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大野战军兵力之谜:东野扩军百万,华野却零增长,陈毅也很无奈

 sdhenry 2023-02-28 发布于广东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在解放战争期间,我军四大野战军让敌人闻风丧胆。不过虽然号称四大野战军,但当时几支野战军的兵力存在较大差距。

其中西北野战军本身条件就较为艰苦,兵力一直都并不是很多。可是东北野战军在初始兵力不多的情况下,在入关之时兵力竟然超过百万。

(东北野战军照片)

相较之下华东野战军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兵力的增长却并不明显,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差异的出现呢?

一、东野剿匪“发家致富”

重庆谈判结束之后,蒋介石暴露了独裁的野心,为了应对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可能性,朱德总司令将红一出身的部队干部调往东北,此外还从陕北派出大量干部一同前往。

最终共有11万部队以及2万干部开赴东北,在成立之初,东北野战军的兵力并不算多,此外我党在东北也并没有太多的根据地,缺乏群众根基,因此东北野战军面临的环境并不算很好。

东北野战军初入东北之际,东北土匪数量超过17万。其中很多土匪在国民党反动派的诱惑下,开始对公路以及铁路进行破坏,并杀害了我军许多干部,影响东北野战军发展,匪患也是东野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林彪照片)

所以东北野战军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剿匪,其中仅仅洪学智一个人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就剿灭了一百多股土匪势力。

在这些土匪中,势力最大的是黑龙江的刘山东,他手里有很多日军留下的装备,而且为国民党效力,是我军的心头大患。

(土匪剧照)

起初东北野战军为了避免损失,决定慢慢蚕食刘山东部,等待消灭对手的时机。可是洪学智却认为一定要速战速决,擒贼先擒王,于是他亲自来到刘山东的老巢,还故意让对方抓住了自己。

洪学智被包围之后假装要投降,让刘山东亲自前来,而他也提前布置了伏兵

当刘山东出现之后,立刻遭到了我军战士的攻击,土匪死伤无数,刘山东虽然逃跑但被吓破了胆,不敢和我军抗衡,他的装备与粮食也被我军收入囊中。

(洪学智照片)

从1945年冬天我军开始在东北地区剿匪,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经过一千多场战斗基本剿灭了根据地的全部土匪,并收获了大量的装备,这也为是东野扩军的基础。

在剿匪的过程中我军很重视群众工作,期间积极建立根据地并发动群众,兵力也扩充到了27万余人,期间苏联也支援了之前从日本关东军处缴获的部分装备,这让东北野战军战斗力得到了提升。

(东北野战军)

二、罗荣桓“二线兵团”扩军

东北野战军刚刚进入东北的时候,国民党军的主力尚未进入东北,后来在两军交战过程中,东野也打了一些胜仗,这让东野的指战员对国军的战斗力形成了误判。

而随着国民党军主力部队抵达东北,我军在和对方的交战中遭遇了惨重的损失,尤其在1947年的四平战役中,东野主力纵队伤亡惨重,这让林彪非常痛心。

(四平战役照片)

东野也第一时间做出了调整,避免与敌人展开正面决战,放弃占领沈阳、长春等大城市的计划,全队退过松花江,并通过黄克诚、陈云的牵扯,让敌人无法集中精力对我军发动进攻。

这让东野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可是如何恢复兵力还是让很多人头疼。

我军当时吸收了很多贫苦农民进入部队,可是这些新兵缺乏训练,战斗力较为低下,而且容易出现逃兵,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针对这个情况罗荣桓提出可以组建二线兵团,二线兵团不需要执行作战任务,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训练,而各地方吸收农民加入部队之后,也要统一成团,加入二线兵团。

(罗荣桓照片)

罗荣桓在二线兵团中安排了一些老兵,带领新兵训练,让他们快速掌握基础的战斗技能。

同时他很重视对二线兵团的政治教育,从而让二线兵团真正成为有战斗力的部队,再加入一线军团补充前线的兵力。

从1947年初到1948年夏天,二线兵团总兵力达到22万人,数字非常惊人,最终二线兵团共有3期,总人数42万,东野总人数也突破百万。

(东北野战军)

