝茶,就学会了往茶里加糖。后来,荷兰人一直痴迷于加糖喝茶、含糖喝茶,并带到了北美,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记录了在纽约荷兰家庭的下午茶,女主人会询问客人:是加糖喝啊,还是含着糖喝啊?

在重口味茶的发展史中,少不了生物碱这种物质。

众所周知,茶叶中含有令人兴奋的茶碱和咖啡因。因为科学家更早地从咖啡豆中分离出咖啡因所以才得以命名。在茶、山茶科植物被利用之前,人类其实对任何一种含咖啡因的植物都在积极利用。在秘鲁北部和厄瓜多尔人迹罕至的亚马孙丛林中,生长着一种富含咖啡因的植物——大冬青树。阿楚济巴洛部落的男人们浸泡这种树叶得到7.6%咖啡因含量的饮料,每天清晨都会喝一到两升,这有益于他们一天的体力劳动。关键在于,在喝下这种饮料三刻钟之后,他们会把饮料呕吐出来,将体内咖啡因维持在正常安全的指数。

无独有偶,在18世纪,居住于美国东南林地克里克人,也会将代茶冬青树的叶芽浸泡成一种黑色含咖啡因的饮料。武士们“双手抱腹、身体前倾,饮料如水龙从口中喷出,远可达六至八英尺”。喷射饮料,成为一种竞赛比拼,年轻人掌握高超的喷射技艺是了不起的成就。

(周杨)

《中国食品报》(2023年02月15日08版)

(责编:袁国凤)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