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电视剧《促醒者》把吸血鬼病推上了热搜,罕见病再次走进我们的视野。“种类繁多、发病机制不明确”是我们对罕见病的认知,但更多人给它的标签是“罕见”。罕见≠不见,它们看似遥远,实则就在身边。 罕见病易防难治,但容易防治也是相对而言。有的罕见病有药可治但费用昂贵,有的罕见病至今无药可医,种种因素共同造就了罕见病患者的枷锁。 《良医妙药》里为孩子创造奇迹的父亲约翰·克罗利;《在一起》里的“跛脚院长”张汉清;戴着头盔去上学的《奇迹男孩》奥吉;《一公升眼泪》里用日记记录余生的池内亚也;《浪漫樱花》中看不见色彩却活得缤纷的王锦胜…… 2月28日是国际罕见病日,我们从影视剧出发,希望通过罕见病的故事,让罕见被看见。 影视作品:《良医妙药》 相关罕见病:庞贝氏症(Pompe disease) 该片是根据小说《治疗》改编的真实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主人公John Crowley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高级主管。他与太太有三个孩子,但其中两个都得了一种非常罕见的遗传类疾病——庞贝氏症,他为了治疗自己生病的孩子们,辞去高管职务,不畏艰难寻医问药。 ![]() △John Crowley与家人的合照(图源:腾讯网) 庞贝氏症是经由双亲遗传给小孩,是一种自体隐性遗传,成因是第17对染色体出现病变,导致体内缺乏一种酶,而无法分解肝糖,导致肌肉无力和萎缩、呼吸衰竭、心脏肥大衰弱等。 目前治疗这种疾病的唯一方法是酶替代疗法(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ERT),其原理是将人工合成的酸性α-葡萄糖苷酶注射进患者体内,替代缺陷酶发挥功能,以达到治疗的目的。酶替代疗法可显著减缓庞贝病患者的疾病进展。 在加拿大,已经有患者实现了还在母亲体内就完成治疗的案例,但学界把这称为“奇迹”。对于晚发型庞贝病患者来说,他们也有药可医,不过动辄上百万的费用,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 测定GAA酶活是诊断庞贝氏病的首选方法,基因检测可帮助鉴别疾病亚型和假性缺陷等位基因,而新生儿筛查是实现早诊早治的最佳途径。 影视作品:《在一起》 相关罕见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 电视剧《在一起》中,张嘉益饰演的张汉清是一位患有渐冻症的医院院长,该角色原型是武汉抗疫英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 ![]() △“渐冻症”院长张定宇(图源:凤凰网) 武汉疫情爆发之初,这位“渐冻症院长”奔跑在病区,稍显特殊的走路姿势,让大家认识了渐冻症。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是渐冻症的全称,有90%-95%的发病原因不明。约5%-10%遗传自父母。大约有一半的病例是由两个特定基因引起的。30%遗传性及10%偶发性 ALS 病患皆有位于第九条染色体C9orf72区域的G4C2基因重复,是最常见的突变因素,其次为SOD1基因。 ![]() △著名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他21岁时确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图源:BBC) 渐冻症现今尚无根治方法。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3-4年,10%的患者生存期超过十年,极少数生存期为50年甚至更久。对于渐冻症患者,最痛苦的不是不能运动和最终的死亡,而是在整个病程中,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大脑和良好的皮肤感觉能力。 影视作品:《奇迹男孩》 相关罕见病:颌面骨发育不全综合征(Franceschetti–Klein syndrome) 故事改编自《纽约时报》的同名畅销书,讲诉身患颌面骨发育不全综合征的10岁男孩奥吉(因为面部多次手术,不得不戴上头盔),在周围人的支持与关爱下,他凭借自身的勇气影响激励了许多身边的人,并收获了友谊、尊重与爱,最终成长为大家心目中的不可思议的“奇迹”。 ![]() △罹患颌面骨发育不全综合症的英国男子JonoLancaster(图源:The Economic Times) ![]() △鸟面综合症患者示意图(图源:Cleveland Clinic) 研究表明,目前明确的致病基因主要包括tcof1、polr1d和polr1c,也有其他可疑致病基因如camk2a的报道。外科手术仍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但多学科的共同参与、有序的治疗时间安排和完善的术前设计才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影视作品:《一公升的眼泪》 相关罕见病:脊髓小脑变性症 (Spinocerebellar Atrophy) 这部日剧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主人公叫木藤亚也,15岁患病后,便坚持写了10年日记,直至离开。她在其中记录了自己与致命性疾病斗争的真实生活经历,在她去世后不久,这本日记就被出版,且改编成同名影视作品。 脊髓小脑变性症是一种罕见的小脑功能障碍疾病,由于小脑和脑干的神经细胞变性、脱落和减少,导致运动失调、动作迟缓以及语言障碍等问题,患者还可能彻底瘫痪。 ![]() △一名43岁的患者在疾病发展5年后的磁共振成像,显示明显的弥漫性小脑萎缩(图源:Research Gate) 目前该病的病因不明,但大多有家族遗传倾向,20岁以前起病者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20岁以后起病者则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遗憾的是,并没有可以根治该疾病的药物,重点是复健治疗,使患者尽可能维持最高的生活自理能力。 影视作品:《浪漫樱花》 相关罕见病:全色盲 (Achromatopsia) 该电影讲述了由郭富城饰演的上海健身舞蹈教练王锦胜,天生严重色盲,他遇上混血姑娘乐儿后经历了一系列奇遇,生活中有了“色彩”的故事。 ![]() △全色盲患者在户外与室内混暗灯光下图片(图源:aapos.org) 全色盲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其临床特征包括自幼视力低下、畏光、眼球震颤、色觉完全或部分丧失。 ![]() △正常视网膜与全色盲视网膜(图源:achromatopsia.info) 目已发现5个全色盲相关致病基因——CNGA3、CNGB3、GNAT2、PDE6C、PDE6H。而CNGB3和CNGA3基因的突变导致约75%的病例。目前还没有治愈全色盲的方法。仅有几项针对CNGA3和CNGB3相关色觉障碍的基因替代疗法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 罕见病人不罕见 全球罕见病患者的总数有4.46 亿患者,超过了全部癌症与艾滋病患者的总和。这意味着,我们身边每17-29个人中,就有一位正被某一种罕见病折磨着。 不幸的是,这些患者中有一半是儿童,且有30%无法活着庆祝自己的5岁生日。 ![]() 预防罕见病,基因早筛至关重要 全球约有80%的罕见病是由单基因遗传缺陷所导致的,健康夫妇也可能生出罕见病宝宝,若夫妻双方存在相同的缺陷基因,就会有可能导致下一代患病。 因此孕前、产前筛查显得尤为重要。而通过基因治疗的手段改善症状,治疗罕见病更精准更有效。 ![]() 希望,随着基因科技的飞速发展、罕见病领域的深入研究和社会的日益关注,我们都能许一个没有罕见病的未来。 参考资料: [1] https://economictimes./magazines/panache/man-born-with-treacher-collins-syndrome-was-rejected-by-biological-parents-36-hrs-after-birth-for-his-face-but-his-adoptive-mom-didnt-care/articleshow/93541374.cms?from=mdr [2] https://www./figure/Magnetic-resonance-imaging-of-a-43-year-old-autosomal-recessive-cerebellar-ataxia-type-1_fig2_6458261 |
|