与此同时国民党在东北的部队却并没有增加太多的兵力,之所以形成如此巨大的差距,我军实施的土改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土改很多东北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可是很多人参军的意愿并不强烈。

罗荣桓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他从思想工作入手,他安排大量干部到地方进行群众思想工作,通过教育和引导,让我军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可,之后的扩军工作就顺利很多了。

(东北野战军照片)

除了我军工作得当之外,东北富饶的物资也是东野迅速扩军的基础,最终东野也成为了我军解放战争中的王牌之师,当时蒋介石在得知东野拥有百万大军之后,也是大吃一惊,他后来决定放弃沈阳和长春,和东野庞大的兵力也有一定的关系。

三、被大别山“困”住的中野

1948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为中原野战军。和东野可以选择退守松花江北避免决战不同,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中野一直都在与敌军作战的最前线。

用刘伯承的话说,中野所在的地区就是华北解放区的大门,敌人想要对华北地区发动进攻,只能从这个口子进来才行。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在重庆谈判期间,阎锡山和高树勋兵分两路攻击过来。

(中原野战军照片)

我军与敌人进行了上党战役以及平汉战役,而此时中野的实力并不强,兵力并不如敌军,装备也很差,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军成功完全消灭了阎锡山的进攻部队,超额完成了任务。

此外高树勋也进行了起义,将部队开往了西北解放区,我军顺利化解了敌人的两路攻势。

(高树勋)

这也是解放战争初期,刘伯承面对情况的缩影,不过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实力变得越来越雄厚,我军根据地人口超过2000万,中野的主力人数也达到了30万人,此外还有40万的民兵,远比东野强大。

拥有大量的兵力加上根据地作为支撑,按道理说中野的发展应该不逊色于东野,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1949年1月中野被整编为第二野战军,此时中野主力只剩下28万人,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挺进大别山的战略。

(挺进大别山照片)

当时中野所在的区域并非敌人重点进攻的区域,但两端连接着敌人重点进攻的山东与陕北,他们就好像一根扁担,而中野的任务就是尽量将敌人吸引到自己这边,于是他们决定挺进大别山,牵制敌人的进攻。

但是挺进大别山的同时,根据地的防守不能松懈,因此中野主力并没有全部进行转移,而是留下了20万人留守地方军区,真正挺进大别山的部队只有14万人左右。

挺进大别山的过程也非常艰难,面对敌人的拦截,中野爆发多次激战,损失较为惨重。为了穿越黄泛区,战士们还不得不放弃重型武器,这个问题一直到淮海战役时期都没有解决。

(刘伯承照片)

进入大别山之后,中野立刻拿出三分之一的野战部队地方化,搞军分区。因为指战员很清楚,在大别山消灭多少敌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在那里站住脚,这个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不过大别山地区物资相对贫瘠,因此中野在这里并不能很好地补充兵员。加上在大别山地区不适合大部队作战,所以中野将部队分开,多面出击牵制敌人,为山东与陕北争取了喘息的机会。

但这样一来,中野却成为了白崇禧猛攻的目标。

(刘伯承接见华东野战军慰问团)

白崇禧作为国民党的名将,有着很高的军事水平,在和刘伯承斗法中互有胜负,这也导致中野到最后都没能真正在大别山扎根,兵力自然不会太多。

直到后来转移出大别山,到了豫西成立了中原军区,中野才渐渐恢复了元气。

四、征战不断的华野

在四大野战军中,华野在成立之初的兵力仅次于中野,当时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合编之后,华野拥有27万兵力的主力纵队,此外还有30多万军区部队,兵力非常充足。

(粟裕照片)

另外他们活动的山东、苏北地区是我军的老牌根据地,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人口也非常稠密,加上相对富庶,其发展条件要优于东野,可是在解放战争期间,华野的兵力却始终没有明显的增长。

淮海战役中,华野共有46万部队投入到作战之中,这个数字与东野百万大军相比就稍显逊色了,不过对于华野来说,他们即便想要扩军也是有心无力。

解放战争开始之后,中共中央做出指示,希望先在内线打起来,最好先打几个胜仗。随后粟裕便指挥华野的部分主力,与试图进攻苏中解放区的国民党部队展开激战。

(苏中战役照片)

