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0227教学手记——该怎样阅读专业书?

 晋诺工作室 2023-02-27 发布于江苏

安东送来了三本书,刘徽的《大概念教学》威金斯、麦格泰的《理解为先模式》两本。

先读了《大概念教学》三十页,发现,现在的读书模式与原来有些不同。

回顾一下,大致有这样的变化。

记得在师专学习时,我考得最好的一门课是王永丰老师教授的《文学概论》,接受满分。当时读书方式记忆犹新。先是反复读,再回忆,最后找来一张大纸,把整本书的章、节标题及重要概念按序默写了出来,最终是胸有全书。

现在反思这样的读书,态度是认真的,知识学习的效果也不错,但是可以发现这种读书是以书本为目标的,是以熟悉一本书为目的的。其思维重点在于接受一本书的内容。

现在读书与那个时候完全不同了。

比如今天读《大概念教学》这三十页书,我并不介意这本书的章节逻辑关系,也不在意作者引用了那位学者的言论,我关注的是,哪些论述与我的思考关系紧密,哪些见解、观点是可以提升我的认知的,哪些内容是可以拓展我的思维的,哪些价值观、概念能够对自己的理念形成评判或者重新建构。

显然,目前的读书是以自我建构中心展开的,也就是用我的理论视角关照这本书的内容,从而形成我与书的深层次对话。因此,阅读落点不是给这本书画出一张思维导图,而是让它在我的认知架构中生成了一些新东西。

比如,上午在与小徒弟电话交流中,我告诉她:抓住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就可以解决目前语文教学中的出现的一系列难题。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就是:语言运用。语言运用教的不是知识,是语言实践能力,它必须在真实情境中真实地使用,才能真正落实语言运用的教学。

中午读《大概念教学》,发现我的观点频频得到印证。

22页:无论是传统知识、现代知识还是专题,都要思考以下问题:“学科的本质是什么”?“学生毕业离校后还能留下的是什么?”“什么样的观念在学生的一生中会不断发展……”

学科的本质被列为种学习的首要关注元素。这说明我原来的思考是与现代教学论在高层的教学理论上方向一致。得到这样的呼应,是对自我学术认知的重要肯定,因此非常高兴,它也会引导我继续探讨有关的论述与结论。

再如,书中阐释的专家思维。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与此相关的“分类记忆”“位置记忆”“低通路迁移”“高通路迁移”“深度学习”“创见地图”等学术概念在我教学实践中都能找到各种各样的影子。

比如,我曾把《红楼梦》《雷雨》《季氏将伐颛臾》《反对党八股》等十二篇课文统一在研究言语交际的智慧“怼的艺术”之下,让学生写论文。

高三复习过程中,把十来篇小说、散文交给学生,让他们自我建构小说阅读规则等,并且让学生到讲台上宣讲。

请看同学们自我梳理的的一些结果:

有同学总结小说阅读规则为:底层逻辑、中层思维、上层背景;

有同学总结出散文阅读的四个维度:内容、意蕴、句式、运用。

这些学习过程里无不闪射着上述概念的光芒。这大概是有些专家思维的味道的。

看着这本书让我反思的是,对这些教学实践的归纳总结梳理没有做到这本书上所介绍的那些大专家的学理分析与提炼,这就是我还不是专家的原因。不过,在阅读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模式与路径不断地在给我提示,应该如何思考、如何加工实践材料,如何建构理论体系。

我不是在为这本书读书,而是在为我读书;我的目的不是了解这本书,而是这本书在我的认知结构里又增添了些什么。

我想,这就是阅读专业书应该有的样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