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人来了,孩子就在客厅撒尿,这个行为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正面动机?

 我是慕珂 2023-02-27 发布于北京


张国维博士说:“行为的背后一定有正面动机。”

你相信吗?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我愣了一下,但仔细探究,事实的确是如此。

我们来看看以下几个案例,也许你就豁然开朗了。

01 

在《改变人生的谈话》这本书中,有一个学员是地产公司的老板,他也不相信这个观点。

这个老板非常富有,但他却不开心,因为他家里有一个酒鬼父亲,每次喝醉了都砸东西,让他过得心惊胆战,很怕见到保姆的来电。

他觉得父亲的这些行为背后,没有任何正面的动机。

但经过老师的分析,恍然大悟,原来父亲背后深层的需求是这样的。


他父亲在母亲去世之后,孤零零的在家里面,只有一个保姆为伴。

每次打电话叫他们兄弟姐妹回去,不是这个开会,就是那个在应酬,都不愿意回家。

他父亲有次喝醉失手把电视砸烂了,孩子们得到消息全都回来。

从此以后,老人只要想孩子们了,就去喝酒,喝完酒就砸东西,砸了东西孩子们就都回来。

可能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他潜意识里的想法,用这种行为把孩子们叫回家。

所以,这个父亲的正面动机,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常回家看看。

意识到父亲的这个问题后,这位地产老板就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定制一个轮流请父亲喝早茶的时间表。

从此以后,他父亲再也没有砸过东西了。

所以,正如书中所讲: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正面动机,为了满足这个正面动机,人们会采取各种手段。正面行为走不通的话,他就会通过负面行为表现出来。

02

再比如有一个孩子,父母忙于工作基本都不怎么管他,而照看他的奶奶,也有一堆自己的事情,基本不怎么管孙子。

所以这个孩子被忽视得厉害。

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他就当着客人的面在客厅里尿尿,这个时候所有人,爸爸妈妈和奶奶都过来斥责他,但他这个行为却屡教不改。

从那以后,单反只要有客人来,他就在客厅里面尿尿,打骂都不管用,让家人头疼不已。

那他这个行为背后,正面的动机是什么?

当然是希望爸爸妈妈奶奶都能多关注自己一点

平常你们都不关注我,那我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赢得你们的关注,即使这个方式并不好,会被斥责打骂,但也比被忽视要好。

所以,回想一下你觉得某些人他特别恶劣行为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证明动机?

当你真正看到他这个正面动机时,你会发现你突然就理解他了,也许这个问题就有解了。

03

同样,这样的原理也适用于信念,每一个信念的背后,也有着正面的动机。

一个人之所以会执着地坚持某个信念,就是为了保护他正面的动机。

比如有的女性感情受挫后,就会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在这样的信念之下,她可能就会选择独身。

她这个信念背后的正面动机是——我要保护自己不受到男人的再次伤害。


团长说:面对这样的信念,只要我们用另外一个信念来满足这个正面的动机,他就不会执着于之前的信念了。

比如,团长他会先肯定她们的正面动机,然后引导她们去思考:

“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是不是可以与一些可信赖的男人接触呢?”

帮助她迈出关键的一步,先愿意接触一些男人开始,也许这个过程中慢慢就会发生一些改变,让她的人生有了改变的可能。


所以,任何行为和信念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

正如书中所讲:“你可以不喜欢某个人的行为,或者不同意某个人的观点。但是你愿意去看见其正面动机,也许你就能够接纳他的行为和观点。你可以依然不认同,但接纳会让你的格局变淡,心情变得愉快,财富变得更多。

接纳,与他人无关,这是你自己的事情。”

-end

慕珂:
催眠师
高级演讲教练
家庭教育指导师
樊登读书签约作者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认证讲师
悦享读书演讲俱乐部创始人
坚持星球演讲培训战略合伙人

欢迎点赞和转发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