仅仅在1946年7月13日到8月27日这一个半月时间里,华野就在苏中解放区前部地区作战七次,粟裕指挥3万部队对战12万敌军,每一次都至少歼灭国民党军一部,创造了一个奇迹。

苏中战役的胜利,让毛主席做出了进一步推迟外线出击时间的决定,而是继续以内线作战为主。这样一来,与敌军的主要作战任务就落到了华野的头上。

在之后的时间里,华野与国军主力多次交手。此时的敌人变得更加谨慎,他们利用兵力上的优势,多次击败我军,华野一度被迫撤出江苏。

(莱芜战役照片)

回到山东之后,敌人增加兵力继续发动猛攻,华野在作战中遭受较大的伤亡。

后来在粟裕的指挥下,华野拿下了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但这也没能为华野争取到喘息的机会,敌人一刻都没有放松对他们的进攻。

所以华野在解放战争期间,无法像东野那样避战壮大实力。连年作战也无法开展土改等政治工作,难以有效补充兵力。

(图文无关)

加上当时国民党控制了山洞的铁路线与几大城镇,导致华野各个地区之间无法形成联系,在种种困难之下,华野歼灭了敌军大量的主力,同时基本保持自身兵力稳定,这已经足以让人刮目相看了。

五、令人尊敬的西北野战军

西北野战军无疑是所有野战军中条件最为艰苦的一支部队了,一直以来陕甘宁地区我军就没有部署太多的兵力,党中央也一直坚持只用少量部队自卫。

(西北野战军照片)

这是因为陕甘宁地区较为贫瘠,人口数量也很稀少,根本供给不了大规模的部队,加上这里几乎没有工业基础,在党中央看来西北本不应该组建一支野战军。

但是随着蒋介石命令胡宗南率领重兵进攻陕北,我军不得不做出应对,临时成立一支野战军。

这支部队主体是保卫党中央的卫戍部队,人数不多,只有两万人左右,战斗力也与其他野战军主力纵队相差甚远。

更让人头疼的是我军的将领已经前往各大解放区,最终彭德怀主动提出担任西野司令员兼政委,要知道当时他已经是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了,但在危机关头彭老总主动降职挂帅,让人肃然起敬。

(彭德怀照片)

西野当时不仅缺乏后勤保障,面临的处境也是很危险的,因为陕北就是“扁担”的一头,彭老总需要用2万的兵力面对胡宗南主力的围剿。

最终依靠彭德怀高超的指挥技巧,西野不仅没有被胡宗南消灭,反而让对方接连吃到败仗。

而在战斗中西野很少赶尽杀绝,而是喜欢生擒敌军,因为在西北征兵无比困难,俘虏就是最好的兵源。

就这样依靠抓对方的俘虏,西野的兵力越打越多,用了9个月的时间,西野兵力就从最开始的2.6万人增长到了7.4万人,增长的兵力中绝大多数都是俘虏的国军。

(西北野战军照片)

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比东野少了不少,可是考虑到西野所处的环境,这甚至比东野取得的成绩还让人震撼。

后来随着战斗的进行,很多老战士牺牲,部队的主体成为了国军的俘虏,结果导致国军不良的风气在我军内部流传开来。

彭德怀第一时间发现了问题,立刻进行了整军,并对俘虏士兵进行了教育和动员,西野很快恢复了战斗力。

到1949年初改为第一野战军时,西野兵力已经达到了15.5万人,这个成绩已经很惊人了,西野也很好地牵制了胡宗南以及二马的部队。

(解放战争照片)

在解放战争期间,东野的兵力得到了大幅的增长,这和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其他野战军虽然兵力没有得到太多的增加,但都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也正是四支野战军的互相配合牵制,我军才顺利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参考资料:

中央苏区时期罗荣桓与扩红运动[OL].团结网,2021-08-05
华中野战军在苏中进行自卫反击,七战七捷[OL].团结网,2021-08-05
红色血脉——党史军史上的今天|7月31日 西北野战兵团定名为西北野战军[OL].中工网,2022-07-3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